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造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的职教高地
林梦婕
温州,东瓯名城,百工之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职业教育一直扎根地域文化,坚持产教城融合共生,打造“新温商、新瓯匠”摇篮,实现蓬勃发展。现有中职学校41所,在校生9.3万人,其中有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省级示范校(名校)10所、省中职“双高计划”立项学校23个。2021年,温州市被列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开启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共筑职教高地、技能高地的新篇章。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丝路课堂,技能出海
打造中职国际化的温州样本
“原来西餐文化与中国美食一样,气温不同、地域不同,食材也会不同,比如番茄的最佳产地是西西里岛,那不勒斯的披萨最为出名……”来自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级西餐烹饪班的黄雨荷,刚刚结束了一节“原汁原味”的意式烹饪国际课程,正激动地翻看课堂笔记,回顾着知识点。今年3月,华侨职业中专与意大利ALMA学校的中意国际双元中高职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进中外课程、师资、证书、成才通道的互通共享。
像这样的“丝路课堂”仅是华侨职专在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一个缩影。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健介绍说:“引入资源的质量是我们把关的核心因素。学校每年通过意大利教育部、‘姊妹学校’引进6名意大利籍外教,除负责意大利语教学、开设人文选修课,还创新教学交流方式,开展中意‘同课异构’活动,在文化碰撞中充分发挥出中外教各自的优势。”
作为一所有分量的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逐步形成了以浙江省示范性专业“烹饪专业”为龙头,契合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及国际市场人才需求的“美食·雅居·乐活”餐旅专业链,为新时代中职国际化教育探索出了富含温州元素的办学思路。
不仅“引进来”要创新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借助信息化手段,交流中西餐课程,华侨职专更是依托“侨”的金字招牌,积极输出技能人才、专业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毕业生“走出去”,在世界舞台讲好职教中国故事。
对于侨中学子来说,“跨国带薪实习”早已不是新鲜事。凭借强大的“海外背景”,学校积极为学生打通海外成才渠道,每年有近百名毕业生到国外就业、留学或创业,实现“技能出海”。通过全球26个温州商会的引荐,学校还与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尼日利亚等国多家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其培养输送员工并提供技术帮扶指导。
正如徐健校长说的,“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途径选择过程中,双向循环,才是国际化的正确打开方式。”眼下,华侨职专正在为中职烹饪专业国际化合作办学贡献“温州样本”,向建成现代服务业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奋力迈进。
温州护士学校:
智能+产教联盟
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驱车沿着温州景山公园的山路盘山而上,驾驶十多分钟,六幢精致独特的欧式风格建筑便映入眼帘。
这闹中取静、绿化葱郁的好地方并不是哪个旅游度假村,而是温州护士学校新增的附属睦邻护理中心。去年,温州护校创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牵手”浙江睦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建立智能+产教联盟。睦邻护理中心作为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基地,同时拥有市场化运作与护校老年护理专业实训的双重身份。
“我们每天至少安排一位教师参与老年护理中心的运行和管理,每周三个半天安排十六七名学生参与老年护理中心的照护工作。在老年护理中心开展实践教学,能有效克服虚拟教学带来的缺陷和不足,极大提升了老年护理学生的责任感和水平。”温州护士学校副校长吴含荃表示,温州护士学校附属睦邻护理中心是学校创新产教融合模式的落脚点,其做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益,还能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实现合作双赢。
事实上,学校从2018年获得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开始,探索出了“三业四段”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走近、了解、学习到顶岗,四段式培养“乐业、精业、敬业”三业人才。构建“1+1+1”课程体系(即注册护士通用课程+老年护理专长课程+老年素养课程),同时深化“双师教导”与“精准教学”。技能课引入医院护士长和本校教师共同备课,分工指导,将医院最前沿技术和临床严谨态度带入课堂。理论课借助蓝墨云和云阅卷系统,精准诊断和改进师生教与学的效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18级护理专业的雅烁由衷地感叹:“在学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掌握了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实习期间的经历,却让我真正学到了有关老年人的方方面面,进而做到更加理解、关怀病人。”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银发浪潮加速,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不只是老年人的寿命长度,更是生命质量。
正如温州护士学校校长许建民所说的,“学校是温州唯一医药护理中专学校,加大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所在。”据介绍,下一步,学校将深耕校企合作,深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温州护士学校附属睦邻护理中心打造成为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
激活职教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传来喜讯: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契机,学校依托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围绕区域物流产业特色,与瓯海区潘桥街道、温州市物流商会、潘桥国际智慧物流小镇物流企业四方联动,正式成立了瓯海物流产教联盟。
瓯海职专集团校党委书记、校长刘胜早介绍,此前,学校就与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瓯职-森马校企合作共同体”,打造了“智能+”智慧物流基地。“如今,瓯海物流产教联盟应运而生,让我们进一步探索了‘一核两端三融四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探索‘课程融合、师资融汇、平台融通’,为产业提档升级培养‘智能+核心素养’的物流人才。”
无独有偶,形成多方联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职教力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探索实践。近年来,为了确保人才培养与服装创意产业链精准对接,瓯海职业中专“跨界”整合优势资源,与高职院校、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瓯海服装协会、瓯海服装龙头企业紧密合作,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还适时增设了文创设计等专业课程。
“《竹》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文创设计课上老师对我们的专业引导。”去年底,瓯海职业中专19级学生蓝思文参加国风原创服饰设计大赛,其作品《竹》设计新锐,构思巧妙,斩获了最佳工艺和最受欢迎两大奖项。她激动地说:“颁奖盛典上,《竹》作为模特现场走秀开场的第一套服装闪亮登场,这对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在校内设立眼镜学院,校企共建生产型基地,实现“产”“学”“研”“创”“销”五位一体运行;与温州港华汽修连锁企业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商学院,搭建“厂中校”,成立港华“冠名班”;学校零租金提供场地,企业投资设备建厂房,师生由企业师傅带着轮岗实习,打造产学一体的“校中厂”;探索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格局,成立“校中院”瓯菜学院和“校中室”瓯绣林媞大师工作室……当前,瓯海职业中专紧抓双高建设的发展契机,从办学实践出发,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性选择、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一线、三化、五提升”的“13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企业、行业和产业,逐步形成了“4+X”产教融合瓯职模式,以实际行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激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三种人才培养模式
带动温州学前教育质量腾飞
“彬彬幼师,重道博学志在恢弘;彬彬幼师,修身践行意于谦崇……”伫立于老城旧街之间、掩映在葱茏古木之中的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时常传来悠扬的校歌声。东塔下,梅溪畔,一脉相传,两地办学,温州幼师承厚道,秉初衷,砥砺前行育英才,继往开来谋求发展。
2012年,学校创建了“四轮驱动,理实一体”的幼师生特色培养模式,与温州大学、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负责温州11个县(市、区)的幼儿教师培养。
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蒋高烈进一步介绍,目前,温州幼师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升学需求及创业之望,建构起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大人才培养模式,即“保教创结合、岗证课融通”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3年制”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三能递进、三方协同”中高职人才“3+2”培养衔接模式和“专本直通车”全覆盖的“3+4”培养模式。
为了全方位拓展专业教育实习“练兵场”,温州幼师以浙江省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为核心,下设362间各类实训室。学校先后与乐清市机关幼儿园、瓯海瞿溪一幼等17家省级示范园合作,并先后创建了温州市“智能+”实训基地、“智能+”学前教育专业、“新时代幼教人才培育校企合作共同体”,助推深度的园校合作以及学生全方位的培养。
“老师对孩子管理纪律的方法是口令式的,有律动感,让孩子及时进入状态,例如‘嘴巴的拉链拉起来’‘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讲话’。一日见习让我丰富了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基础……”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在多年园校合作的背景下,温州幼师早已将学前教育活动常态化,通过每学期举行高二、高三学生入园一日见习、听课观摩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校外实训机会。
据统计,到2020年12月,温州市幼儿园师幼比为1:14.21,离教育部规定“新设的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不低于1:5至1:7”的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到2025年,新增幼儿学位数5.6万,专任教师总量缺口约为5846人,急需大量幼儿教师进入工作岗位。
“由此可见,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幼教师资,已成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蒋高烈校长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优化智慧校园统一管理中心,创建“温州幼师融合大数据平台”,深化学前教育的高水平专业建设,努力实现将学校建设成为幼儿师范特色鲜明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目标,进而为温州学前教育注入更多职教力量,输送更多高素质幼师人才。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聚焦高水平专业建设
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走在平阳职教中心的校园里,“彩虹桥”“星光大道”等景观标识夺人眼球,每一处命名都蕴含着对学生的美好期许,而这些景观与学校“铺就学生出彩人生、成就教师光彩生涯、造就学校精彩业绩”的“三彩”文化密不可分。
近年来,平阳职教中心创新打造“‘三航’引领,‘三彩’文化为党旗添彩”的党建品牌,在推动学校党建走深做实的同时,也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的愿景有了更广阔的实践舞台。
在“三彩”文化浸润的背景下,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率先创新“学训交替·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创融合落地,逐步从浙江省示范专业走向省高水平专业。
“引企业进校园,在企业框架下实现专业间的交融,是实现‘学训交替·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学校电商专业学科带头人芮彩凤介绍。目前,学校对接产业办专业,与地方企业共建云电商实训平台,根据不同部门职能开发配套各工作岗位的校本教材和实训项目,将服装、软件信息与服务、电子商务三大专业有效整合,实现企业导师、教师、学生之间的联动,发挥“1+1+1>3”的效果。
同样,探索产教融合,在实践中开展专业教学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带头人郑东霞介绍说:“温州是个文化大市,仅平阳县文化馆每年组织的各类演出就不下60场。各类文化机构都是我们的合作单位,每年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与知名表演艺术家同台,能够近距离地观摩、学习他们的台风和表演技巧。”
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成果,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又布局谋划了新一轮的顶层设计,探寻职教双创新生态。目前,学校“聚变”孵化园拥有创新设计中心等五大中心,承载服装设计与表演、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训练。从前端的产品设计,到末端的销售发货,校企共立项目、共同设计、共享培训、共建生产、共谋销路成为“聚变”孵化园的独有模式。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是集而成团的根本。“在这样全真的创新创业氛围下,学生们充分锤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校长刘伟军自豪地说,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双创教育与实践中找到人生发展方向。
当前,平阳县职教中心正聚焦浙江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瞄准八大万亿产业的信息、时尚、文创产业,组建电商、社会文化艺术、数字媒体等3个产学研教学联盟,向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平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