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南浔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

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多元赋能稳稳托起“共富梦”

  南浔自古名贯东南,被誉为“中国江南之首”。借运河之便,得蚕丝之利,南浔人农商结合,让辑里湖丝名扬海外,形成“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富商巨贾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南浔敢闯敢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呈燎原之势蓬勃发展,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进入新时代,南浔以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强产业、夯实“家底”,逐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为重点的产业体系,为湖州市首个规上企业破千家的区县。

  今天,南浔又为未来的共富建设精心做好产业谋划,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光电产业集群正在强势崛起,先进的产业布局为南浔共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湖州的东大门,随着沪苏湖铁路全线开工,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大走廊、嘉湖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推进,聚焦经济繁荣,南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大共同富裕“蛋糕”。

  锚定新兴产业

  储备充足动力

  曾富甲一方的南浔,一直以来创富的理念根植人心。鉴往知来,产业发展是保持共同富裕可持续性的基础。

  作为民族工业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南浔区的工业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南浔的优势产业一直领先全国,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三电一板”即电机、电梯、电磁线、木地板的特色产业集群。现有的“三电一板”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知名度,洗衣机电机占全国市场70%以上份额,电磁线占60%以上,电梯整机占10%以上,实木地板占80%以上。南浔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国产洗衣机(春蕾牌)以及中国第一批家用抽油烟机(铁马牌)。

  近两年,南浔加大引入新产业、新业态,高端要素加速涌入,区域发展竞争力迅速提升。产业实力日趋雄厚的南浔开始执行一项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光电通信产业集群城市”名单。

  在南浔经济开发区万亩大平台内,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泰嘉光电一期项目部分设备已进场,今年10月就可下线第一片8.5代液晶面板,填补全省该行业空白。

  泰嘉光电项目是该区加快打造千亿级光电产业高地的缩影。去年以来,南浔规划1.42万亩“光电湾”平台,立足光电全产业链集群发展,以核心项目为突破口集聚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南浔一方面派出招商员,瞄准光电通讯产业,面向深圳、武汉、江苏等光电产业龙头型、领军型企业精准招商;另一方面,设立总额100亿元的平台产业基金,对光电通信产业设备采购、人才招引等加大支持。

  目前,该区已集聚泰嘉光电、华尚光电等多个百亿级项目,吸引弗兰德科技5G基站天线总部基地、黄河旋风华东总部基地等产业链核心节点项目落地,有效延伸南浔光电通讯产业链,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无中生有建设“长三角光电湾”的背后,是南浔对固有发展模式的突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各地正纷纷试图打破原本被动承接周边大城市溢出效应的思路,将自身资源禀赋放到都市圈、城市群去寻找新定位,引入产业链核心节点项目,甚至“拎”起一条高端产业链,实现“弯道超车”。

  南浔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千亿“光电湾”培育规划,将用3年时间打造集聚上下游企业超百家、投资和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超百亿元的光电通信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期,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规上企业超2000家,让南浔在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等级上再上一个台阶。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绘“耕桑之富”新画卷

  共同富裕之“共同”,要义之一就是实现均衡多元发展,既要富城市,也要富乡村,让各种创富力量一齐奔涌。

  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然要求,必须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全方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共同富裕社会的“天平”不失衡。辖有8镇2街道211个行政村34个社区的南浔,探索出了一条千方百计带动乡村共富的新路径。

  受地理位置差异、资源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制约,部分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是近年来困扰南浔推进乡村振兴的难题。如何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让“弱村”共享发展成果?南浔提出一个新招——“强村公司”模式,即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和运作一批公司,通过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让村集体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升能力,“村村成股东、村村有分红”,村集体“零掉队”。

  如今,不少村镇已尝到“强村公司”发展的甜头。由善琏镇15个行政村组建的湖笔小镇新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去年经营利润达560万元,其中10个村分红22.5万元。拿到手里的真金白银,让善琏镇皇坟村党总支书记、湖笔小镇公司负责人王志新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将继续拓展业务范围,力争实现收益800万元,村均分配50万元。”

  依托强村企业,因村施策挺进农村新兴产业,提升了南浔村级集体经济的量级。目前,南浔已组建强村公司24家,覆盖全区211个行政村。强村公司共计产生利润 2142.1万元,村均增收9.8万元,最高入股村分红27万元。南浔已全面消除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36亿元,村均206.6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3亿元,村均110.4万元。

  “运用我们的设备与技术,渔民可随时用手机监控鱼塘的水温、含氧量、微量元素含量等数据,系统还会进行自动增氧等。”在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24小时物联网实时监控平台前,公司董事长沈杰说:“现在渔民躺在床上也可以养鱼了。”

  该公司引入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智能增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能有效降低鱼死亡率及电耗,每年为养殖户带来10%以上的产量提升。

  物联网养鱼技术的应用推广,重构了传统渔业养殖模式与生态。目前,南浔“数字”养鱼技术应用面积已达10万余亩,较传统养殖亩均利润可提高1500元。

  这是南浔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南浔区通过打造智慧农业平台,将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到生产、管理、营销各环节,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经营能力和现代农业的综合实力。

  农业强起来,农村富起来。如今,在南浔这片富饶的江南水乡,“共同富裕”的清风正从田野吹来。

  普惠发展红利

  确保“全员共富”

  在探索共富样本的路上,南浔始终将全面性、均衡性、协调性作为丈量标尺。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确保全体成员共富。

  “自从与温氏合作养鸡后,1个鸡舍一年出栏25万只,纯利润达40万元左右。”南浔区千金镇商墓村的养鸡户陈永平说。他口中的温氏是湖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南浔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从事种苗生产、肉鸡养殖、屠宰、熟食深加工及销售的一体化畜牧企业。

  “通过采用‘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和科学的饲养技术服务,农户提供场地和劳动力,温氏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公司经理刘秀说,像陈永平这样与温氏签约的农户约有400个。“去年,温氏签约农户户均收益达2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创收近6800万元。”

  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是南浔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程。如今,通过“企业+农户”“全产业链+农户”模式带动辐射农户增收,已成为南浔区实现联农、富农的“基本操作”。

  确保“分好蛋糕”,股权激励计划是南浔推进共同富裕的又一创新之举。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当地老板拿出股份发给员工,让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共享企业成果,与老板一起越来越富。

  南浔鼓励当地的上市公司和优质民营企业广泛开展股权激励,计划要使激励范围达到1万人以上,既能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让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共享企业成果。

  人才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从2018年起,南浔持续推进“万名技能人才”评选,每年从一线职工中选拔出1000名技能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别冠以“南浔工匠”“首席技工”“技术标兵”等称号,并给予每年3000元至5000元的政府津贴。通过荣誉称号和发放津贴等形式,激励更多基层职工提升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福利待遇。

  共同富裕路上没有旁观者。南浔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对财富分配方式、对生产关系作出一些调整。数据显示,2020年,南浔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70亿元,人均接近10万元,超过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人均年收入12700美元),总体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多元赋能稳稳托起“共富梦”
2021-07-09 浙江日报2021-07-0900006;浙江日报2021-07-0900011 2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