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窗口”书新篇
——浙江奋力开启省域现代化先行新征程综述
本报记者 王世琪
2021年,注定不平凡。
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红船起航地正掀开新篇章。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扛起“五大历史使命”,踏上新征程。
打造战略支点和枢纽
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6月16日15时18分,今年第1000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较去年提早了4个月;此前,《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系统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一班列一通道,昭示着浙江的雄心——着力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战略枢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出口值达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4.0%,规模已超过去年上半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下,浙江部署系列组合拳,畅通双循环的实践在之江大地一浪高过一浪。
夜间经济的“灯光”亮了起来。宁波高铁站附近的南塘老街,重现老底子传统餐饮,城南书院、枫林晚书店等文创业态,让老街越夜越美丽;露营烧烤、夜行夜骑、乡野酒吧等乡村新“夜”态涌现,全省13个城市启动了夜经济试点,新消费“长势”蓬勃。
自贸试验区的“试验田”走向纵深。去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扩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纳入矩阵。扩区后,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从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向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国际航运物流、新型国际贸易等拓展,形成了五大功能定位。
浙江充分发挥优势,明确目标定位,在打造消费市场、先进制造、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战略支点上发力,在建设“一带一路”、油气全产业链、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国际商业变革、现代化“四港”联动等战略枢纽方面出招,努力探索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方辞西湖水,又见黄山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上,皖浙两省政府签订共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整合跨省旅游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打开更广阔的旅游市场。
上海港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机械设备与集装箱堆叠成一片钢铁“丛林”。与眼前的“盛景”相比,更令人期待的是小洋山的未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已与上港集团签署协议,合力开发小洋山北侧。这项合作将是长三角港口群向世界级港口群迈进的关键一跃,提高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浙江敢于谋划,积极实施标志性工程和突破性举措,将省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以自己的“稳”和“进”为国家大局作更大贡献。
从省域的努力,到市域的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实践”环环相扣。
去年,杭州都市圈再次启动“纳新”,安徽宣城成为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观察员城市。未来,杭州都市圈可以沿着皖江城市带西进,在产业转移上打开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今年3月,信安北·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项目正式开工,衢江之上,一个河港枢纽呼之欲出,串起浙皖赣闽四省商贸,让衢州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更进一步。
“这是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所在,以城市为支点,提升要素流通效率,拓展要素流通范围。”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朱李鸣说。
做好“十个先行”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
在第一个百年交出高分答卷的浙江,“十四五”时期定下新目标——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
何为先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浙江绘出蓝图——努力实现数字赋能、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省域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和人的现代化先行。
先行就是要争先。浙江提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无疑,改革是“先行路”的源动力。
这是浙江的“看家本领”。从南湖畔“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到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当“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的优势论仍在耳畔回荡,当“最多跑一次”改革“跑”成全国标杆,浙江始终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
数字赋能现代化先行牵引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势头正劲。“浙江公平在线”“浙食链”“浙苗链”“浙江知识产权在线”……今年2月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后,一批市场监管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成果相继发布,重塑了传统市场监管流程。
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浙江重棋落在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今年5月,第三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正式授牌,浙江这个旨在孵化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平台矩阵,成员已达到20个。
生态文明现代化先行,浙江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去年10月,浙江出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这也是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成为丈量全省生态价值的绿色标尺。在德清,GEP已经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不久前上线的“数字两山”GEP核算决策支持平台能够测算不同项目对地块GEP的影响程度,为项目选择提供“绿色”参考。
……
“十个先行”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或扬长板或补短板,浙江在各领域打造“重要窗口”,力求“十项全能”,朝着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目标稳步迈进。
建好“示范区”
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
最近,浙江成为全国焦点。
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并明确了浙江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等4个战略定位。在我国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浙江肩负起提供省域范例的历史使命。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发展概念,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
苍南—龙湾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里,一山一海最为亮眼。两地联手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马站镇中魁村山上的四季柚长势喜人,数字化管理的园区吸引着大批游客;曾经的大渔湾围垦工程被“蓝色海湾”项目取代,两地协同打造的渔寮黄金海岸小镇、沿浦湾千亩红树林成为镶嵌在海岸线上的“耀眼珍珠”。见微知著,多年来,浙江依托山海协作,通过产业园、消薄飞地等合作形式,不断缩小区域差距。
“村”与“城”,可以有多近?在东阳,距城区16公里的花园村,将这个距离拉近为零。去年,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花园村入选,成为全省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以此为起点,浙江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的最新路径。
站在当下回望,浙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0年、3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6∶1,位居全国前列。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做大蛋糕”为前提。日前,甬江实验室、瓯江实验室两所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前者志在打造世界级新材料创新策源地,后者聚焦生命科学。至此,6家省实验室实现三大科创高地的全覆盖。三大科创高地、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目标,在浙江发展的蓝图上,绘出一条以创新为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需要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作为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的浙江嘉湖片区,正在加紧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各部门频频出台针对性政策,从土地要素到公共服务,全方位支持26个山区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浙江着力构建起优化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我们正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问题,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率先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积极进展。
共同富裕不仅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6月5日,经过全面改造提升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带来了全新打造的“红船起航”主题展,参观者对浙江“红色根脉”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浙江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光荣使命,是重大政治责任,是浙江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必将为新发展阶段浙江的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注入强劲动力。”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浙江声音”自信而嘹亮,这背后是人们对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无限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