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百花齐放春满园

—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

  百花齐放春满园

  —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

  黄丽丽

  最是一年春好处。

  广袤的浙江乡村大地上,农民春耕备耕抢农时,农村百花齐放春满园,农业农村项目紧锣密鼓赶进度,绘就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浙江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农业农村领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推行“四治结合”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着力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夯实农业基本盘,牢牢守住“三农”战略后院。

  2020年,浙江省锚定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体经济薄弱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迈上“3万元”台阶,交出了乡村振兴“全国看浙江 浙江怎么办”的亮眼答卷。

  农业高质高效

  呈现“无边光景”

  春暖花开人更忙。在嘉善县干窑镇南宙村,一根根灌溉管道加紧铺设,一台台机械设备紧锣密鼓地旋地、施肥、播种,新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呈现一片繁忙的春种场景。目前,嘉善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

  不独嘉善如此,放眼整个浙江,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逐渐普及。浙江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系统构建粮食安全工作体系,走出一条浙江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4.9万亩,新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5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亩产、总产实现“三增”,其中播种面积1490万亩、总产121亿斤,均创近5年新高。农业“机器换人”、数字农业等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数字赋能的高科技——

  在平湖农业开发区的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大棚内的湿度、温度等均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控制,通过发展数字农业,平湖农业产值增速、增加值增速连续3年嘉兴第一;在桐庐沈冠村,一个数字农业“驾驶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精准投饵、环境监控、病虫害监测等一系列工作,亩均效益从以往不到500元提升到15000元;在衢江区,将打造5万亩“盒马村”数字农业合作基地,绿色优质的衢州农产品将源源不断进入沪杭百姓“菜篮子”……

  2020年浙江整建制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市、县建设,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68.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8个百分点。

  乡村宜居宜业

  共享“美丽风景”

  不久前,“浙江农村到底有多美”上了热搜:村前溪水潺潺,村后青山如黛,幢幢乡村别墅坐落于绿水青山间……许多人梦中的“桃花源”,却是浙江村庄的寻常风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一样的浙江农村”,来源于浙江久久为功的美丽乡村实践。在建设全域“大花园”理念的统领之下,浙江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和外延。截至2020年底,累计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45个、示范乡镇500个、特色精品村1500个、达标村11290个。

  在浙西衢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发布全国首个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连片成景;在舟山沿海,新时代乡村大花园更多了海岛特色和韵味,向“3+1”全域发展,全市A级景区村覆盖率78.93%;在浙南温州,乡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通过建立“新乡贤助乡”实践基地、乡贤馆,招引新乡贤回归项目356个,带动3.9万农民返乡创业就业……

  “创建高品质、有韵味的美丽乡村,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愿意到乡村生活创业,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来源。”浙江省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提出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浙江气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农民富裕富足

  打开“未来前景”

  远处青山巍巍、风景宜人,近处屋舍俨然、繁花盛开,长兴水口乡顾渚村早已声名远扬,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的优选目的地。通过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水口乡每年游客接待量近400万人次,达到国内优秀景区接待量水平。

  乡村变景区,农民忙创业,浙江不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联互动,推动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卖农产品到卖风景、卖乡愁。

  宁波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00.8亿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和总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湖州创新推出农事节庆“月月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80.4亿元,13条农业全产业链价值达500亿元;杭州大力实施乡村经营,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30万元,经营性年收入均达到20万元;丽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增幅连续12年居各市第一……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只有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才能让农民富裕富足变成现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快培育富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居民。

  如今在浙江,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另外一方面,物质丰富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和谐、满足。浙江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乡村善治品牌不断涌现。

  城乡融合发展

  谱写“幸福图景”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自1993年以来首次降至“2”以内;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连续36年居各省区第一……这些数据对浙江来说意味着什么?

  “城乡收入比的降低是因为浙江一以贯之重农强农,创造性地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互促共进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解读说。

  深入浙江腹地走访,你会发现这片令人惊叹的土地上,到处贯穿着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主线。秉持着“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初心,浙江着力为乡村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互惠共生,共同富裕底色更足。

  湖州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农饮水达标提标人口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93%,基本实现5G网络核心镇区全覆盖;绍兴加强农村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62%,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87.8%;柯桥区马鞍街道“八个一”惠民工程促农村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金华持续提升全面小康成色,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覆盖率92.6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98%,农村等级幼儿园94.5%,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建成率87.43%;台州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及缴费率达99.89%,居全省首位……

  “让农民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传承乡村田园风俗;让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也能到美丽乡村放松身心”,这样的理想生活图景正在浙江逐步实现。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图片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21-04-26 浙江日报2021-04-2600004;浙江日报2021-04-2600007;浙江日报2021-04-2600005;浙江日报2021-04-2600011 2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