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生态,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浙江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曾福泉 见习记者 李娇俨 何冬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我省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的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
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巨大的创新潜能,要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正是着眼于此,浙江深入实施创新强省、人才强省首位战略,聚焦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集成政策优化创新生态。
打造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实施灵活高效的科技体制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和氛围,正在为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
狄大卫曾被评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之一,他所专注的领域是竞争激烈的发光材料研究,多项成果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边界。
2018年,狄大卫从剑桥大学归国,就任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也是浙江“鲲鹏行动”计划首批7位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鲲鹏,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描绘的一种巨大的神奇生物。浙江以此来命名这一重磅人才工程,其中的期待不言而喻。
尽管近年来浙江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一直位居全国前茅,但综合来看,浙江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尚有明显缺口。
缺少基础研究的深厚土壤,关键核心技术就很难冒出来,也难以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占据制高点。“鲲鹏行动”就是要重点引进培育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补齐这块短板。
入围首批“鲲鹏行动”的7位顶尖人才,主要从事“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在项目经费、奖励津贴、事业平台等方面,“鲲鹏行动”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给予“一人一策”的支持,赋予顶尖人才充分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啃“硬骨头”。省财政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经费,给予顶尖人才最高500万元的省科学技术奖励。
“‘鲲鹏行动’突破常规,对资质尚浅但潜力巨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仍能提供重大支持,真正做到了不唯资历。”狄大卫感慨地说,“正因为这份信任与支持,我们才更有勇气迈开步伐,尝试过去不敢尝试的、更具挑战性的前沿研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过去一年我省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数量仍然逆势增长。2020年浙江省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比上年度增长57.1%,位列全国第一。全方位引才用才育才,完善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浙江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成效已经显现。
汇聚全球英才,如何乘势而上?记者获悉,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我省将实施“白名单”制度——“十四五”期间,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引进300位顶尖人才,其中青年顶尖人才100位。2021年启动第一轮支持行动,制定方案,明确标准、程序和支持政策,遴选60位顶尖人才。
“列入‘白名单’的顶尖人才,在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基金项目、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项目中,都将获得长期稳定的支持。”省外国专家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将免于申请项目的奔波,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工作,享受更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
打造人才引领优势,我省高度注重青年人才培养。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下称“省基金办”)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度省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中,4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占比为80.8%;其中探索项目负责人中,35周岁以下、未承担过省级以上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占比为50%;首次支持在站博士后申请省基金项目。这为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落户浙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介绍,我省通过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浙江“院士之家”建设、实施青年人才攀登计划、推进“全国学会智汇浙江”行动等一揽子计划,让更多的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力人才来浙创新创业,让更多的浙江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长成才。
营建优良创新生态圈
一条仿生机械鱼,跃入万米深渊,登上了国际顶尖科学期刊的封面。
3月4日,《自然》杂志在封面刊发了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的最新合作成果——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它不用耐压壳的保护,就能在109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率先实现了软体机器人的万米深海驱动以及深海自主游动实验。
这一跃的背后,离不开高效灵活的科技体制助推。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以“创新实绩论英雄”的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为一批80后、90后成长为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撑腰。
“我们主要实施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制度,不对论文、专利作具体要求。同时,尊重科学规律,强化容错机制。”之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之江实验室还在资金、设备、设施、空间上统筹配置,简化设备采购流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采购自主权。在立项阶段不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评,根据项目实施需求预拨额度,根据进展灵活配置经费,解决了流程繁琐的问题。
不用为科研经费奔波,不用为繁杂琐事忧愁,就有了心无旁骛做研究的底气——这是之江实验室科研人员共同的心声。
位于杭州萧山的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不到3年,这里已引进海内外各层次人才500多名,以院士团队为核心,广泛聚集国际领军人才,招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大阪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优秀人才在这里全职工作,撬动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超过1亿元。
该研究院院长蒋云告诉记者,研究院突破了事业单位招聘周期较长、进入后终身制的困境,研究者可根据工作灵活进出。研究团队体量不受限,规模与科研成果转化程度、企业合作项目数量成正比。
浙江科技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改善服务机制,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为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基金办发现许多高校科研人员在开展新冠肺炎研究方面技术储备不足,便迅速组建了“政府成员+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并突出急用先行,采用“赛马制”“项目池”等办法,紧急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防治基金专项,聚焦疫情防控和预警预测、临床诊疗和药物等领域的12个重大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些项目实行“里程碑”式管理,打破了科研项目“唯论文”制的思路,累计共有23项研究成果在一线应用。
记者了解到,省科技厅已经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提升科研绩效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科技计划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方案》等文件,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经验逐步制度化。以诚信为基础、以绩效为目标、以激励为导向、以规范为保障的科技计划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已在浙江逐渐形成。
科学家精神扬起风帆
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神支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励着科研人员勇攀高峰,探索前沿。
前不久,《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良渚实验室夏宏光团队有关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多家风投机构的兴趣。夏宏光表示,每一项成果的落地,都离不开时代和祖国对自己的激励。
“我们常说自己‘在国外是螺丝钉,在国内是发动机’;身边不少优秀人才表示‘出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我们在国内作出的成果比在国外做的更好。浙江对人才不仅有‘强吸引’,更有‘优培育’。”夏宏光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顶级人才加入良渚实验室,不少应聘者说,看中的是国家的发展前景和浙江的科技创新氛围。
在快速成长的青年科学家身上,都有着这样可贵的品质——对于真理的执著、对于科研事业的单纯热爱,还有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已连续两年在温州举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不仅是“交流思想、互学互鉴、筑牢友谊”的世界科技人文交流大平台,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2020年的峰会汇聚了来自12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科技组织的近800位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
西湖大学青年科研人员贾洁敏曾在峰会上这样诠释自己的感悟:青年科学家是离科研第一线最近的一群人,他们有着饱满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新想法,这正是青年科学家的优势所在,“吸引我在科学世界走下去的,始终是前方那份未知的神秘。”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浓厚创新氛围,已经成为浙江人的共识。
浙江历史上涌现出了钱学森、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谈家桢、屠呦呦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他们无不体现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广泛开展学风道德建设巡讲的基础上,省科协正以这些著名科学家故居(旧居)、纪念馆为基础,开展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设试点工作,为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扬起精神风帆。
人才蓄水池越“挖”越深,创新生态圈不断优化。当前,正是致力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全省上下正聚焦三大科创高地 “战略抓手”,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为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注入创新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