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何以成为浙江文化“金名片”——

把戏演到人民当中去

  婺州大地,三江汇流波涛滚滚,代代婺剧人薪火相传。

  陈美兰、张建敏、杨霞云、楼胜,“梅”开五度,青春绽放;篇篇经典中,婺音唱遍全国绝大部分省区,演进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殿堂。婺剧,再续新篇章。

  回望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下称“浙婺”)65年建团史,传奇征途如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到九十年代的步履维艰,再至重振旗鼓,成为浙江文化“金名片”、全国地方戏院团排头兵,浙婺走过的路不寻常。

  地方戏剧院团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浙婺现象、浙婺模式,又能带来哪些启迪?

  每一寸舞台都弥足珍贵

  把戏演到人民当中去,是浙婺人的信念。

  五上新年戏曲晚会,四登央视春晚,参加中共中央团拜会、亚洲文化嘉年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这支朝气蓬勃的团队一路高歌猛进,频频亮相高规格舞台,蜚声全国。

  延续扎根基层的传统,这支文艺轻骑兵每年下乡演出数百场。“有一年,从年初一开始,一口气演到5月才‘消停’。”演员杨霞云回忆,当时穿着大棉袄出门,回家时已可以穿短袖了。

  这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民间“外交使团”,连续12年赴国外参加“欢乐春节”演出活动,足迹曾至五大洲,累计演出300余场,成为全国出访演出最多的地方戏剧院团。

  在农村露台、城市剧场、海外舞台之间不断切换,已成为浙婺演员的日常。无论国家级剧院还是乡村草台,每一寸舞台都弥足珍贵。

  文艺工作为了谁?答案在一次次创作和演出中越发明晰。

  “啪!”直挺挺平摔,或折叠式后仰,或整个人飞到半空……今年5月,楼胜角逐梅花奖竞演时亮出的“十三跌”真功夫让人难忘。演出结束后,楼胜收到戏迷“纠结”的反馈:喜欢看你演戏,却又不愿意你这么拼,看到你在舞台上那么卖命,真的很心疼。

  “观众越是爱我,我就越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们。”楼胜动情地讲道,不少青年婺剧人的追梦之旅,开启于童年时趴在戏台子上“看热闹”的那一幕,他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我在台上演出,台下坐着下一个我呢?我必须做好榜样。”他说。

  以赤子之心去演戏,就会收到更热切的爱。

  陈美兰回忆数九寒天下乡演出的情景:晚上睡觉,所有演员在水泥地面打地铺;白天演出,舞台上漏风,任凭北风呼啸,该唱的唱,该打的打。“成千的农民看在眼中热在心里,那阵阵掌声就像平地一声雷,一个劲地响。那一刻,感觉一切都值得。”

  疫情期间,由陈美兰演唱的婺剧乱弹《抗疫必胜》在当地广为流传,众志成城的力量随声声婺剧飞入寻常百姓家。“演员的价值就在舞台上。用婺剧唱响中国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是文艺人最大的使命。”陈美兰说。

  “惠民账”“经济账”一起算

  从高空看,中国婺剧院像一条鱼,与周边景致浑然一体。作为集歌剧、舞剧、戏剧、交响乐、音乐会、综艺演出于一体的综合性演艺中心,这里日渐成为一个承载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空间。

  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是一纸“军令状”。2013年9月,金华市委、市政府将占地65亩、投资3.3亿元的中国婺剧院交给浙婺作为新场地使用,“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这是院长王晓平的承诺。

  剧院大、剧团大,做好一体化经营绝非易事。剧院运作费用、剧目生产成本以及不断看涨的演出成本,倒逼着浙婺把“惠民账”和“经济账”合在一起算——立足文化惠民,将市场化运作和公益性目标相结合,浙婺探索出一套独特发展模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一边跑市长,一边跑市场”,是王晓平对浙婺改革经验的形象提炼。

  “跑市长”,就是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用足用活政策资源。近年来,浙婺围绕高标准育人育戏,重点打造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充分利用专项经费,约请姜朝皋等剧作家打造《梦断婺江》等精品剧目,提升原创水准;利用剧院空间资源建起千余平方米的婺剧博物馆,打造传播婺剧文化新窗口……

  中国婺剧院的大门,在随时向本地戏曲院团、企事业单位以及旅游市场敞开的同时,还引进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等近百个国内外文艺院团驻场演出。这是一本灵活的“经济账”:充分盘活剧院功能,摊薄使用成本,还能利用商业演出、场地租用收益开展更多公益活动和惠民演出。

  行至剧院周边,常能听到场内传出的歌声、剧声、喝彩声,声声热闹。外来院团交流演出、周末定时定点的婺剧折子戏……剧院年演出场次达500余场,一度跻身“中国演出剧场活力榜单十强”。

  大浪淘沙勇者胜。脚踏实地、敢闯敢试的基因,始终贯穿浙婺发展史。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面对人才青黄不接、剧目匮乏的困境,婺训班应运而生,从数千报名者中选拔40多位青年学员加以培养。此后,以这批“新鲜血液”为主体创排的以《白蛇前传》(今《白蛇传》)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剧目,堪称中国戏曲改革典范。

  90年代中期,戏曲发展环境和体制面临重大变革。低谷中,浙婺又一次主动出击,恢复演出,送戏下乡,扩大影响;增挂金华市三农艺术团、金华市歌舞剧院两块牌子,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婺剧,增添歌舞、小品等节目,不拘一格……

  “每年接待数十个外地剧团,从没见过这样的,演出结束后,后台干净得像没人来过一样。”2018年,浙婺赴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演出,该剧院经理赞叹。为保证良好的演出状态和院团风貌,早在15年前,浙婺就提倡“无烟”“禁酒”,按部队作风出演。

  拓展市场空间、优化体制机制、狠抓精品剧目、夯实人才梯队、推进院团文化建设……多面出击下,浙婺发展态势日渐红火,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浪潮中逐渐冒尖。

  让年轻人成为角儿

  在演艺界,具有竞争力的演员和剧本,始终是看家本领。

  见到李烜宇时,他正在排练厅专心排戏。很难相信眼前这位90后,已斩获包括“白玉兰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在我们团,年轻人只要肯吃苦,不存在无戏可演的情况。”他说。

  6年前,23岁的李烜宇还是个临时工。凭借不错的嗓音、形象条件和有悟性、肯钻研的精神,被选中成为经典剧目《红灯记》主角。赴京演出时,剧协专家看到节目单上的演员阵容感到不可思议:3个主角中2个是20多岁的小年轻,10多个国家一级二级演员只是配角。

  在浙婺,老中青三代同台绽放,人人都是“角儿”,不少大型剧目主演都是80后、90后。为了帮助新生代演员成长,一大批戏曲名家不遗余力传授经验,甘当绿叶。

  “人才的高度决定艺术的高度,人才梯队建设必须加强。”王晓平一语道出浙婺“人才观”——用人不论工龄、年龄、职称,而按演员自身条件、综合素质,因材施教、量身定制。正因如此,数十位青年演员相继崭露头角,屡在全国、全省赛事中获奖。

  以戏育人,以人促戏,是浙婺蒸蒸日上的法宝。近年来,浙婺培养出一拨又一拨后起之秀,同时创排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剧目。

  青春版《穆桂英》、改良版《火烧子都》……浙婺在保留传统底色基础上融入当代人审美趣味,重排传统经典、名剧名段,化旧为新;立足农村、城市、学校、社区、国(境)外5个市场,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特点,打造剧目的不同版本。如《昆仑女》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断桥》等经典折子戏,分原型版、校园版、海外版及浓缩版。

  同时,浙婺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突破,借鉴话剧、电影等艺术手段,创排出数十部大小不一的剧目。大型新编历史剧《宫锦袍》,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部重点扶持剧目;描写红西路军女战士故事的红色剧目《血路芳华》,位列省戏剧节新剧目大奖榜首;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信仰的味道》,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

  常与名家同台演出,李烜宇感触颇多,“一名演员,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不应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实践、自省,这都是老艺术家们教我的。”

  一家独大不是美,立足长远是根本,浙婺还有更大抱负——

  围绕剧目建设、市场开拓,近年来,浙婺相继帮扶建德婺剧团、丽水松阳高腔、兰溪市婺剧团、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等兄弟院团,各方资源共享,提升“大婺剧”的竞争力。

  除了不断传递的力,还有种下去的力。从2008年开始,浙婺发起的婺剧进校园活动,已经吸引100多所学校加入。婺剧特色课堂、文艺比赛……从最初的“送婺剧”到如今的“种婺剧”,浙婺为一批又一批种子“筑梦”。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把戏演到人民当中去 2021-07-11 22777842 2 2021年07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