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长兴李家巷镇:
“导师帮带”引领乡村蝶变

  “做老百姓工作最关键的是‘脚丫子勤’,真正深入了解百姓的需求,服务好百姓,才能做通群众工作……”近日,在长兴县李家巷镇石泉村,村干部杨方正愁于拆迁工作没有进展,他的师傅村书记李剑勇的一番话让他有了方向。

  2018年,杨方通过公开选拔成为石泉村的一名村后备干部。退役不久的他,回到家乡工作心情激动又焦虑,因为没有跟基层打交道的经验,很多工作无从下手。幸运的是,为了帮助这批后备干部尽快成长,镇里开展了导师结对帮带,村党总支书记李剑勇成了他的导师。李剑勇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自1998年退役以来,一直在石泉村任职,是浙江“千名好支书”,也是湖州市乡村振兴带头人。

  当时,摆在师徒俩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石泉村的村容村貌整治。石泉村是一个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为了打造好历史文化古村落,杨方在李剑勇带领下牵头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近两年来,共清理垃圾2700余吨,清理建筑垃圾3650余吨,清理河道12公里,拆除违建36处,不仅村庄环境走向“洁净美”,还吸引了民宿等项目的落地。

  年轻的杨方,也凭借着优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高度赞许。2020年8月,杨方经村级组织换届顺利当选为石泉村村民委员。

  李剑勇、杨方这对师徒合力助推乡村“蝶变”,是李家巷镇“导师帮带制”工作落实的缩影。2018年以来,李家巷镇全面推进“导师帮带制”,对3名年轻镇干部落实镇班子成员进行结对帮带,对6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15名新进村班子成员,均落实了由第一书记或老干部进行结对帮带,通过“一对一”的经验传授,导师们给年轻干部面对面讲、手把手教,让他们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底气和锐气明显增加。

  这几年,以“导师帮带”为纽带,李家巷镇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党建联盟,充分发挥治村导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基层治理、做好出租房管理、提升乡风文明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李家巷镇成功创建了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省AAA级景区村庄、省级电商村,基层干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          (杨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长兴李家巷镇:
“导师帮带”引领乡村蝶变
2021-05-28 浙江日报2021-05-2800009 2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