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百年潮涌·之江楷模”

  “百年潮涌·之江楷模”

陈芳允:中国航天测控的功勋科学家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求新服务不爱名,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芳允写下的诗句,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6年,陈芳允出生于台州黄岩。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到成都无线电厂工作。抗战胜利后,陈芳允抱着科技救国的决心,赴英国留学。1948年,他带着满腔抱负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陈芳允被委以重任,筹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1956年,他成功研制世界首创的超短波脉冲测试设备,这也是为“两弹”测量放射线的设备。1963年,他与助手一起成功研制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型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4年,他又成功研制出抗干扰雷达,这是我国首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2000年4月29日,陈芳允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科技事业和国防事业。

陈金水:三进西藏的“高原赤子”

  在海拔4802米的西藏安多县气象站,有一口“金水井”。50多年前,气象人陈金水在这里树起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

  陈金水是杭州临安人。1956年,21岁的他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当时正逢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决定选调一批气象人员进藏,他主动递交了赴藏申请。1956年到1995年,从雅鲁藏布江畔的泽当到雄伟的唐古拉山,再到横断山脉的三江流域,他三进西藏奋斗33载,被誉为“高原赤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缺乏数据支撑,我国对雪域高原的气候研究一片空白。为建立完善的气象资料,陈金水和同事们开始了艰难漫长的资料收集过程。1965年10月,安多气象站拔地而起,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安多,陈金水因连续值班188天,每昼夜观测4次,记录数据数万个,无一差错,成为西藏首个获得“百班无错情”称号的观测员。

  1996年,退休后的陈金水回到家乡临安,奔忙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讲述自己所挚爱的气象事业,勉励年轻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到告老还乡的桑榆暮年,陈金水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

竺可桢:用一生诠释“求是”精神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1936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两个问题。这“两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人。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绍兴。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20岁赴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踌躇满志踏上归国轮船。回国后,竺可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在全国范围内广设测候所,形成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以振兴文化教育事业报国。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竺可桢带领全校千余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历时两年半,他们横穿6省,行程2600多公里,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西迁”期间,浙江大学确定“求是”校训。竺可桢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而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有刻苦耐劳、富于牺牲的精神,“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以使“真理卒以大明”。

  正是这种“求是”精神,支撑着竺可桢在困境中坚持办学与科研,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使浙大在烽火中发展壮大,崛起为全国著名学府。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百年潮涌·之江楷模” 2021-07-21 浙江日报2021-07-2100006;浙江日报2021-07-2100008;浙江日报2021-07-2100010;浙江日报2021-07-2100013 2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