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特别节目热播——

精神的力量,如何炼成

  精神的力量,如何“有形”?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特别节目《精神的力量》昨晚播出最后两集——“脱贫攻坚精神”。

  节目至此虽已收官,但其传递的“精神的力量”,将一直打动人心……

  从红船起航到星火燎原,从遵义会议到宝塔烽火,从保家卫国的胜利凯歌到戈壁深处的东方巨响,从赶考路上的探索到敢闯敢试的奋进,从抗击灾难的众志成城到小康路上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筑起了一个个“精神坐标”。

  节目组从百年党史中选取了适合可视化传播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14种精神进行细致描摹,从历史发展的具体人物和故事中寻找可考证的细节,努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让百年大党凝结出的精气神自然流露。

激活经典影视库

让历史在眼前流动起来

  从石库门到南湖畔,百年前寻路的中国人都经历了什么?井冈山上的一根灯芯如何“点燃”革命火种?长征为什么会在那样的条件下取得胜利?遵义会议因何被称为“伟大的转折”?带着这些时代追问,《精神的力量》从生动的影视素材出发,辅以实地寻访、人物讲述、专家解读等形式,将历史的答案娓娓道来。

  《觉醒年代》《大浪淘沙》《伟大的转折》《山海情》《在一起》……在《精神的力量》中,共有40多部优秀影视剧成为展示这14种精神的内容支撑。其中,既有观众熟悉的过往经典,也有这段时间深受年轻人关注的时代新作。

  往前回溯,过去讲述历史的节目多以纪录片为最佳载体,为什么这次却以影视剧为主?该节目总导演之一裘鸿维说:“我们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眸历史,以细雨润物的样态折射出精神内涵。影视剧有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我们提升传播到达率的尝试路径之一。我们引用的经典影视剧,有些是近年来涌现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它们经历过史实的论证和把关,内容扎实、制作精良,深受年轻观众欢迎。”

  比如,在“红船精神”的两期节目中,创作团队精心选取电视剧《觉醒年代》《大浪淘沙》的重要场景,再现了《新青年》诞生、五四运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中共一大召开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最终,这些素材通过编导的梳理、整合,生动展示了“红船精神”的丰厚内涵。

  有网友感慨:“伴随着影像画面的串联,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段段热血的时代记忆、一抹抹火热的情怀信仰,仿佛正带着温度向我们扑面而来。”

  当然,要从体量巨大的影视剧中选出40多部剧来涵盖百年党史、体现背后的精神并不容易。节目另一位总导演左言彬坦言:“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可以说,挑选最合适的影视剧片段来反映历史中这些抽象精神的过程,几乎持续到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刻。”左言彬说,针对同一个历史阶段的故事往往会有许多影视剧创作拍摄,因此节目组需要反复观看这些影视剧,边看边学习,直到筛选出最合适的片段。

  这样严谨的态度贯穿了整个节目的摄制过程。裘鸿维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每一集的剧本从初稿到成稿,平均调整都有6次之多。不仅如此,节目组还邀请了许多党史专家把关,确保剧本符合史实。层层审核、反复推敲、来回修改,才有了最后的成稿。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正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梳理、遴选、汇编影视剧,才最终让《精神的力量》各个篇章能在宏观和微观视野中来回切换。虽然有很多影视片段的联结,节目整体却流畅、自然,这让不少网友赞叹:“历史好像就在眼前流动起来。”

创新融合人、景、史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党史

  与其他同类型题材不同,《精神的力量》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节目所采用的“党史题材影视汇编+嘉宾讲述+实地寻访+情景再现”的融合表达方式。

  对于当代人而言,共情、同理是与历史拉近距离的有效方式,当今不少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也因此引发现实热点。《精神的力量》对部分主题开展实地寻访,让嘉宾在实景中讲述,有助于更自然流畅地链接到剧情中。

  左言彬介绍:“策划初期,节目组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鲜活,怎样去丰富节目的形态表达,并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党史。”在他看来,讲述人在现场品读历史,并跟影视剧中的相关片段紧密联系,这样就加深了时空纵深感。

  左言彬以“红船精神”这一篇章为例,当演员董勇在现实场景中生动回望中共一大诞生的历史时,影视剧中的片段随之衔接,让经典影像照进现实,这样“一叶红船开辟百年征程”的精神就能更加深刻地印在观众心中。

  就像有的观众所说,“节目气质很像纪录片,却又比纪录片多了一份艺术感染力。”而这份感染力,正来源于节目组为延伸历史轴线、丰富历史内涵,在制作中努力与观众形成的情感共鸣。

  尽管拍摄周期紧张,但节目组仍坚持对部分历史发生地开展实地寻访。4月6日,14支200多人的摄制团队从贵州遵义出发,分赴青海原子城、重庆、上海、浙江嘉兴、四川汶川、陕西延安、辽宁丹东等12个省市的19个红色纪念地,跋山涉水,历时54天,力求激活历史的记忆、探寻精神的伟力。

  节目组不拘泥于内外景的场景限制,选择了部分更适合在演播室表现的主题,做了不同形态的创作尝试。比如,在“井冈山精神”篇章中,让嘉宾李易峰站在牺牲烈士屏墙前深情缅怀;在“特区精神”篇章中,表演区搭建了两个具有不同年代符号的室内场景反映时代的变迁;在“脱贫攻坚精神”篇章,一位演员骑自行车的身影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扶贫干部形象……

  不仅是融合景与史,更重要的是融合人与情。

  这一次,《精神的力量》共邀请了陈数、邓恩熙、董勇、侯京健、韩雪、张涵予、张歆艺等15位艺人担任讲述人,他们或奔赴精神发源地追寻英雄故事,或置身于演播厅分享自己的亲身感受。

  在节目组看来,邀请这些艺人担任讲述人,有助于提升节目关注度,促使节目在年轻人中实现破圈传播,为此,在讲述人的选择上可谓动足了脑筋。

  “遵义会议精神”篇章中,讲述人是曾在影视剧中8次扮演过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当他带着角色的感悟置身于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雕塑、遵义红军街等历史发生地,剧里剧外的侯京健给节目带来了切换自如的讲述节奏。

  “抗震救灾精神”篇章中,讲述人选择的是四川籍演员张歆艺,她在缅怀家乡受灾同胞时曾发过一条微博:“2008年5月12日,我在厦门拍戏,地震发生以后我与我在成都的父母双亲失去联系近8个小时……”由她来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传递抗震救灾精神,更能引起共情。

  “两弹一星精神”篇章中,节目组选择的讲述人是宋亚轩和刘耀文,当这两位17岁、15岁的少年来到高原深处,回望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奉献牺牲时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给少年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国家的强大和安定!”他们用年轻的脚步去追寻英雄的足迹,了解那段熠熠生辉的岁月,致敬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由此,“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愈发凸显。

  一种精神、一段历史、一位讲述人和一份传承,在这个架构下,有观众坦言,观看《精神的力量》就像是在翻阅一部生动鲜活的党史教科书。

集聚浙江元素

让红色根脉深植心中

  今年3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将《精神的力量》的创制任务交给浙江广电集团。4月下旬,《精神的力量》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10部建党百年重大主题重点剧目。

  为什么是浙江?在浙江广电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今年又恰逢建党百年,这档节目由浙江负责摄制并在这里率先播出,非常有意义。他们也希望通过节目筑起一条时空隧道,引领观众在回望红色历程、解码精神谱系的过程中,更好地守护红色根脉、汲取奋进力量。

  台前幕后,节目中集聚了不少浙江元素。

  3月立项后,浙江广电集团就组成了以浙江卫视为创作主体的项目专班,节目吸纳了集团内14支优秀摄制团队参与创作,总人数逾200。其中,10支团队由浙江卫视人员组成,其他4支团队则分别来自钱江都市、教育科技、民生休闲、国际频道4个频道。根据内容呈现需求,14支团队中,有7支团队以棚内摄制为主,另7支团队全部在外景完成摄制。浙江广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聚合全台之力、吸纳如此多人员的创作团队,在浙江广电的历史上罕见。

  为了更加严谨、细致地把控整个节目的拍摄制作,《精神的力量》由浙江卫视总编室牵头,并设置了3位经验丰富的总导演,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交融。选择的每一位分集导演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电视人,以期更精准地向观众讲述党史故事、传递党史精神。

  “红船精神”分集导演王欣在回忆创作经历时说:“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嘉兴南湖上那艘小船又蕴藏着怎样的能量?我们带着许多问题重走‘一大’路,也从经典剧集中感受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对于节目组而言,用电视语言梳理和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厚内涵,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创作过程,《精神的力量》的每一个创作者都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精神洗礼。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节目组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出发,一路寻找红色印记,完成了一场党史学习教育的可视化创作尝试。随着《精神的力量》脱颖而出,更多观众被百年党史路上的这些伟大精神感动、激励。


浙江日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0004 精神的力量,如何炼成 2021-06-18 浙江日报2021-06-1800008;浙江日报2021-06-1800009;浙江日报2021-06-1800012;浙江日报2021-06-1800011 2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