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读

在直接办到村里的培训班上,全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分享交流经验——

合格的村社党组织书记这样炼成

  编者按:面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继全覆盖完成16.2万名村社“两委”干部轮训基础上,4月26日至30日,我省在长兴县顾渚村举办全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培训直接办到村里,让村社干部直观感受标杆村的力量;300名参训书记不仅有优秀书记,还有大学生书记,实现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内容紧扣共同富裕,围绕政治立规、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干净干事等开展;形式上突出鲜活性实战性,分别举办村和社区两场“领雁”擂台赛,聚焦新思想开展一场支部书记访谈,开展新一轮100名省级兴村(治社)名师评选授牌,现场进行导师帮带师徒结对,组织现场考察,面向全省村社干部发出奋进新征程出征宣言。

  如果说村社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那么村社党组织书记,就是地基中的钢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开启“十四五”新篇章,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征程中,村社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4月的最后一周,300名村社书记,汇聚在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参加全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这是一次启迪之旅、赋能之行。培训班结束后,不少书记感叹:原来书记可以这样当!村社可以这么建!

访谈带来启示

当好党在基层的“代言人”

  怎样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依靠?

  从培训班归来,绍兴市越城区灵芝街道临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单娟心中有了底:当好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把群众服务好。

  临江社区多商品房小区和拆迁安置小区,辖区内人员类型多样。去年12月上任后,单娟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居民拧成一股绳。

  培训班上,浙报集团主办的“百年大党的支部力量——支部书记访谈活动”给了她答案。活动邀请的6位来自习近平同志曾经关心到访过的村社的党组织书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倾情分享了他们牢记殷殷嘱托、团结带领全体党员群众接续奋斗的经历和动人故事。

  “6位书记的分享,归根结底是把政治忠诚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用服务的真心换取百姓的真心。”单娟说,她对安吉县黄杜村党委书记盛阿伟的分享印象深刻:“盛书记为了让安吉白茶帮助四川、贵州茶农致富,一次次到大山深处考察指导,不管山路有多难走,遇到地震、山洪、泥石流有多么惊心动魄,他和黄杜村的党员干部们都一直在坚持。”

  这一份责任和担当,书写着广大村社党员干部坚如磐石的红色信仰,在火热的年代铸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预计今年游客总数超百万。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要开发建设时,还有55户村民居住其中。

  想让村民搬离世代居住的地方,谈何容易!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分享了一个细节:正当村党委为劝说村民头疼时,陈茂正父子3位党员率先签下搬迁协议,从旧居里搬了出来。

  党员带头舍小家为大家,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很快,55户村民都完成搬迁,旧址群修葺一新。

  对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说,当好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抓执行。

  听了横坎头村的故事,嘉善县干窑镇新星村的90后党总支书记宋治江已经迫不及待回去大干一场。

  新星村这两年一直在谋划腾退“低小散”企业,腾出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由于前任班子过度追求“稳定与和谐”,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乡亲们选我当村书记,就是要我推动乡村发展。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忠诚。”5月初,宋治江就召集全村党员,带头到村中的“低小散”企业做工作。在他的劝说下,身为党员的一名水泥制品厂负责人,签订了腾退协议,主动停产。

  新时代的浙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争做站岗放哨的“忠诚型书记”、登高望远的“潮头型书记”、担当实干的“硬核型书记”、一腔为民的“耕牛型书记”、清清白白的“规矩型书记”。通过培训,不少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切实理解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也找到了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前行航标。

交流迸发火花 把硬招实招带回去

  比学赶超,争创一流。擂台赛是全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上,最为热烈的环节。

  11位社区书记和11位村书记登台打擂,相互切磋,分享兴村治社的思维思路和方法理念。

  台下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认真记着笔记,从大家的分享中,寻找共鸣和能够带回去的经验做法。

  “五一”期间,嵊泗县洋山镇圣港社区党总支书记潘洁忙着制作钥匙,准备给经常来文化礼堂活动的文体爱好者一人配上一把。这一做法,源自擂台赛上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党委书记金正华的分享。

  2013年起,桃园村把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村老年大学等活动场所的钥匙交给村民,让他们可以随时进入活动。“这样不仅方便了文体团队日常活动,而且提高了文化设施场地的使用率,激发了村民自觉参与文化建设、实现自我管理的热情。”金正华说。

  金正华的介绍打动了潘洁,她现场提问:“把钥匙给村民,设施不会被损坏吗?”

  金正华告诉她,桃园村村民已经通过自我管理和互相监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使用规则——第一个来的负责管理活动场所,如果提前离开,就要交待在场的其他人;而最后一个离开的村民,则需负责关好门窗及各种设备。听完介绍,潘洁暗暗记下,回到社区以后也要试一试。

  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到村务公开,从美丽乡村建设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移风易俗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示范培训班上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交流中迸发出的思想火花,让身处其中的书记们“坐不住”了。

  “那几天我学到了很多治村的硬招实招,只想赶紧飞回村里。”从示范培训班归来,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周围几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召集起来,商量着组建党建联盟,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以此发挥各个村优势,吸引更多游客来乡村旅游。

  这一招的灵感,来自于“现场教学”——参加示范培训班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分3组,前往湖州各个区县的村社现场考察,听当地的书记介绍经验。

  在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村党支部书记蒋德胜谈到他们和周围几个村组建了“杏福”党建联盟,共同出资开发利用村里的银杏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乡村打造成为“网红大花园”,年旅游经济总收入突破1.2亿元。

  蒋德胜的介绍让汪衍君眼前一亮。今年以来,他一直在谋划升级大陈村的文化旅游产业,想在之前“唱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村里的文化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详细了解党建联盟的合作方案后,他也决定打造“大陈版”的党建联盟,组织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大花园建设。

  面对建设“重要窗口”的光荣使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正拿出作标杆创名片的劲头,比学赶超、争先创优,铆足劲拼命干,千方百计带领党员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导师结对帮带 青春绽放广阔天地

  出生于1996年12月的江山市新塘边镇勤俭村党支部书记姜荣威,是换届后全省最年轻的“一肩挑”干部之一。

  从对村务工作一无所知,到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若,姜荣威花了半年时间。她在村民心中的印象,也经历了“小姑娘行不行”到“小姜也很辣”的转变。

  除了自身努力,姜荣威的转变,还受益于浙江一直推行的“导师帮带制”。针对“一张白纸”的新手书记,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一对一”结对式导师帮带。姜荣威的导师,正是汪衍君。

  谈到导师给自己的教导,姜荣威向培训班上的书记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姜荣威刚上任时,村里一个土地垦造项目因为一户村民不同意无法推进。年轻的姜荣威上门劝说,吃了不少闭门羹。

  情急之下,姜荣威向汪衍君求助。经验老到的汪衍君一听就发现了突破点:“东边不亮西边亮,你可以从户主的身边人着手。”在导师的建议下,姜荣威从这户人家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儿入手,让她帮忙做通了工作。

  农村工作,光有热情和冲劲不够,更需要找对方式方法。“做好基层工作,嘴要甜、腿要勤、心要诚,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汪衍君的话,姜荣威牢牢记在心里。她克服以往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起在村里走一走;换下了高跟鞋,穿上运动鞋,经常跑田间地头、项目工地,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在“小姜书记”的推动下,村里停车场建设、水塘改造等10多个项目落地建设,投资额超过500万元。

  包括姜荣威在内,村社组织换届中,一大批优秀大学生回村任职,2332名全日制大学生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书记总数的11.7%。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是“导师帮带”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我省评选了100名“兴村(治社)名师”、300名“担当作为好支书”、三批共3000名“千名好支书”,这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农村基层干部“头雁队伍”,为导师队伍提供了重要来源。

  此次培训班上,省委组织部向省级兴村(治社)名师颁发了聘书,并举行了导师帮带师徒结对仪式。

  为了实现师徒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浙江各地为导师提供了丰富的激励措施,如统一组织健康体检、每月享受工作补贴、为导师安排学习培训等。

  “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治村办法来帮助其他村发展,很有成就感。和徒弟相互切磋,也感到后生可畏,倒逼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普陀区东港街道灵秀社区党总支书记贺飞是位60后,在和年轻干部接触后,她发现自己使用QQ、微博、知乎等互联网平台不够熟练。于是,她每天练习在互联网上发布社区服务的各种资讯。如今,互联网社交软件成了灵秀社区居民议事的重要平台。

  “火和炭贴在一起,方能生热发光。”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上黄村党支部书记周王鑫是一名95后。在培训班的几天,他总是和龙泉市溪头村党总支书记曾志华“粘”在一起。

  “溪头村是有名的美丽乡村,我希望趁这几天时间向曾书记多取取经。”周王鑫说,上黄村和溪头村一样,河道水资源丰富,在听了曾志华保护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指导后,他准备在村里打造垂钓、休闲养生基地,塑造富有上黄特色的“溪鱼文化”。

  农村很大,未来很美。在富有经验又热情的导师们的指导下,年轻的村党组织书记们正把青春绽放在乡村,带领乡亲们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3 合格的村社党组织书记这样炼成 2021-05-21 浙江日报2021-05-2100006;浙江日报2021-05-2100005;浙江日报2021-05-2100007;浙江日报2021-05-2100010;22558041 2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