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美术老师胡俊团队发起“艺术无障碍”项目,帮助盲童学画画——
触听皆有色彩 涂画心中世界
见习记者 钱弘慧 记者 陆斯超
不久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胡俊从加拿大回国,随即重启停滞了一段时间的“艺术无障碍”项目,在浙江省盲人学校教盲童学习版画。4年多来,“艺术无障碍”项目编制了3套盲人美术教材,开展12次融纳艺术活动,为300余名盲童开展公益教学。
触觉
为绘画打开一扇窗
“没有视觉,怎么画画?”2016年底,当胡俊提出想给全盲的孩子开课教授版画创作,浙江省盲人学校副校长李伟儿有些惊诧。但胡俊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她。
一间教室,8位全盲的儿童,胡俊和他的学生开始探索——没有视觉能不能学画?
“绘画不一定需要作画者能看见。”胡俊说。他从粉印版画切入教学。
盲童创作版画,首先要触摸所画物体的模型,然后在吹塑板上一边摸一边刻画图案。涂颜料后,再把卡纸覆盖到板上印画。传统美术教育强调的示范教学于盲童无效,胡俊团队通常做些教学引导,更多是让盲童们“合作学习”,互相触摸彼此的作品。
为了解盲童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团队成员把刻好的板子拿给孩子们摸。杯子、短裤、武术动作……孩子们有时会在一些混乱的线条中摸不着头脑,但能辨析出透视、叠加关系,图像认知能力超乎想象。
触觉,正是打开盲童绘画能力的一扇窗。
通感
让颜色可听可触可闻
孩子们的表现,不时让胡俊收获惊喜。
“老师,宇宙是什么样的?”盲校六年级学生小邓曾向胡俊发问。还没等胡俊想到答案,小邓已在板上刻画了一堆竖线,并涂上蓝色。这件作品以简单线条和色彩凸显宇宙的幽远,令胡俊眼前一亮。
“宇宙为什么是一丝一丝的?”胡俊不解。“因为雨骤,下雨就是一丝一丝的。”小邓说。听到回答的那一刻,胡俊似乎感到一股电流从脊背窜上后脑。小邓听到的是谐音,于是他以对下雨的感知来认识宇宙。后来,这幅作品作为“融纳:艺术无障碍成果展”的海报背景,悬挂于杭州宝龙艺术中心的外墙。
这种“超能力”也体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上。孩子们看不见色彩,却能靠其他感官收获奇妙的通感。“白色是鸟叫的声音”“咖啡色摸起来像树皮一样”……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是感知色彩的通道。
让胡俊惊讶的是,盲童在给吹塑板上色时,有时很清楚什么事物该涂上什么颜色,只需要请老师递来相应颜色的画笔,他们便开始涂画心中的世界。蓝天、青草、淡黄色的花儿……
“这说明色彩是一种观念。”胡俊解释,孩子们经由通感建立起对色彩的认知,再在脑海中与其他事物形成联系,这些逻辑上的关联不失条理。
变化
孩子们逐步开朗自信
从学术实验发端的“艺术无障碍”项目,正在向公益事业转型。
2017年12月,“融纳:艺术无障碍——盲人触觉绘画成果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8位盲童的作品布满整个展厅,浙江美术馆馆长、版画家应金飞也对此赞叹不已。而在展厅一侧,胡俊主持的另一场“虫洞探秘”互动装置艺术项目也在进行中。这个活动旨在让大家体验视障者的黑暗世界。每位参与者蒙眼进入虫洞,触摸其中扎手或柔软的物品,再选择一样感兴趣的在视障者的指导下蒙眼作画。
“艺术无障碍不仅对于残障人士有意义,对于没有残障的人更有意义。”哈佛大学法学院“残障发展项目”研究员郭锐在完成“虫洞”体验后说。角色互换让视障者与正常人有了平等对话的机会,有助于社会对视障者建立起真诚的尊重。
学习版画后,盲童们的变化显而易见。他们从第一堂课的低头不语,转变为开朗自信。胡俊说,这是艺术对心理的“疗愈”效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盲童报名参加版画课程。接下来,胡俊将努力推广盲人绘画课程,尝试把盲人培养成美术老师、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