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绍兴越城:档案助力乡村善治

  从呱呱坠地到步履蹒跚,档案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档案,就像是人们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刻录下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也在人们循迹过去、展望将来之时,敞开它的怀抱。

  绍兴市越城区,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这里,档案更像一曲婉转而又“接地气”的长篇“莲花落”,“唱”出了古城每一个精彩瞬间,也把映照着百姓美好生活的城市记忆,用一页页纸卷、一张张图画、一份份电子文档,炼成长久留存的动人诗篇。

  2020年7月,越城区被确定为省级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整体试点地区。为了让贴心的档案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越城区档案部门完善村级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做强基础,做优业务,做实服务,整合构建全域村级“档案智库”,纵深探索档案“智治”新路径。

  看见美好,见证美好。站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广大越城档案工作者正以积极昂扬的“精气神”和勇于担当的姿态,擦亮 “金名片”,打造村级档案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体制机制筑牢基础

  档案管理全程优化

  档案工作要提档升级,离不开扎实的体制之基。越城区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委办等13个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级联动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流程,确保档案管理“有迹可循”,越城区档案部门秉持科学发展原则,制定《越城区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做到村级档案“收管用”照章执行、同向发力。

  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可或缺。越城区将试点工作列入对镇街、行政村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档案工作监管列入村监委日常监管内容,还将村级档案工作经费列入镇街年度财务预算,通过挂图作战对标对表,做到“源头活水”长流常新。

  基层档案室“样板化”

  “档案智库”提档升级

  走进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凤凰村的村级档案室,排布整齐的档案柜和“兰台印迹”宣传栏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村里打造了一个大型档案藏品馆,展示村里的历史沿革和红色记忆。”凤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秋成说,在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村级档案工作井井有条,记录下村民的奋斗足迹和精神风采,也通过档案史料深耕文化,有效推进乡村善治。

  “我们以省级‘示范化数字档案室’的创建标准,打造村级档案室,并严格做到档案库房、工作室、查阅室‘三分开’,落实档案库房‘八防’要求。”绍兴市越城区档案局(馆)长董湘颐说,今年以来,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各村现有的闲置办公用房进行整合和利用,购置防爆灯、空调、除湿机等专业设备,陆续完成151个村约4670平方米的档案库房改造,建成首批18个凝聚地域文化的村级特色展馆,推广“样板式”建设标准。

  除了提升档案硬件建设,为村庄留存电子档案,也已成为越城区档案工作的“日常”。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已整合14余万户共计41.2万件的村民档案数据,完成约107万页存量档案数字化,档案“上云”打造“智库”,有效弥补了纸质档案查阅不便、易损毁易腐坏等不足,让村庄记忆留在“云”上。

  此外,越城区还将“档案智库”融入越城区社会治理MIG矩阵式省级智治平台,为建立集采集、分析、研判、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风险评估档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助力。

  跨越时空便捷查档

  服务打开“绿色通道”

  去年11月,原海塘村的工作人员前往越城区马山街道档案室,通过查询街道接收保管的撤销村档案,帮助26位村民完成了该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申报。

  为了方便市民查档,越城区档案部门还开发首个掌上“越档码”微信小程序,推出查档指南、档案征集等多个功能板块,高效链接起村民、行政村、镇街、档案部门等多方主体,为档案服务流程“瘦身”,有效“让渡”传统权限,实现政社双向触达。

  查阅档案进入“绿色通道”,市民还能体验到跨越时空的便利。近期,杭州市民陈先生需要补办结婚证,他到杭州西湖档案馆求助,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线上“跨馆”发送申请,联系上了越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档案窗口。不多时,陈先生就领到了越城区寄出的“档案快递”。

  如今,借助“最多跑一次”改革,越城区通过打造档案远程查阅利用平台,已经实现覆盖长三角地区的“跨馆查档”,并且支持档案在线搜索、查阅和利用,方便了市民和相关部门查询、检索档案,简化了办事流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多方合力携手共建

  共治共享崭新格局

  “在档案工作中,还有许多志愿者默默耕耘,贡献出自己的热情和力量。”董湘颐介绍说,有一位退休教师陈树尧,平时热爱绍兴历史文化,对古桥尤有研究,在参与汇编越城区村级特色档案馆资料时,他帮助修正了10余处错误。

  陈树尧是越城区档案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像他一样发挥余热的档案文化爱好者,也有专职档案工作者、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等。档案部门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史机构等合作,邀请对档案工作有热情、有激情的多方人才,组建一支近50人的专业档案志愿服务队伍,扎实开展家庭建档、村志编撰、遗存保护等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

  此外,越城区还和第三方专业档案服务机构“牵手”,督促落实“人员调动、项目承接”双备案制,并依托极具本地特色的党建“契约化”共建模式,“点对点”合作签约,与村党组织、村民等主体形成良性互动。

  深度挖掘红色资源

  学习传承红色精神

  “1941年7月,中共绍兴县工委在这里建立了绍兴县第一支敌后抗日武装——皋北抗日自卫队,之后的一场‘后堡突围战’,打响了绍兴敌后抗战的第一枪……”在越城区东湖街道后堡村的后堡抗日纪念堂,前来缅怀先烈、重温红色记忆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后堡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志说,村里这份“红色档案”镌刻着峥嵘岁月,是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载体。

  除了打造一批“红色馆”,讲好红色故事,越城区档案部门积极盘活馆藏档案资源,整编多份党史基础资料,还梳理完成4大类共20处革命遗址,编印《越城区红色革命遗迹》手册,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红色精神永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越城区档案部门启动口述历史征集建档工作。目前,第一批口述视频已编辑整理成书,《越城区口述历史工作纪实》也被评为2021年度省级“党史与文献工作创新案例”。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绍兴越城:档案助力乡村善治 2021-07-30 浙江日报2021-07-3000006;浙江日报2021-07-3000010 2 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