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涌·之江楷模”
本报记者 蒋欣如 整理
“百年潮涌·之江楷模”
高铭暄:人民教育家
1979年颁行的刑法,奠定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基础。唯一全程参与其中的,就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高铭暄。
1928年5月,高铭暄出生在玉环县的一个小渔村,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195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高铭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54年,高铭暄被抽调到刑法起草班子,从事刑法的起草工作。1979年,历经25年、修改38稿,高铭暄全程参与并见证新中国第一部刑法的诞生。我国从此结束了办理案件凭政策而不引用法律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9年颁布的刑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997年,我国对刑法进行全面修订。高铭暄作为立法专家,再一次全程参与了刑法的修订,修订后的刑法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之后多部刑法修正案的制定,他几乎从未缺席。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刑法,还需要能够适用法律的刑法人才。刑法学界很多人都能背诵高铭暄的个人信条“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倾注给了我国法学教育事业。
2019年9月17日,高铭暄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谈家桢:中国摩尔根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以国际知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先生的名字命名。
谈家桢,1909年生,宁波人。1926年,他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主修生物学。1930年,谈家桢成了燕京大学唯一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的李汝祺教授的研究生。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谈家桢回母校东吴大学执教,先后开设了普通生物学、遗传学、比较解剖学、优生学、脊椎动物胚胎学等课程。
1934年,谈家桢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进入了著名的摩尔根实验室,师从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1937年,他放弃了国外种种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地选择返回祖国。
回国后,谈家桢历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遗传所所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副校长以及校长顾问等职务。他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尤其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论据。
由于在遗传学领域内的卓越贡献,谈家桢先后当选中科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屠守锷:“神剑”铸造师
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长征三号、风云一号……一连串令国人骄傲的航天成果背后,有着同一位航天人的名字——“中国航天四老”之一屠守锷。
屠守锷,1917年生,湖州人。青年时期,屠守锷在上海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横行肆虐的情景。他立下志愿: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当清华大学设立航空系后,原本机械系的他毫不犹豫地改了专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留美的屠守锷归心似箭。他辞去工作,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然而国民党政府无意兴办民族航空工业,失望之余,他只好寄希望于培养下一代航空人才。这段时期,屠守锷开始与进步人士接触。1948年末,他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屠守锷被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为钱学森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的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1980年5月18日,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屠守锷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导弹准确命中万里之外目标的消息传来,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1999年,屠守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本报记者 蒋欣如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