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沪桥头堡 未来智造城 品质新城区
杭州市临平区:来“活力城区” 赴“智造之旅”
费彪 唐骏垚
今年4月,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的临平区诞生。
新临平,出生即风华正茂。
这里是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天然桥头堡:地处长江三角洲圆心地,境内交通网络发达。
这里是浙江工业经济的主要阵地之一:聚合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
这里是杭州的年轻城区、活力新区:城市建设、功能配套等都与杭州市中心相近,20余万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
锚定“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定位,临平正大步前进。
实业主导智造先行
产业基础深厚
临平历来是浙江工业“重镇”。制造业是临平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
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平新城两大产业平台为主体,经过多年发展,临平培育了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贝达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并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临平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28家;上市企业达17家,另有3家企业已过会。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临平也先行一步。目前,该区有3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14家企业入选杭州市“未来工厂”体系培育名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数字赋能制造业,临平重点打造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引入国家级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两大引擎。目前,小镇集聚7个行业级平台,50余家数字工程服务商,500余家工业生态伙伴。
创新赋能制造业,临平已引进落地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浙大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推动产学研合作。
此外,临平正加快布局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加大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的力度,打造高端装备、数字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现代产业集群。
区位突出交通畅达
营商环境优越
深厚的产业基础,让临平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有了“满满自信”。而优越的区位,则让临平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临平是杭州的东北部门户,地处长江三角洲圆心地,坐落于G60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战略交汇点,是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天然桥头堡。
不仅如此,临平境内交通网络发达。通过“三路一环”快速路、地铁1号线等,该区与杭州市中心无缝对接;在建地铁9号线、杭海城际铁路、杭德城际铁路等,让临平在杭州都市圈的地位更加凸显。
而沪杭高铁、沪昆铁路、沪杭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湖杭高速等多条快速通道,以及大运河、运河二通道(在建)等独一无二的航运资源,让临平畅通地连接长三角各大城市。
去年,临平开通始发至上海虹桥站高铁,全程只需1小时,成为不少“沪杭”双城生活创新创业者的第一选择。未来,规划中的沪乍杭高铁、沪杭超级高铁、高铁临平北站等,将进一步提升临平的交通能级。
更值得一提的是,临平正推动空间重塑、功能重构、产业重整,等高对接地面道路、休闲场所、功能配套、生态环境等综合要素,进一步缩短临平融杭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
这些举措的推进,再加上“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持续迭代升级的政务服务、精准有效的扶持政策等,将进一步提升临平的营商环境。
创新联动产业融合
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临平主动对接上海张江、临港等高新园区以及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积极承接上海“创新溢出”“产业溢出”,跨区域合作具备了一定基础。
扬帆起航再出发。“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期。作为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的临平,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锻长补短等方面大有可为。
临平亦为此做好了准备——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平新城两大平台为主阵地,打造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联动、产业融合。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即将整体开园。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一块“飞地”,将打造成开发区在上海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中心。
此外,位于临平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正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与周边重点城市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上形成高水平协作关系,加深与长三角地区知名学府合作,打通长三角“产学研”链条。
临平新城则开始打造长三角企业创新研发总部基地,以迎宾路为轴协同发展“一主一副”两大中心。主中心打造企业创新研发基地,集聚创新型总部企业,构建数字经济先行区;副中心打造长三角数字科创园,聚焦信息技术、数字文创、电子商务、新经济等产业方向,打造数字化转型策源地、资本化赋能集聚地、创新要素叠加地。
(本版图片由临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