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
浙江不断擦亮
良渚遗址“文化金名片”
见习记者 李娇俨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李娇俨) 7月6日,正值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周年,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良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遗址重要批示精神,展望良渚古城未来的美好图景。这两年,浙江把“后申遗时代”的遗址保护和利用、研究和交流、传承和发扬的重任扛在肩上,不断擦亮这张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两年来,良渚古城遗址游览人数已达400余万人次,成为众多游客体验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热门“打卡地”。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表示,良渚遗址既具有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性意义,还具有创新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示范性作用,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舞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下称“良渚遗址管委会”)以“文物特区”模式实施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坚持按照国际标准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保护管理体系,“大保护”“全联动”成为最大特色。
面对江南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难题,良渚遗址管委会实施良渚古城南城墙、外围水利系统老虎岭遗址保护工程,加强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积极运用前沿科技手段,持续深化实施“建新城保古城”机制。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良渚古城遗址创新保护展示模式,全媒体、全景式构建“良渚大IP”,用现代的科技、新潮的创意阐释古老文明,让更多人感受文化遗产魅力。如今,畅游在良渚古城遗址,不仅可以实地体验全球首款集语音导览和视频画面导览于一体的AR智慧导览系统,还能线上体验“云展览”“慢直播”,立体、真实地了解良渚文明和古城遗址的独特风貌,切身感受五千多年前良渚王国的先进和鼎盛。
在数字化改革的驱动下,各种新颖的科技手段植入到文物展示、环境修复、绿植标识、雕塑小品中,既保存了良渚古城遗址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和神圣厚重的历史质感,又破解了土遗址内涵展示的世界性难题,拉近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距离。数字化赋能创新遗产保护监测。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在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系统涵盖114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缓冲区,通过安装在土壤、空气中的传感器,结合日常人工巡察,对各种遗址病害及时预警并加以处置。
面对大面积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当地创新解决方案。良渚遗址管委会牵头成立环良渚遗址党建联盟,打造环良渚遗址风情旅游线,推进良渚文化艺术走廊建设,统筹衔接遗址周边的瓶窑老街、良渚街道安溪集镇等地的旅游资源业态布局……在实行“保古城、建新城”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世界遗产、文明圣地的辐射效应、集聚效应,推动遗产地文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记者获悉,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后,相关部门组织撰写了涵盖保护管理、遗产展示的各类学术论文36篇,为中国大遗址的科学保护提供良渚案例;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宣传片、吉祥物、引导标识系统中大量融入良渚文化元素,彰显大国文化自信……世界遗产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本次理论研讨会由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省文旅厅主办。研讨会上,针对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水平,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建议,实现良渚遗产活化利用的再升级,要提升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打造“世界首创、中国原创、良渚独创”的亮点文旅工程。
据了解,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良渚古城遗址将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基础上,聚力活态化、融合数智化、走好国际化,推动广大文化遗址进课堂、进教材,真正让历史文化遗址“活”在当下、服务当代,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在深化研究挖掘、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上再探新路。当天,良渚遗址管委会还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