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杭州姑娘琚晔——

奥运村里感受“奥林匹克”

  奥运村应该是每届奥运会除了比赛场馆外,最受外界关注的地方了。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大半个月的时间里都在这里同吃同住,一起生活。

  尽管受疫情影响,这届奥运会很特殊,东京的奥运村也不对媒体开放,但可爱的奥运志愿者没有缺席。在其中,记者找到了一位在奥运村做志愿者工作的杭州姑娘琚晔。

  联系上琚晔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她的志愿者工作繁忙劳累,前几天原本约定晚上10时多她结束工作后联系,到点,她发来一句话:“我今天实在没力气了,不好意思。”

  原来当时台风即将登陆日本,琚晔上上下下跑到各个代表团的楼层敲门,叮嘱他们把旗帜收起来,免得被风刮飞。

  这是琚晔志愿者工作的一个缩影,看起来琐碎、繁杂。琚晔在奥运村的语言组,主要是做基础沟通协助,帮运动员、代表团成员以及奥运村的日本员工做翻译。

  琚晔是杭州姑娘,杭二中毕业之后便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读生命医学,从学士读到了博士,然后留在日本工作。说到申请志愿者工作的初衷,琚晔说:“觉得很难得吧,我又正好在日本,就想申请下,有点大赛的参与感。”于是,琚晔在网上报名,填写了简历、志愿者经历和外语水平等,然后被幸运地分到了奥运村。

  “溜达来溜达去”,琚晔这么形容自己在奥运村里的工作:“我们没有被分配具体区域,所以理论上哪里都能去,工作证上的通行区域也写着‘ALL’。”

  但琚晔的“溜达”可不是逛公园般悠哉悠哉。比如在失物招领处帮助运动员和日本工作人员沟通,又比如在洗衣房帮助那些找不到自己送洗衣物的人。

  琚晔的工作时间是每天下午2时到晚上10时,和其他大赛志愿者一样,是没有报酬的,“但是会管一顿饭和1000日元的交通补助。”琚晔说。

  刚进奥运村工作时,琚晔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东京奥运村很大,总占地约44公顷,相当于60多个足球场。设有居住区、运营区和奥运村广场3个区域。居住区域由21栋14层至18层建筑组成,最多可容纳1.8万人居住。

  每天在这么大的村子里“溜达”,可不是闹着玩的。琚晔说:“每天大概2万步吧,走来走去真的很累。”中国队的防疫管理特别严格,“中国队基本不怎么逛,食堂、房间、大巴乘坐点、奥运村广场,几点一线。”

  一个大赛的志愿者分很多种类。赛场里负责引导入座的、停车场里管理交通的、媒体间保障网络技术的……对于琚晔来说,能够被分到奥运村,实属幸运,因为这里可以说是一个最佳追星场所。

  开幕式当天,琚晔就比很多观众先一步看到了参加开幕式的中国代表团。当时一些运动员先行下楼准备出发,琚晔还帮他们拍了一些合照和视频。

  遇到在大厅集合的女排姑娘、和姚明擦肩而过……这些都是琚晔在奥运村的幸运偶遇。“其实去中国队所在的楼蹲点,就可以见到所有人,但我不可能一直在那儿蹲点。”

  但琚晔还是幸运地和奥运冠军张雨霏、巩立姣合了影。“张雨霏夺冠那天我就一直在说想见她,第二天就见到了,鼓足了勇气上前合影,小姐姐好可爱,笑起来巨甜。”琚晔说。

  琚晔还特别想见中国乒乓球队,但一直都没遇到:“别说是我了,其他志愿者也都没遇到过,我怀疑他们都早出晚归训练。”

  除了中国队,琚晔也在这里见识了各个国家代表团的风格与特色:加拿大队在楼里搞了个跟酒吧一样的吧台自己玩耍;牙买加队特别热情快乐;英国队居然搬了一个他们标志性的红色公共电话亭过来……

  琚晔也从刚开始单纯感受到累,到后来逐渐有了乐趣。“我觉得奥运村非常‘奥林匹克’,不同地方的人会交换徽章,选手拿奖牌了大家都会庆祝。”在有限的空间和严格的防疫政策之下,这里依然“奥林匹克”。


浙江日报 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00004 奥运村里感受“奥林匹克” 2021-08-09 浙江日报2021-08-0900016 2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