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召开

5个故事,讲述生态价值实现的丽水实践

  本报丽水5月26日电 (记者 杨世丹 通讯员 蔡秦) 5月2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在丽水召开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如何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会上,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省抚州市、湖南省岳阳市、福建省南平市、陕西省安康市围绕这一话题,分别进行交流。丽水重点介绍了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过程中的亮点特色、经验成果。现场会上,丽水市长吴晓东通过5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过程中的丽水实践。

  第一个故事是“量化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品价值”。2020年,丽水市景宁县向大均乡“两山公司”支付188万元,用于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丽水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及市县乡村四级GEP核算体系,率先完成全国首个乡级、村级GEP核算。

  第二个故事是“一根茭白卖出好价钱”。丽水市打造的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级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拳头产品之一的缙云茭白,售价相较市场同类型产品溢价高达53%。“丽水山耕”现已整合629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产品平均溢价率高达33%。

  第三个故事是“山泉泡出香茶来”。丽水推出的“丽水山泉”不仅饮用口感极佳,还非常适宜冲泡绿茶和咖啡。一直以来,丽水被誉为“华东天然水塔”,水资源总量达185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直位居浙江首位。

  第四个故事是“金融钥匙拧开生态价值转换之锁”。青田平溪村村民叶某,依托“生态贷”以500多亩山林林权作为抵押,从青田农商行获取贷款30万元。这个故事,是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截至今年4月,丽水各类“生态贷”产品余额200.3亿元。

  第五个故事是“农民的生态信用分值还能贷款”。云和县崇头镇坑根村村民叶某,凭借个人70分的“生态信用”分值,从当地村镇银行获得授信额度10万元。这个故事反映了丽水将生态信用作为金融赋值的重要衡量标准。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丽水发生。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和新发展,丽水市委提出,不必转化是守成心态、不用转化是盲目认知、不敢转化是畏难意识。绿水青山是丽水最大的本钱,弥足珍贵,如果保护不力,尤其是因为发展失当而损害了绿水青山,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种认识本质在于简单而机械地把发展和保护二者对立起来,顾及其一,全然做不到统筹兼顾,必然影响发展。

  据悉,本次会议有200多名嘉宾汇聚,总结交流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典型经验做法,研究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方向。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5个故事,讲述生态价值实现的丽水实践 2021-05-27 22586661 2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