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是对手,也是朋友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董栋孤军奋战,他的表现堪称完美,10个动作完成度非常高,最终得到了61.235的高分。

  一直到最后一名选手出场前,董栋的排名都是第一位,金牌就在眼前。但是,最后一位出场的白俄罗斯新秀利特维诺维奇采用了超高难度的动作,虽然完成度并不完美,但是仍以0.48分的优势超过董栋获得了冠军。

  这是董栋的第四届奥运会,在此前的三届奥运会中,他夺得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银牌。这届东京奥运会,32岁的董栋希望能够以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但是事与愿违,金牌希望在最后一刻破灭。让我感动的是,面对这巨大的心理落差,董栋没有失望愤懑,而是第一时间和对手握手拥抱致敬,并向对手竖起了大拇指,给对方的表现点赞。这是中国运动员的风度,也是奥运赛场“刀光剑影”之外的一抹暖色。

  奥运赛场,金牌只有一枚。所有运动员都为了这一目标奋力拼搏了几年、几十年。结果出炉,当名次最终定格在赛场的大屏幕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和排名,而是多年追寻的一个答案和回报。

  多少运动员为胜利狂欢喜悦,为失利泪洒现场,这一刻的情绪更多是不自觉下意识的,没有彩排,没有剧本,那一幕,直播给全世界。在这样的时刻,也总是能出现让人感慨的画面,董栋就是之一。他为对手点赞,也展现了奥运会和竞技体育良性竞争的美好。

  羽毛球混双决赛结束,一直被看好的“雅思组合”郑思维/黄雅琼不敌王懿律/黄东萍“黄鸭组合”获得银牌。郑思维难掩失望,但在赛后发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是感谢了对手,“恭喜王懿律和黄东萍,他们值得!竞技体育的魅力就是这样,我们这些年的良性竞争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混双的强大。”

  而王懿律也同样感谢了对手,“我们一起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一起为世界带来一场精彩的比赛,一起展现中国混双的风采,今后还要一起努力。”

  同样是羽毛球赛场,林丹和李宗伟是竞争了一辈子的对手,是体育世界里典型的“既生瑜何生亮”故事,同样优秀,技术同样登峰造极,无奈生在同一个时代,而第一名只有一个。

  但是如今回想,我觉得最美的画面是他们每一次的赛后拥抱:辛苦了,对手;谢谢了,朋友。他们互相成就,几十场经典的“林李大战”都是留给羽毛球赛场、留给全世界的珍贵画面。

  就像郑思维微信朋友圈里所写,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

  如果将视野放大到全世界、全人类,就会发现这个魅力更加动人。从这个角度思考,就会觉得所有运动员不再简单得分你我、分敌友,而是一个集体,是展示人类力与美、不断探索人类身体极限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你追我赶互相竞争不再只是为了争金夺银,而是携手同行,一起开发人类的无限可能。如果没有加特林、盖伊的追赶,博尔特或许创造不了9秒58的百米纪录,让我们知道原来人类可以这么快。如果没有贝克勒的竞争,基普乔格或许难以将神话保持,让我们知道原来人类可以突破马拉松的“2”字头……

  每一秒的提速,每一毫米的突破,每一次技术的提升,都让我们惊叹,而这背后,是对手竞争,也是朋友同行。


浙江日报 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00004 是对手,也是朋友 2021-08-01 22889974 2 2021年08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