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朱勇军 周静
乡村产业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去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发展现代种植业等十大乡村产业,连续两年召开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部署实施“十业万亿”工程,壮大发展乡村产业。围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农民增收等,出台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才、土地、科技等方面政策措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等,激活乡村产业发展要素、市场、主体。
今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意见,将“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重要举措,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基础。稳产保供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扩面提标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83万亩;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组建现代种业集团,补齐种业自主创新不足短板,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同时,立足农产品特色,突出差异性和优质性,分区域优化产品生产结构,做强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以上。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是关键。浙江乡村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必须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生产更多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让耕地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实施“肥药两制”改革,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监管体系,积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以上。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强化品牌营销宣传,举办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类展会,提升浙江农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
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是根本。乡村产业在争取资源配置、吸引要素投入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必须采取更有力措施,增强产业自身造血功能。要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搭建平台载体,优化建设目标和布局规划。以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导向,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优势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创新发展的产业平台,建设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0个,现代农业园区10个。发展“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培育休闲农业、定制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省级休闲乡村50个。同时,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流通营销、农旅产业等数字化改造升级,增加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建设数字农业工厂50个、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