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推动共同富裕 打造美丽中国乡村样板

宜居建德 善美乡村

  推动共同富裕 打造美丽中国乡村样板

  宜居建德 善美乡村

  方 祺 方 健 吴佳妮 陆群安

  初夏时节,风光正好。行走在浙西江城建德,时常意识不到城乡的边界。平整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景色怡人的休闲公园和设施完备的体育健身场所等,早已颠覆了人们对于乡村的固有印象。

  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是重要任务。人居环境提升作为其重要一环,建德始终走在前列。

  近日,建德市正式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县,为浙江省唯一。此前,建德市还获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秀县、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省无违建县,并夺得“五水共治”杭州地区首个大禹鼎“银鼎”。

  诸多荣誉背后,是一系列的行动与创新。一条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美丽乡村风景线,绵延在浙西乡野大地;因村施策、长效管护运维机制,呵护着美丽乡村的一个个细节;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引领着乡村的美好未来。

  做好“美丽+”的乡村篇章,美丽中国“建德样板”正在走来。

提升人居环境 擦亮生态底色

  秀美是基础,农村人居环境秀美是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的关键。

  近年来,建德市通过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公厕“三大革命”及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农村环境和乡村韵味不断提升。

  “每天下班回家,走进院子,看到又一朵花开了的时候,原本的疲惫一下子就没了。”拾掇家门口的庭院是钦堂乡葛塘村郭师傅每天的“必修课”。这个习惯,他坚持了5年,而他家的院子,也从最初堆满杂物,变成了满是盛开的鲜花。

  美丽庭院有多棒,可能只有拥有它的人才知晓。在钦堂乡葛塘村,每户家庭的美丽庭院各有特色,村里以户为单位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擂台赛,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一户一景”。

  邻里关系并没有因为比拼僵化,反而因美丽庭院创建变得更加和睦。针对花卉种养技术、花卉摆放布局、蔬菜种植、手工艺等实用技能,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指点促进。

  按照“五美”“五好”创建标准,目前“美丽庭院”创建在建德市已经实现农村全覆盖,这里正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研的“美丽庭院,幸福人家”精品示范带。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打造美丽庭院,是否还有各个环节的流程支撑?

  答案是肯定的,在葛塘村,垃圾分类工作与美丽庭院的打造提升同步进行,密不可分。为了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化,村两委引导村民将易腐垃圾还田,村民之间积极开展置换,将易腐垃圾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用于饲养,自行消化。在这里,每日易腐垃圾量从100公斤减少到50公斤左右,易腐垃圾从源头上减少50%以上。

  垃圾分类是新风尚,因村施策是新思路。在建德,87个行政村采用智能设备进行分类收集、不少村落通过“厌氧发酵+黑水虻降解”处理厨余垃圾模式,每日可处理厨余垃圾25吨。

  截至目前,建德全市229个行政村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10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长什么样?可能你不信,它可以比公园更漂亮。在建德三都镇三江口村,到现在还有不少村民不知道,家门口环境优美的公园,其实是村里的污水处理中心,而它也很好地助推了三都镇美丽城镇的创建。

  更神奇的是,建德农村污水处理中心末端流出的水质绝不低于二类水。

  怎么做到的?在葛塘村,拥有完善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破解了高浓废水治理的难题。另外,设施处理后出水处增建调蓄池,临近修建农林灌溉系统,形成“终端+基地”的回收利用系统。

  目前,建德市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池870座,管网2000余公里,受益农户9万余户,纳管农户5万余户,实现229个行政村全覆盖。

  与此同时,建德全市累计改造卫生厕所14560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也达到了100%。

深耕现代农业 创新融合产业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村民重新定义乡村的价值,还吸引了更多资本深耕现代农业。建德莲花镇的产业变革,就是美丽环境赢得美丽经济的缩影。

  许建茹是当地名人。名气大,是因为她创办的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诸多省市甚至国家级殊荣,也因为许建茹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探索,契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

  “2009年成立至今,除了发展自己的企业,还带动周边20多家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户。”许建茹介绍,如今,她还联合各大旅行社,组织并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制定特色旅游路线,将建德的特色景点及酒店民宿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不靠不等,艰苦创业,是每个建德农业人的品质。除了扎根本土的许建茹,这些年,莲花镇农创客新面孔越来越多,吸引游客的农文旅活动与项目也越来越丰富。

  想知道曾经的碳酸钙厂房变成啥了吗?在莲花镇戴家村,原碳酸钙厂房被改造成玉米粿、清明粿等特色食品生产车间,为游客提供精酿啤酒休闲体验。

  放眼整个建德,现代农业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镇一业”是建德特色。建德草莓、建德西红花、建德苞茶等6个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背后,既有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态优势,也有创新平台搭建、创业政策支撑的政府作为,在大同镇稻香小镇育秧中心,全国首个叠盘暗出苗技术在大同镇启用以后,社会化育秧服务面积一路跃升到现在的1.5万亩,秧苗保供能力提升了300倍。

  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大批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在钦堂乡,“粮二代”王运的网上生态大米店铺,日销售量最高可达10吨。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具备了自身“造血”功能。2020年,建德全市239个村(涉农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3020”全覆盖,即年总收入达3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其中195个村(涉农社区)达到“5030”,占比81.6%,提前实现2022年的预期目标。

夯实乡村治理 激发数字活力

  伴随着人居环境美起来的还有文化生活、乡风民风。近年来,建德市做深“治理”文章,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去年9月,建德市成功承办了全国首期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系列研讨——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暨党建引领强村善治研讨会,获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并发布了《乡村善治指南》地方标准,构筑起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和标准体系。

  传承“德文化”地域品牌,创新“德·治理”模式,建德市深化寿昌镇“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做法,形成了如“千鹤妇女精神”、三都镇“美好账本”、大慈岩镇“新时代·邻里睦”、大洋镇“网组+”治理模式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实践做法。

  如今,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下,乡村治理更是插上“智慧”翅膀。建德市三都镇松口村妇女委员龚水婷的日常工作,已经离不开“乡村钉”,“村民反馈的问题,我们能第一时间知道并处理。”这款在大家熟知的钉钉平台上研发的,专供村民、村干部使用的工作平台,不仅让村干部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也把“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在建德杨村桥镇杨村桥村安置房工程项目现场,村民只要扫一扫该工程的专属二维码,就能查看工程全流程信息。大数据落地到小乡村,在小微权力、小型工程、小额资金的全面管理上发挥作用。建德在运用大数据监督的基础上,创新“数字+三小”监管模式,将微权监管资源向村社下沉,构建清廉乡村“智慧管家”立体化智慧监督体系,聚焦村级资产管理、工程管理、民生资金管理、务工管理等八大事项,把传统橱窗里的公示单搬到“云”上,第一时间推送到村民身边,让全村人人都成了“小微权力监督员”。

  建德美丽乡村建设,并未止步于此。“乡村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之一,更多探索正在进行中。”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人居环境治理效能要再提升,联合抱团发展模式已有落地试点,数字乡村、未来乡村都已在谋划。”

  建德市下涯镇未来乡村数字化建设框架初步方案已出炉,结合数字化产业服务和乡村治理建设,初步规划了未来乡村10大场景的创新数字化应用,涵盖了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等方方面面。

  建德市乾潭镇安仁区块,作为该市共同富裕先行区,也已规划了三年行动方案,高质量推进建设。安仁区块将立足老百姓获得感与参与感,以数智赋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具体场景,全力打造全面乡村振兴和乡村数字化改革样板。

  美丽乡村入画来。预计到2022年底,建德市所有行政村将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省级标准,至少拥有2个未来乡村、1个乡村振兴联合体以及1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建德美丽乡村再升级

“宜居建德·善美乡村”

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进一步擦亮“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县”“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金名片,建德启动美丽乡村品牌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建德市将按照“一个公共品牌、一套主题品牌、一批村庄品牌”的美丽乡村品牌创建思路,在未来三年创建五大重点主题的乡村品牌体系。

  五大重点主题分别为:“忆建德史·红色传承型乡村”“寻建德根·古村探秘型乡村”“宿建德江·山水康养型乡村”“品建德味·观光采摘型乡村”“显建德范·集聚融合型乡村”。

  预计到2023年,建德市1/3以上乡村将融入善美乡村品牌体系。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宜居建德 善美乡村 2021-06-04 浙江日报2021-06-0400005;浙江日报2021-06-0400008;浙江日报2021-06-0400009;浙江日报2021-06-0400013;浙江日报2021-06-0400007;浙江日报2021-06-0400012 2 2021年06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