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浙里”喷薄能源之光

浙能集团成立二十年发展能源产业助力浙江经济腾飞

  “浙里”喷薄能源之光

  浙能集团成立二十年发展能源产业助力浙江经济腾飞

  朱将云

  历史的车轮刚驶入21世纪时,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经济发展迅猛,企业和人民的电力刚需不断飙升,能源供需严重失衡,“拉闸限电”成为当时的无奈之举。兼具能源资源小省、消费大省的浙江,为服务民生、解决“电荒”窘境,2001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能集团”),当年5月28日,浙能集团挂牌成立。

  能源短缺,成为严重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能源势在必行。浙能集团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按照省国资委的统一部署,提出实施“大能源战略”发展思路、“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发展路径,奋力打造“八个一流强企”。

  浙能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在构建党建统领的企业整体协同智治体系中展现新作为。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浙能集团焕发出蓬勃生机。集团现有员工23000余人;控股浙能电力、宁波海运、浙江新能三家A股上市公司和新加坡上市公司锦江环境,管理企业超400家;总资产2764亿元,所有者权益1323亿元。集团总装机容量3655万千瓦、年供应煤炭超6000万吨、建成省级天然气管网2348公里、一大批风光水电项目相继投产,综合供能服务站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筑实了浙江能源的基石,为浙江的经济腾飞与发展保驾护航。

  二十年来,浙能集团坚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收获诸多全国或全省第一: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地方发电企业之首;是全国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的地方能源企业;拥有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煤制气项目;组建国内首支绿色能源产业基金,诞生全国首家“双零”燃煤电厂;集团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众多荣誉。

  “十四五”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面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快速向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转变,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仲明提出了浙能新发展目标: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以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为根本目的,以绿色化、市场化、资本化、科技化、国际化、现代化为发展导向,奋力打造“八个一流强企”,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服务商。

众志成城破“电荒”

  21世纪初,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中有8个市拉闸限电。当时,即使所有电厂开足马力进行发电,但在炎热的夏季,浙江百姓依然饱受缺电之苦。

  破解“电荒”要从本质上来根除,兴建一批大型火力发电厂迫在眉睫。2003年12月,浙江省召开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电力建设项目的目标,吹响了浙江电力基础建设的进军号。

  伴随着“咚咚咚“的打桩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一座座现代化大型环保火力发电厂在浙江大地上拔地而起。

  市场是资源的发展理念,推动着浙能集团走出省门。

  2005年6月28日,浙能集团首次走出行业、走出省域发展,与淮南矿业集团均股投资组建了淮浙煤电公司,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并通过“皖电东送”将电量输往浙江。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长兴电厂、乐清电厂、北仑电厂三期、六横电厂、温州电厂四期、台州第二电厂、新疆阿克苏电厂、宁夏枣泉电厂、滨海热电厂等陆续投产发电,一个个现代化大型绿色环保电厂在浙江及全国的版图上闪闪发光,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能源动力。

  截至2020年底,浙能集团控股管理电力装机容量相比2001年集团成立初的376万千瓦增长了近10倍。浙江在“资源小省”的格局下谋求能源多维度、多空间发展的历程中,浙能集团功不可没,他们用澎湃的激情破解了浙江“电荒”难题。

油气煤炭添“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发展,“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如何解决浙江资源不足与经济领先增长的矛盾?这是浙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浙能集团成立以来,建立了“大能源战略”下以电为主、多业发展的格局。在加快发展环保型燃煤发电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区域能源等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的地方能源企业。

  借西气东输之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天然气事业发展。在浙能集团的部署下,2001年12月,成立了由省政府授权特许从事全省天然气管网建设和统一经营的浙江省天然气开发公司。2004年1月18日,长度约80公里的杭(州)湖(州)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成功将西气东输天然气引入浙江,实现浙江管道天然气“零”的突破。

  至2020年,浙江省级天然气管网已达2348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目标。

  经过20年发展,由浙能集团投资建设的浙江省级天然气管网覆盖75个县(市、区),累计供应天然气超921亿立方米,替煤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24亿吨、二氧化硫约8300万吨、氮氧化物约5000万吨。为缓解浙江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打造绿色浙江、美丽浙江增添“气力”。

  为了有效打通浙江用煤通道,2006年12月,由浙能集团组织开发的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开工建设,集存贮、中转、配煤等功能于一体,设计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企业自备煤炭中转码头。该码头的建成,犹如给能源贫瘠的浙江搬来一座“海上煤田”。

  目前,浙能煤炭板块的年供应煤炭超6000万吨,成为浙江煤炭供应的主力军。

  2017年7月3日,浙江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决定,由浙能集团与民企合作组建并控股管理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石油”);2017年9月29日,浙石油在杭州揭牌成立。由此,浙能集团石油产业应运而生。

  在垄断的石油市场格局和既定的行业政策环境下,初创期的浙石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浙石油围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规划,全面推进石油储运、石油贸易和销售、燃料油加工加注三个体系建设。

  浙石油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是打造储运体系的心脏腹地。2020年7月17日,黄泽山储运基地成功靠泊30万吨级VLCC超大型油轮“阿奎拉”号,标志着该基地实现了码头最大设计的承载能力。

  浙石油贸易公司狠下功夫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让油品全产业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2020年,该公司首次与沙特阿美新加坡公司合作,成功采购一船50万桶凝析油。当年,该公司正式取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成为全国首家获得该资质的中外合资企业。

  截至2020年,浙石油实现营业收入237.95亿元,资产总额291.35亿元,原油贸易量已达1217万吨,综合供能服务站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

绿色能源写“风光”

  新时代、新要求,绿色能源成了新的发展方向,浙能集团与时俱进,立下了“要发绿色电”的目标,开始了“激水、追风、逐光”的漫漫征程。从大气治理到“五水共治”,浙能集团助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的步伐从未停歇。

  21世纪初期,浙能集团在大力发展燃煤发电机组的同时,着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水力发电,决策建设滩坑水电站,这是浙江省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工程投资65.86亿元。大坝坝顶高为171米,为华东第一高坝。该电站集发电、生态、灌溉、防洪、供水、旅游为一体。

  风力发电目前已成为浙能集团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省内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他们将眼光瞄准西北。

  风机立香山,发电云海间。如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的崇山峻岭间,48台镌刻“浙江能源”标识的“大风车”巍然屹立在黄河之滨。浙能宁夏中卫香山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120兆瓦,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风机全部安装在山地间。

  目前,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力发电场、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场正加紧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行,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电源。

科技创新谱“新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产业迈入大变革时代。浙能集团深知能源革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要在市场变化中站稳脚跟,科技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支撑。

  燃煤机组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2011年,浙能集团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全国率先提出“烧煤要和烧天然气一样清洁”的理念,并与浙江大学携手共同研发超低排放技术,2013年在全国率先进行示范项目建设。2013年至2017年,浙能集团共斥资50亿元,完成46台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全球首个燃煤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的大型发电集团。

  超低排放技术发明,可为我国的18亿吨电煤实现清洁利用提供解决方案。2017年,浙能集团超低排放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浙能集团成立以来,科技投入已达67亿元。通过科技研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企业的运行效率。截至目前,浙能集团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近900项,牵头编制各类标准42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3项,同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近百项。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二十年,留下铿锵足迹;

  二十年,点亮万家灯火。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浙能集团正以其开放、大气、活力、绿色的主体形象,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的强劲动脉。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浙里”喷薄能源之光 2021-05-28 浙江日报2021-05-2800005;浙江日报2021-05-2800008;浙江日报2021-05-2800011;浙江日报2021-05-2800015;浙江日报2021-05-2800010;浙江日报2021-05-2800014 2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