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美好生活

打造市场化转型中的城投样本

黄岩城投:以人为本 让城市幸福蝶变

  打造市场化转型中的城投样本

  黄岩城投:以人为本 让城市幸福蝶变

  张卉卉 方 珂 俞安琪

  样本关键词

  ◎ 领域:城市更新

  ◎ 亮点:以人为本

  白色的庭院式建筑,静静伫立在黄岩的母亲河永宁江边,海派文化和“千年永宁”别具一格地交融,让这一地处闹市区的文化地标有了别样的意义。6月26日,台州市黄岩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面简称:黄岩城投)着力打造的重点文化项目朵云书院·黄岩店正式开业。

  这是黄岩区“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落地项目之一,也是黄岩城投切实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实现造血能力跃升,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作之一。

  “十四五”期间,浙江将打造“城市和乡村有机更新统筹先行省”。在这一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有着政府属性的区级城投公司将承担怎样的使命和担当?黄岩城投着眼以人为本,以“让幸福生长“为目标,着力推进传统融资平台向实体企业转型,构建一幅生机盎然的市场化转型宏伟蓝图。

  做好“留”文章

  古城风貌巧焕新颜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黄岩的老城区被“一江三河”所包围,构成了老黄岩的护城河。

  如今,围绕着护城河的复兴,黄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官河古道”工程的建设。

  “官河古道”是黄岩区打造“千年永宁”文化坐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目前黄岩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工程按照“连线成片、水清可观、岸绿可游、街繁可贸”的标准,为黄岩区塑造一条贯通全城的“新动脉”,唤起黄岩人的乡愁。

  作为“官河古道”工程的实施者,黄岩城投坚持整体保护和活态保护,让黄岩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拆”的同时,做好“留”的文章,将老城区历史文化节点“连点成片”,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悠悠西江水,50多年老水厂。黄岩市中心,在一片现代化的楼房中间,圆形柱状的老水厂文创园区建筑充斥着一种工业风的味道,别具艺术气息。

  作为“官河古道”工程的重要节点,原黄岩老水厂构筑物均被保留,项目以原型加固、外形重塑的方式对相关建筑进行改造,打造“空中酒廊”等特色景点。

  走在黄岩街头,这样有着文化感的地标性建筑并不少。

  牵手黄岩,是朵云书院第一次走出上海。朵云书院·黄岩店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的庭、园、楼、阁等元素进行设计,总体设计上沿用上海朵云书院“山水、秘境”的设计理念。为让黄岩特色融于书院整体,黄岩城投与相关单位多次协商,将大量橘元素融入书院色彩、文创产品等设计中。

  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朵云书院·黄岩店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各线党员冲锋一线,共同聚力推进项目建设。

  如今,护城河围绕老城区构成的“江湾水岛”特征符号仍在,古时沿河而建的城中街巷得以保留。今年,黄岩城投将重点推进“官河古道”、委羽山文化遗址修复工程、孔庙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工程等项目。以五洞桥为核心打造的黄岩都市休闲“新天地”、定位黄岩民俗文化“新地标”的孔庙、36街72巷及其他文脉保护改造工程都将被串联起来,成为一条汇聚黄岩地域文化的历史长廊,从而高水平、高质量推动黄岩区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时刻守住廉政底线。5月26日下午,黄岩城投党委组织召开工程建设项目廉政风险预警集体谈话会。马鞍山家园项目等项目代表上台作承诺发言。建筑行业为腐败易发领域,黄岩城投通过廉政文化“进工地”、防控挂图“贴上墙”,不断做深做细做实工程领域的日常监督、长期监督,打通纪检监督“末梢神经”,为重点项目推进、集团发展壮大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永久性过渡房

  旧城改造广拓思路

  花窗、廊架、挑檐、马头墙……沿着黄岩区天元路往西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黑白相间、徽派风格的民居。这里就是黄岩区建成启用的首个永久性过渡房项目——半洋洪、半洋张地块项目。

  这一项目由10幢5层以下的建筑组成,目前384户征迁户入住。临时、简陋、环境差,是人们对过渡房的固有印象,但这里健身器材、停车位、物业管理等一应俱全,附近还有个菜市场。

  半洋洪、半洋张过渡房看上去和周边的商品房小区差不多,分35平方米、51平方米、53平方米和56平方米四种户型,每个户型配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

  黄岩城投董事长郭海斌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套临时过渡房需投入超15万元建造成本。“用完即拆,不仅过渡成本高,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近年来,黄岩区提出以“千年永宁”为文化坐标,在“拆改留”并举中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如何让过渡房在提升居住质量的同时又能节约成本?黄岩推行永久性过渡房这一思路,并将其全面推开,有力扭转了旧城改造过程中因为临时性过渡房建设而“人等房”的难题,从而真正实现了“房等人”。

  2019年,黄岩城投揭牌成立,由原黄岩城建集团、黄岩社发集团、黄岩水利集团、黄岩市政园林建设公司、高新产业开发公司合并组建而成,真正实现了由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向城市开发与运营综合服务集成商的转型。

  黄岩城投围绕自身业务板块,全力推进安置房、市政道路、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助推永宁新城蝶变。2021年,公司计划全力推进重点项目70多项,其中黄岩区破难攻坚项目36个。

  笔者看到,在黄岩城投的工作计划中,近远期共规划了5处永久性过渡房,分别位于站西大道东侧的1号地块内、西城集中安置区二期项目地块内、二环南路北侧地块内、方山下片区南侧区块内和南城集中安置区块内。近期,计划推出第一期永久性过渡房近200套。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这一信号坚定了黄岩城投建设永久性过渡房的决心。“随着黄岩旧城改造逐步到位,永久性过渡房在符合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可以对外出租。”郭海斌认为,去公开的土地出让市场拿地并专门规划建设永久性过渡房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可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拆迁临时过渡需求,提升安置户过渡期间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过渡房的户型设计偏小,内部设施完善,也符合市场上年轻白领的租房需求。长期持有这批过渡房可以做大集团固定资产,并增加集团现金流,提高融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稳步增长。

  瞄准数字化改革

  助推智慧黄岩建设

  “嘀”一声,系统自动抬杆放行。

  笔者日前在黄岩区人民医院停车场看到,一辆汽车使用ETC智能付费,迅速通过出口。“我是上半年装的ETC,没想到在市区停车场也能派上用场。”车主何先生高兴地说。

  人民医院停车场位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共230个停车位,每天进出的车流量较大,但停车场仅有一个出入口,一出一进两个通道。

  “之前停车场采用微信扫码和现金两种支付形式,高峰时段会出现排队现象,通行效率较低。”黄岩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敏介绍,目前,黄岩智能停车公司管辖下已有9个停车场实现ETC应用。

  《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温州、嘉兴、台州三市各市共计新建集中充换电站不少于312座、分散充电桩不少于9万个。目前台州市已建成电桩共计2387个,实际可使用对外运营的公共快充桩数量不足1000个,而黄岩区域内原有充电基础设施更为薄弱。巨大的需求缺口让智能停车产业成为黄岩城投新拓展的热点业务板块之一。

  “2021年,我们将在‘建’上提能力、上资质,在‘营’上抓好区块开发和项目运营,在‘投’上加强资本运作。”郭海斌说,黄岩城投将瞄准大服务、开发与建设、综合经营、并表托管、功能性五大板块,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五百亿级”城投,跻身台州国企前列不断努力。

  智能停车产业属于四大领域中的大服务板块。黄岩城投的大服务板块由大环物业、保安公司、智能停车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等组成,涵盖物业管理、安保、停车收费、人力派遣、菜市场经营等工作。

  笔者在黄岩智能停车公司的客服中心看到,该公司已接入台州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系统。一块大屏幕上可以监控到所有纳入系统管理的停车车位情况以及各类数据。

  早在2019年7月,黄岩主城区范围内已完成智能地磁改造升级,智能化率达100%。“通过地磁感应,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所有车位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智能化停车管理手段实现停车信息查询、泊位诱导、自助缴费等功能。”黄小敏说,这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解决了常见的停车难和停车乱问题。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以数字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紧跟“新基建”优势,全力助推智慧黄岩建设。黄岩城投参与建设的黄岩行政服务中心数字化改革,是黄岩第一个落地示范项目,将改变以往人围着数据转的局面,让政务服务更温暖;“官河古道”建设5G站点,满足此区域的通信需求;台州市永宁江闸强排工程(一期)是我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最终实现永宁江闸运转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以人为本,让城市幸福蝶变,黄岩城投积极谋划全产业链布局,努力创收,加快从“政府的企业”向“市场的企业”转变,把打造城市运营服务商作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新定位,为浙江打造“城市和乡村有机更新统筹先行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国企力量。

  (本版图片由黄岩城投提供)


浙江日报 美好生活 00012 黄岩城投:以人为本 让城市幸福蝶变 2021-06-28 浙江日报2021-06-2800005;浙江日报2021-06-2800010;浙江日报2021-06-2800012;浙江日报2021-06-2800013;浙江日报2021-06-2800009;浙江日报2021-06-2800022 2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