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余村与周边乡村抱团发展美丽经济
探索乡村振兴共富路
本报记者 李世超 通讯员 陈雯
殷殷嘱托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调研考察时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安吉余村与周边乡村抱团发展美丽经济
探索乡村振兴共富路
本报记者 李世超 通讯员 陈 雯
近日,记者走进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发现它又变了。在余村、银坑村等5村交界处,余村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正在抓紧建设。未来,这里将是余村旅游景区的换乘服务中心,也是余村连接周边村庄的交通枢纽。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余村正以“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斗志,在绿色发展中再出发,带动周边乡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傍晚时分,余村春林山庄农家乐又开始忙碌。老板潘春林为来自无锡的游客端上一盘地道的竹笋烧肉。“你就是春林老板吧,我们在新闻联播里见过你。”被热情的游客当面认出,潘春林笑着答应,席间瞬间热闹了起来。看着自家山庄顾客盈门,潘春林心底却还有不小的遗憾:晚饭后,不少客人就要返程了。
告别“灰色GDP”、恢复绿水青山,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余村富起来了,但一个新的发展瓶颈又出现在眼前——旅游业态单一,留不住游客。“游客在村里平均停留时间只有半天,更别说住下来、多消费。”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
为破解“留客难”,2020年,天荒坪镇推出“1+1+4”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余村示范区,把余村、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等4个村纳入其中,抱团发展、共建共治共享。
“余村本身地域有限,资源单一,要想留住更多的游客,就要让他们有更多的地方玩,花更多的时间逗留。”天荒坪镇党委副书记许进京说,“银坑村有影视资源,马吉村有红色资源,横路村水资源丰富,山河村公共配套服务齐全,将各村的资源优势互补,就为留下客人提供了可能。”
10月即将投入使用的余村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正是余村探索新发展路径的重要载体。这个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三层建筑,综合了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将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也为5个村的抱团发展注入活力。
为了做大美丽经济,5个村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五子联兴”强村公司。以余村为中心,整合各村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眼下,强村公司牵头的5G物联网、物业保洁、汽车租赁等15个项目已落地。到2023年底,强村公司将年均提供就业岗位500个,每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村达到2个。“先进村带后进村的新‘余村模式’,目的是实现镇域共建共治共享共富,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互利共赢。”许进京说。
如今,串联5个村的余村大道已经实现全线贯通,全长15公里的沿河绿道也已连通,把中、南、北部沿线美丽乡村、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建成别具一格的绿道景观。
银坑村距离在建的余村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不到一公里,短短3个月时间,这里就建好了一条长880米的银坑绿道,实现了与余村大道的无缝连接。“以后,余村的游客就能直接乘坐观光车通过绿道来到银坑村,银坑村每年的游客量预计能增加3倍以上。”银坑村党支部书记邵水良说。
“我们一直坚持的是‘大余村’概念,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努力带动更多百姓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许进京说,迈入新发展阶段,余村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责任担当,奋力探索更深层次的乡村振兴共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