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读

浙江对口援青步入第十一年,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携手共同富裕

为高原留下带不走的“风景”

  越往西北,大地越是苍茫辽阔。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浙江对口援青的第十一年。从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到海拔3000米的青海海西州,一批可爱又可敬的浙江人视青海为第二故乡,一棒接着一棒干,用智慧和汗水扛起责任,在高原戈壁上留下闪亮的足迹与显著的成绩。

  11年来,浙江先后派出4批162名干部人才参加援青工作,安排援青财政资金20.57亿元,实施援建项目370个,向基层民生保障倾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向产业项目援建使劲、造血海西优势产业,向扶智扶志精准发力、补齐教育医疗短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浙江力量。今年6月,浙江省援青指挥部获得了“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奋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浙青两地携手同行,在江南水乡和西北高原之间继续书写着精彩答卷。

千里援青

民生为重

  一场跨越千里的救援,与时间赛跑。

  5月25日晚上8时,随着“叮咚”一声,浙江援青工作群中跳出一条紧急指令:“果洛州玛多县目前有2000多名小学生在帐篷里上课,急需一批保暖衣物,请联系后方抓紧筹集!”原来,玛多县不久前发生7.4级地震,导致部分民房和畜棚倒塌受损,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接到指令后,浙江省援青指挥部迅速行动,通过州委组织部与玛多县顺利对接,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开始统筹协调捐赠各项工作。当天夜里,指挥部灯火通明,电话铃声、微信短信提示音此起彼伏。

  几天后,价值约103万元的4000余件(套)羽绒服、棉衣、毛衫、冲锋衣等衣物,火速驰援青海灾区;5月30日7时,来自浙江省爱心企业捐赠的第一批价值300余万元的御寒物资,通过州红十字会从德令哈市装车运往玛多县,全部发放到2700多名学生手中。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校长李秀君激动地说:“感谢你们为孩子们带来的御寒衣服,真的是雪中送炭。”

  千里援青,民生为重。这些年来,浙江援青干部始终把目光投向生产、生活、生计、生态等民生领域,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携手共同富裕,极大地改变了海西州的基础设施和发展面貌,让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百姓。

  每天一大早,天峻县新源镇达尔角合村党支部书记拉白才让都会来到井口旁,按下提水开关键,光伏提水系统快速启动,汩汩清水顺着管子流进水桶。

  这一眼甘泉,是草原深处牧民内心最大的期盼。2019年10月,浙江投入500余万元在天峻县8个藏族同胞聚居的乡镇建设了14套光伏提水设施,解决了855人1.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供水工程竣工当日,牧民们自发来到天峻县城,手捧哈达感谢浙江援青干部。

  草原上,水源分布不均。以前,在缺水的地方,家家户户备着几个装水用的大号塑料桶,村民要开着拖拉机跑20多公里路去拉水。如今,光伏提水设备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由电能驱动水泵抽出地下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牧区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也减少了牲畜集中迁徙用水对草原的破坏,有效保护了天峻牧区生态环境。

  除了喝上好水,还要看得到蓝天。位于海西州最西面的茫崖市,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昔日风沙漫天,除了石油工人外杳无人迹,如今已变成了人来人往、商贾云集、生态宜居的戈壁绿洲。

  “刚开始在茫崖植树绿化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这里环境这么恶劣,植树投入又那么大,为什么要做呢?在我看来,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希望,要给大家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援青干部李伟文坚定地说。

  在浙江援建下,茫崖人锲而不舍地在高原上建设着自己的绿色超级工程。在花土沟机场、在315国道,一排排青杨、新疆杨、柽柳和沙棘树,逐步形成了属于茫崖的绿色“护城墙”。

  “三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浙青共建林生态保护工程,投入6710万元资金,在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都兰县、大柴旦行委等地的高原荒漠、盐碱地上,通过更换土壤、配套建设滴灌、涝池、干管、支管及配电设备等设施,共植树60余万株、造林3474亩。”浙江省援青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海拔的高度就是民生的“高度”。今年,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借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理念,首次推出援青十大民生实事,在扩大农畜产品销售、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旅游推介、消纳清洁能源、促进群众创业就业、开展招商引资、助力乡村振兴、弘扬红色文化、推进“数字赋能”援青、组织名师名医名家名企进海西等十个方面,让更多群众享受援青的高质量成果。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浙江规划援青资金总投资153380万元,其中投向民生资金134735万元、占比87.8%,投向基层资金138775万元、占比90.5%。

立足长远

产业“造血”

  8月的昆仑山,一片片连绵起伏的草地生机盎然。乌兰县莫河骆驼场,数百头骆驼正慢悠悠地吃草,一旁的牧场管理员才让一丝不苟地清点骆驼的数量。

  “4个月前,我们这里来了几位浙江人,要给每头骆驼都安装芯片,这样以后骆驼走丢之后就不用再漫无目的地去找了,这可是件大好事。”才让说。

  乌兰县骆驼数量高达7000多头,但由于放养草场面积大,人力不足,时常出现找不到骆驼或骆驼仔死亡的情况。为此,浙江援青干部决定将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先发优势加快复制到当地,将数字治理、数字教育、数字放牧等领域列入“十四五”浙江援青规划项目。给骆驼装芯片,便是其中之一。

  来自德清“地信小镇”的企业家杨为琛告诉记者,他们组团来乌兰“智”援,准备在骆驼身上安置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然后将定位信息传到当地农业局管理中心及牧民手机上。“尤其对于骆驼产仔特别有用,骆驼产仔后能够快速定位,牧民可根据给出的方位到达现场,有效提高骆驼仔的存活率。”他说。

  立足长远,产业带动。这些年来,浙江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与海西州的矿产、农牧和生态等资源相结合,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产业扶持方式,“输血”不忘“造血”,促进海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种花,这一江南的“家常”, 在气候寒冷、土质碱化、雨水稀少的德令哈却是件“难事”。然而,德令哈柯鲁柯镇金原村居然做起了花卉生意。在浙江援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原先的蔬菜大棚改造成了温室大棚,把德令哈市的鲜花订单给“包圆”了。去年,当地花卉产业不仅让村集体增加了数十万元的收入,村民们也搭上了致富顺风车。

  西北处处都是风景,但普遍存在“有人气无财气”,制约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茶卡盐湖有了新玩法,在浙江援青干部的牵线下,浙商联合当地旅游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茶卡天空壹号景区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两年,浙江援青干部大力推广当地西北风光,推动“农货上行+观光旅游”并进的本地群众增收模式,还在杭州繁华路段开设“大美青海·柴达木城市会客厅”,成为了柴达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重要输出窗口。

  在产业帮扶过程中,援青干部们借鉴浙江体制机制优势,把当地市场力量挖掘出来,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激活、释放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内生动力。“第四批援青团队进青以来,就把招商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搭建招商平台,发展‘飞地经济’,成效显著。”浙江省援青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坐落于德令哈工业园、占地400公顷的“飞地经济”产业园区,每隔一段时间总有新企业入驻。走进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区域,为新能源产业生产的风机塔筒等配套产品正源源不断地外送。企业总经理金红祥说,作为从浙江招商引资的企业,正是瞄准了海西的资源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和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今年5月,“百名浙商进海西”活动走进格尔木、德令哈等地,浙商们围绕矿产资源、新能源、生态文旅、生物环保、冶炼加工等产业进行考察,为海西州经贸、文旅等产业的发展及构建浙江——青海经济“双循环”大通道出谋划策。

  自2019年以来,浙江省援青指挥部通过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项目35个,引进资金209.7亿元,项目涉及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采选冶金、文化旅游、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领域,预计能够直接解决当地2300余人就业。

智力帮扶

授人以渔

  每天清晨,海西州高级中学高二“浙江班”的教室里,总能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前年开始设立的示范班,授课老师都来自浙江。”一旁解释的是班主任王青松,浙江海宁人,对口援青的支教老师。

  海西州高级中学是浙江对口支援海西的最大单体教育援建项目,从2016年起,已有四批次浙江教师相继接力来这里支教。目前43人的浙江援青队伍里,教师有16人,其中6人来到了这里。去年,高中“浙江班”平均成绩提高40.6分,一本上线率提升了22%,并实现了复旦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录取零突破。

  智力帮扶,授人以渔。这些年来,浙江省援青指挥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培训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和当地紧缺人才倾斜,进一步发挥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辐射效应和传帮带作用。仅2020年,投入智力帮扶资金就达到1081万元,共安排培训项目76个,培训干部人才3082人。

  医疗也是高原地区的一大短板。“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们这个机子上挂号非常方便”“我带你去找医生……”7月6日,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接待日,陈水芳早早来到门诊大厅,忙前忙后。

  “我要为海西人民办实事”“我一定要把好事办好”是援青专家陈水芳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19年7月开始,陈水芳倾情投入援青工作,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几乎每周安排基层义诊,注重人才“传帮带”,把援青初心使命送到海西各族同胞的心坎里……

  6月4日,原计划到西宁休养的浙大一院援青医生陈博,被一名右手毁损伤的急诊患者留了下来,立即走上手术台,历经8个小时,在成功挽救了患者三根手指后,为健全手部功能,又给患者进行了青海省第一例足趾全形再造右手拇指手术。患者原本已经抱着截肢的最坏打算来就诊,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海西州人民医院拥有先进的支气管镜设备,但因愿意尝试的患者少、无医生会独立操作等原因,先进的设备鲜有用武之地。如何带内科走出这个窘境,援青医生吴金彦自掏腰包,花近两万元购置了整套支气管镜训练模具,一周一次手把手地去教科里的医生。

  “智力援青,要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浙江省援青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德清民宿研究院专家开办的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班上,来自乌兰的刘元德头一次看到了德清县的民宿样板。农民的房子还能盖得这么高档,还有这么多人来消费,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把自己房子的照片拿来跟老师当场交流,怎么体现特色,怎么设计,怎么改造,听着听着,他心里有了谱。

  这是百名领头雁培育工程的一个生动案例。为了支持这类专题培训班,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不仅对接专家老师开设讲座,还设立柴达木青年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打造昆仑梦工厂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举办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鼓励帮助大学生及广大中青年农牧民就业创业,累计完成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3期,培训863人(次),不仅解决了一批农村就业创业的难题,更培养一批扎根农村、专注农业的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致富带头人。

  此外,浙江援青干部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人才智库。其中,大柴旦“绍兴智库”专门聘请了教育、卫生、科技、旅游、规划、党建等10类20位浙江高层次人才,挂牌2个特级教师工作室、3个名医工作室,以“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开展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企业党建、城市规划等多场调研、讲座。

  民生改善、产业帮扶、智力支持……一棒接着一棒的浙江援青干部,远离家乡与亲人,忍受着高寒缺氧,扎根在海西州这片热土上,用忠诚、担当与奉献,为高原留下了“带不走”的别样风景。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3 为高原留下带不走的“风景” 2021-08-16 浙江日报2021-08-1600005;浙江日报2021-08-1600006;浙江日报2021-08-1600008;22951171 2 2021年08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