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打造千年古城复兴的“绍兴样板”

  7月15日,绍兴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古城保护日”。绍兴根据《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下称“《条例》”),确定每年的7月15日为绍兴古城保护日,是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利用、重视文化传承发扬的一个缩影。

  历经2500多年城址未变,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功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古城可谓高光无数。

  多年来,绍兴立足传统文化资源软实力,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需要的古城保护利用模式,打造“不易被模仿的竞争力”。从顶层出发,颁布《条例》,创新“四个一”体系,破解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间的矛盾;从活化着手,打造“古城项目群”,引领古城逐步形成“一城一桥三故里”的格局,共享古城品质提升成果;以数字赋能,开发“智慧大脑”——“数字孪生”系统,古城整体智治未来可期。

  眼下,绍兴正精雕细刻着古城的每一寸土地,再现千年古城城市肌理,全力绘就一幅古城复兴“繁华图”,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高屋建瓴

  构建“四个一”体系

  当古城风貌环境遭遇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当年迈的古城因超负荷承载过多功能而不堪其重,绍兴古城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最终,绍兴着眼长远,选择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的模式,坚持顶层设计,注重长效机制,率先以立法手段破解难题。《条例》于2019年1月1日实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古城可持续发展。

  “《条例》共七章四十八条,主要内容不仅明确了古城保护利用对象和基本原则,规定了绍兴市政府和越城区政府工作职责,还强化了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基础,落实了保护要求与措施,推动对古城的合理利用,并强化监督检查,明确了法律责任。”绍兴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保护并非一时兴起,也不在一朝一夕。上世纪80年代初,绍兴就播下古城系统性保护的火种,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富矿”,古城是最大的宝藏,必须继承和保护好。

  为了推进古城保护利用工作,绍兴市以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抓落实,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从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开始,编制《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古城内八大历史文化街区与许多历史建筑、传统建筑都较好保存了下来;2006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绍兴召开,发表了具有里程碑式的《绍兴宣言》;2018年,编制《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确立了“一城一桥三故里”的整体发展构架;再到2019年,于省内率先颁布实施《条例》,构建了“一部法规、一个机构、一项基金、一张清单”的“四个一”体系。

  成立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下称“名城办”),履行古城保护利用重大政策措施研究、规划织补完善、项目实施协调、监督资金使用等职能,统筹古城保护利用各方面工作。这也成为古城保护上通过成立一个专门部门来统筹相关部门、打通体制壁垒的创新之举。

  古城保护投入大,资金缺口不小。为此,绍兴专门设立古城保护基金,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目前已筹措约26.87亿元,同时鼓励社会性资本参与。

  绍兴还组建了古城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吸收46位省内外、各层次、各类型专家进入古城专家名录库,他们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古城各类决策实施和项目推进,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参谋。

  当前,绍兴再次以古城申遗为导向,聚焦唱好“双城计”,深化古城片区规划和总体设计,实施非古城功能疏解,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努力打造绍兴古城“不易被模仿的竞争力”,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质量发展探路。

  活化利用

  推进“古城项目群”

  随着越城区胜利西路原市府大院里高楼的“变矮”,西北方向绍兴古城重要地理标志府山一览无余。

  2020年底,原市府大院内削降到5层的两栋楼以气象博物馆的身份开放,与大院内其他建筑改造而来的绍兴名人馆、清廉馆等,共同为古城增添文化魅力。老市府大院改造的示范,赢得来自群众的认可,参观人群络绎不绝。

  以“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为原则,沿着古城解放路主轴线,由北至南,正在推进中的“古城项目群”已经或即将次第展现新风貌。

  以考古为基,恢复阳明故居,结合黄酒博物馆、古越藏书楼等,打造主题型旅游综合体;改造书圣故里探花坊入口,提升蔡元培故居周边环境,展现古城传统风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古城北入口,正在修建城墙公园,竖立入城地标,无缝连接阳明故里与书圣故里;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大运河与古桥文化,凸显水城原生态风貌,营造城市慢生活体验区;鲁迅故里完善旅游配套,再现鲁迅笔下水乡情景,升级“研学游”功能……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绍兴按照古城整体保护、活态保护、有机保护的思路,科学决策、系统谋划封闭运行的“古城项目群”建设,统筹安排资产注入与资金需求,以五年为周期,共计落实建设项目51个,总投资345.43亿元。

  “‘一城一桥三故里’等片区多个项目近两年多来陆续推进,这样的速度和规模在过去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同时,古城保护不仅要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让居住在古城里的老百姓享受红利,这也是绍兴推动古城保护与利用必须坚守的理念。”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说。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古城自古有之的烟火味和人情味,在新时代的保护与利用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书圣故里,政府不仅为这里引入文商旅业态,还出资对街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终于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厨房,老街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类似的旧城改造,如青藤书屋、阳明故居等周边传统民居,也被包含在正在推进的古城保护利用项目中。

  近年来,绍兴陆续开展污水截污纳管、内河水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提档升级、古城基础设施“微更新”等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古城的发展。同时,多点布置城市书房等文化设施,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办好徐渭大展等文化展览,让古城百姓在家门口品味文化大餐,共享古城品质提升成果。

  绍兴还编制出台《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条例》,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坚持“修旧如故”理念,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优化古城功能布局,持续推进功能疏解、肌理风貌修复、基础设施提升、文商旅植入,逐步形成“一城一桥三故里”等整体格局,加快“古城项目群”建设,打造世界级古城IP。

  数字赋能

  古城智治未来可期

  一个3D全景的云上“数字古城”正在慢慢走进绍兴百姓的生活圈。日前,绍兴古城信息展示中心展馆已经建成,正式开放后将面向全社会展示绍兴古城9.09平方公里内整体风貌格局、空间形态、生活场景,乃至古城内所有文物古迹与公共服务设施等。

  云上“数字古城”背后,正是绍兴市名城办开发建设的古城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绍兴古城“数字孪生”系统,它将古城9.09平方公里的空间地理范围内的物理现实一一建模刻录,构建覆盖古城全域且具备高精度的三维实景,让古城“家底”一目了然,让古城管理、保护、活化利用等更进一步。

  眼下,绍兴古城入口更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绍兴古城“数字孪生”系统上,可以预览该项目数字建模后的完整落成效果。用鼠标点击入口城楼上任意位置,360度旋转,整个建筑风貌与周边关系、视野效果等就立体式呈现在眼前,效果逼真。“未来”与“现实”融合,确保古城地块“织补”符合“绣花式”更新——如今,类似的古城更新项目,都会在该系统内进行这样的综合分析,实现项目虚拟世界仿真、物理世界执行。

  这是“数字孪生”系统“政府端”的功能。除了项目管控之外,“政府端”还可以用来进行规划研究和城市管理,前者是对空间区域的精准把控,后者是通过接入大数据局的系统平台,对消防警示、停车诱导、公交运行、地下管线管控等城市管理领域的事项进行即时呈现。为提升分析服务能力,系统打通了规划、城管等30多个部门、250多类数据。

  系统集成能计算的“数字化大脑”,让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有了智能“高参”。在古城范围内划定任意区块,系统就能马上分析该区域内的商业、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基础设施等现状,为古城更新项目、民生改善和城市管理项目等提供精确参考。目前,该系统共对29个古城拟更新地块进行了数字分析调查,已成功辅助青藤书屋等18个重点项目决策。

  此外,通过“绍兴古城”APP等载体,“数字孪生”系统“社会端”的功能应用已覆盖虚拟游览、宣传推广、信息推介、业务订购等文商旅与社会服务内容,成为提高市民幸福感、提升古城百姓生活舒适度和游客便捷度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智治”赋能民生改善。

  (本版图片由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打造千年古城复兴的“绍兴样板” 2021-07-15 浙江日报2021-07-1500008;浙江日报2021-07-1500010;浙江日报2021-07-1500015 2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