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走向”
当好“六好”示范
李波 编辑 庞承 章忻
2003年5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调研省档案馆,高瞻远瞩提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浙江档案事业改革发展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日前,省委书记袁家军考察调研省档案馆,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在新的起点上把档案接收好、管理好、保护好、开放好、利用好、宣传好,谱写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新篇章。省档案馆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三个走向”时代内涵和“六好”使命任务,奋力推进现代化模范省馆建设。
一、“三个走向”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道路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准备
“三个走向”是习近平同志在深入分析档案事业的时代特征、遵循档案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揭示了档案事业的本质特征,明确了档案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在省域层面的先行探索。实践证明,“三个走向”闪耀着真理光芒和实践力量,推动了档案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个走向”赋予了政治属性,规定了档案事业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从政治高度抓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方法。“三个走向”强调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政治属性作为档案工作的第一属性。档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档案法》把“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写入其中,确立了档案“为谁而管、为谁所用”的根本准则。“党管档案”这一档案工作质的规定性,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本质特征。
“三个走向”坚持了人民立场,赋予了档案事业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显著的特征。“三个走向”把档案开放作为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档案开放的期待,开辟了档案利用服务的新境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档案记录历史,人民群众共享档案,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档案开放是档案走进群众、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人类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数字社会等重大任务,迫切要求加快扩大档案开放。习近平同志关于档案开放的重要观点,是新发展理念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体现了档案的人民性,赋予档案工作时代内涵。
“三个走向”把握了时代特征,指明了档案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方法的重要方面。“三个走向”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揭示了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推广使用,带来了档案工作对象、手段、方式的深刻变化,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工作环境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档案工作现代化先行,这是由档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档案现代化已成为档案工作部门的必答题。习近平同志关于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观点,顺应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动着档案馆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学。
“三个走向”坚持了法治思想,揭示了档案事业的治理之道。法治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三个走向”把依法治理纳入其中,引领档案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档案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法治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和关键支撑。准确把握档案工作规律特点,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推动档案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深刻变革。新《档案法》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吸收了“三个走向”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是档案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习近平同志关于档案依法治理的重要观点,为实现档案治理现代化指明了路子,开辟了档案工作发展的新境界。
“三个走向”坚持正确历史观,确立了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史鉴今,善于从历史中揭示经验规律、找到前行方向。档案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凭证资料,从档案中找到经验规律、汲取前行力量是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得以”的重要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档案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档案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舞台,赋予了档案工作者新的职责使命。
“三个走向”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相互促进、逻辑严密,是习近平同志人民立场和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档案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档案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确立我国档案事业理论、制度、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三个走向”打开了档案工作通向“六好”的大通道
浙江省档案馆在“三个走向”指引下砥砺奋进,档案工作制度机制和模式方法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档案接收、管理、保护、开放、利用、宣传等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现档案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档案接收迈上台阶。及时跟进各行各业发展,开展电子档案、政务服务审批档案在线移交接收,依法接收,应收尽收,实施英模人物、杰出人才建档项目,形成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等一批重要档案资源,档案资源日益丰富。
档案管理科学规范。建立了与《档案法》相配套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依法治档、依法治馆得到加强,各项工作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些先进技术装备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推进,档案检测、分类、保存标准化精细化,档案查阅利用便捷高效。
档案保护水平领先。建成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提高档案保护技术水平,特别是档案修裱、消毒、仿真制作、档案去酸、档案缩微等技术领先行业。档案载体安全工作全面提升,重要档案实行异地备份、重点保护。
档案开放持续扩大。优先安排民生档案开放,持续推进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档案开放。档案价值分析研究工作常态化,一批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档案及时提供社会。围绕工作大局,针对性开展档案整理,推出浙江题材的档案编研文献,及时提供档案资政服务。
档案利用成果丰富。率先实现民生档案查阅服务即时办、掌上办和档案政务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出证电子化。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重大主题宣传,推出重要专题展览;档案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工作走向社会,融入经济社会建设。
档案宣传能力提高。开展以“档案日”为重点的经常性档案宣传,实行常态化档案馆开放,增强了全民档案意识,重视档案、使用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大气候逐渐形成。创新传播方式,建成档案部门媒体矩阵,联合主流媒体开设档案专栏,拍摄档案专题片,讲好档案故事。
三、以“三个走向”为引领,开辟“六好”档案工作新境界
“三个走向”是我国档案工作的总方针。“六好”抓住了贯彻落实“三个走向”的本质要求,揭示档案工作的时代特征和使命任务,体现了战略思维、系统观念、科学方法、务实作风。省档案馆将牢记重要嘱托,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打造“六好”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档案力量。
增强政治机关意识,擦亮档案工作政治属性。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档案姓党的政治属性作为档案工作第一属性。要坚持政治标准,确保档案工作正确方向。要提高政治能力,把握档案工作的政治定位、政治特质、政治功能。要服务大局,围绕省委工作大局,找准对接点、主攻发力点,肩负起档案工作职责使命。
坚决落实接收好的要求,推动档案资源大省向档案资源强省转变。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需要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及时跟进重要档案接收归集,做到全面完整、应收尽收。坚持“一突出两跟进”的档案资源建设导向,丰富“三个地”和“重要窗口”档案资源。当前重点建好脱贫攻坚等重大专题档案库,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实践提供宝贵财富。
坚决落实管理好的要求,推动档案工作制度体系向档案治理效能转化。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业务流程再造、制度机制变革、手段方式创新,构建完备现代档案治理体系。坚持需求导向、使用导向,实行档案多维分类,满足不同方面、不同人群对档案的多样化需要。要防范化解档案重大风险,确保档案政治安全、载体安全。
坚决落实保护好的要求,推动档案文化遗产从库房走向社会、永续利用。依托省档案馆承担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的职能,坚持高新技术与传统人工技能相结合,提高档案保护和异地备份水平。加强档案存储介质的科技攻关,确保重要档案文化遗产万无一失、永久传承。
坚决落实开放好的要求,推动档案库向资源库、思想库转变。提高档案开放审核质量和效率,争创开放度最高省份。积极向社会开放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档案开放目录,扩大档案全文开放范围。推进档案编研的数字化智慧化,组织社科和高校力量开展编研工作,推出有价值、高品质的档案文献。
坚决落实利用好的要求,推动档案文献中心向建设新时代文化重要阵地转变。实施档案利用精品工程,更加突出档案利用工作,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高质量开展党和国家重要档案资料整理利用工作,为守住红色根脉提供生动教材。
坚决落实宣传好的要求,推动档案工作从专业部门走向社会大众。深入开展档案宣传“五进”活动,增强全社会使用档案、保护档案、支持参与档案工作意识。加强档案文献宣传,讲好浙江故事,让档案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作者为省档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