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助力全国超3万建档立卡户脱贫
红色引擎,让脱贫步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朱承
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史馆最中间的位置,有一块橡木包边的银色奖牌,被大大小小奖牌和奖杯簇拥着,格外醒目。
这是在2021年2月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务院授予吉利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牌,以表彰他们为精准扶贫作出的杰出贡献。
6.8亿元,是吉利自2016年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以来累计投入的帮扶资金。
5年间,吉利志愿者走遍全国20多地,累计帮扶超3万建档立卡户。
为什么一家民营企业会在精准扶贫项目中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吉利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封飞行指着党建墙,那里赫然印着6个字——“吉利红色引擎”。
红色是党旗的颜色,而引擎则代表着发动机最核心的部分。自2011年吉利红色引擎党建工程启动以来,率先做好表率,像引擎一样发挥带动作用,已成为吉利每一个党员的行动自觉。
从无到有的雷山奇迹
“我们的茶叶拿下了黔东南茶博会的拍卖冠军!”穿梭在漫山遍野的茶林中,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的老李激动地告诉村民这个好消息。
2020年5月第12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上,雷山县的雷山金红、雷山银球茶均卖出了2万多元/套的高价。可是两年前,雷山茶大多数走了低端批发的路线,不仅无法带动村民致富,甚至一度成为大伙儿的累赘。
是什么让雷山茶摇身一变?
2018年春节刚过,吉利控股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党支部党员叶万芳新增了一条KPI——“帮扶雷山县茶产业”。彼时的他,还是个种茶“门外汉”。
“土壤检测:无公害,干茶检测:茶多酚含量非常高。”雷山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叶万芳开心了好几天,为此他专门找来杭州精通龙井工艺的专家打算大干一番。
“还是天真了。”回忆起当时傻眼的场景,叶万芳记忆犹新,“专家到了才发现,雷山当地茶种杂乱,有中小叶、本地野茶、龙井、福鼎等六七个茶种,且大部分都不适合做成西湖龙井,专家根本发不上力。”
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叶万芳一边学习茶叶知识,一边继续遍寻专家。最终,他请到了九曲红梅公司首席制茶师担任项目技术顾问,根据当地不同茶种,对应引入了“扁形茶”制作技术。
2018年8月,雷山云尖公司启动施工,2019年3月底,正式投产运营。
雷山奇迹的背后,是吉利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从茶厂的选址到管理,都经由集团党委书记亲自指导和推动。“在吉利有个规定,凡是精准扶贫项目,直接和集团党委汇报。”叶万芳告诉记者。
以销定产解决了定种难题,可怎样才能让当地百姓充分享受产业扶贫带来的实惠?又有哪个村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呢?
“最难啃的骨头,党员啃;最难走的路,党员走。”对内如此,对外选择合作伙伴,吉利也秉持这样一个理念。
由此,国家级贫困村——三角田村的党支部书记李丹进入吉利党委的视野。在李丹的建议下,三角田村“空流转”模式启动了:雷山云尖公司每年提供肥料和培训帮助村民按标准种茶,茶厂再以高于市场3至5元/斤的价格收购茶青。
两个党支部联手,第一年村合作社就实现了8万元的分红。茶农的收入这下有了保障。
“脱贫不是为了一时‘过线’,而是要建立起长效机制保障。”为了这份长远的保障,叶万芳们愈加忙碌:对接茶饮厂家以填补夏秋茶的市场空白,联系电商平台以打开雷山茶的销路,开展联名合作以提升雷山茶的品牌知名度……
2021年初,雷山云尖公司作为当地茶产业龙头企业被移交给雷山县政府运营。此时的雷山茶产业,实现了从资金到技术、渠道、品牌全方位的导入,同时辐射全县八乡镇,惠及茶农2.2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茶农达1.2万余人次。
2020年,雷山云尖公司突破1600万元的产值,其中吉利集团采购占比不到1/10,“项目终于走上正轨了。”叶万芳心里的牵挂也终于可以放下了。
基地在哪 扶贫到哪
2018年12月7日的精准扶贫内部汇报会,吉利控股集团人力资源部领到两个硬任务:一是此后每年新入职的一线员工中,必须有10%的名额用来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此后每年员工福利的50%必须用于消费扶贫。
“吉利的生产基地在哪里,就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秉持董事长李书福提出的口号,吉利陆续在10省20个地区开展了扶贫工作。
集团党委交给吉利企业社会责任部和吉利贵阳新能源公司的任务,是在贵阳基地附近建起一个扶贫工厂。
扶贫工厂怎么建?激烈讨论后,一个点子诞生了。
贵阳的扶贫工厂脱胎于吉利贵阳基地,将整车厂部分零部件生产业务剥离出来,重新组建成为贵州吉宏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既能保持业务独立,又能保证收入,且对工作经验要求低,能大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创举。
“公司90%以上的员工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吉利贵阳基地完成技能培训后正式上岗。”负责该项目筹建工作的吉利贵阳新能源公司党支部党员姜浩告诉记者,“工厂生产的所有零部件都由吉利整车厂全部收购,吉利在,扶贫工厂就在。”
2021年2月,总捐赠6000余万元建立的吉宏泰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82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完成149551个零部件生产。“此后,我们每年将拿出净利润的60%用于扩大再生产,40%捐赠给慈善基金会,继续用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项目。”吉宏泰法人代表孙鹏博表示。
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2年多前的那条微信,罗海燕一直保存到现在。
“姐姐您和我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不仅在生活上帮助我,还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与活力……我一定好好学习,用行动回报姐姐们对我的帮助关怀。”2018年8月4日,党员罗海燕在山西晋中和顺县马坊乡应东村开展教育扶贫走访——这其实是吉利精准扶贫的常规任务,每年暑期,吉利都会组织员工开展贫困地区走访调研,实地考察贫困户情况。
发这条微信的姑娘正是罗海燕走访的其中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当地唯一的大学生。吉利每年6000元的“励志奖学金”,帮助她免去了失学的痛苦。
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沉到农户让罗海燕们发现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一户人家,大孩子领到了资助,小一点的却错过了申报时间,上不了学。”罗海燕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后,当场就把第二个孩子也纳入了资助名单。”每一次走访,志愿者都要完成一份详细的信息采集表,确保扶贫的精确性,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
“走进村子也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山西左权县的泥石流,把罗海燕困在村子两天两夜;凉山遇到小地震和山体滑坡让她与死亡擦肩。尽管如此,每次的暑期志愿者报名人数都超过预期。据不完全统计,4年多来,累计有1149名吉利志愿者走访1125个贫困村、1480户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是扶贫,更是生动的自我教育。封飞行告诉记者,2019年吉利党委也组织了集团高管一起前往雷山县实地走访,“和当地村民一起劈柴、生火、做饭、种茶,不仅更利于集团扶贫工作的开展,也让整个管理团队更有凝聚力。”
如今,吉利5年“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已经圆满收官,但党员们的善举从未停止,接下去还会继续关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
党史小贴士
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与《支部》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和支部建设,成为当时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1939年,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与《支部》两篇文章。在《支部》一文中,陈云着重就支部的地位、设置原则、主要任务等支部工作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要从团结群众、征收党员、教育党员、领导各项工作4个方面切实发挥“核心的堡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