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市井坊巷里 隐隐英雄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或飞檐走壁,行侠仗义,或恣意山水间,相逢豪气为君饮。一千多年前,施耐庵通过一本《水浒传》,把一出出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给了世人。

  一千多年后,又有人追溯着杭州与《水浒传》千丝万缕的联系,著成《杭州水浒旅游宝典》。近日,该书在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发布,细细品读这本手绘口袋书,杭州美景与韵味,水浒英雄梦,隐隐浮现。

  口袋书还原水浒故事

  《杭州水浒旅游宝典》以绘本的形式,通过旅游地图导览、水浒故事还原、杭州旅游资源与水浒情境结合等方式,串起杭州和水浒的联系,帮助游客深度挖掘杭州文化旅游新内容。

  施耐庵与罗贯中在西溪湿地的生活场景,六和塔、钱塘江潮水与鲁智深坐化场景,青溪、乌龙岭战役,船拳、十八般武艺等传统文化相关场景都在“宝典”中一一呈现。不仅如此,西湖、西溪、钱塘江、千岛湖……带着这本书,你还能边走边与实景对照着游览。

  赏风景,走“西溪湿地—武松墓—古钱塘门遗址—灵隐寺—六和塔”;品文化,推荐人文线“西溪水浒文化馆—洪钟别业—茭芦庵—东岳庙—法华寺”;若想感受水浒战场中的“刀光剑影”,“北新关—武林门—古荡—桃源岭—涌金门—西泠桥—建德乌龙岭—淳安青溪”则是不错的选择。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人物设计。通过施耐庵、罗贯中、鲁智深、武松等29个原创卡通人物IP形象,串联起了杭州各个与水浒相关的地名,进而串出3条相关旅游路线。

  书中,卡通形象符合每个人物人设,让杭州与水浒的故事可看性更强,趣味性更浓。作者罗夏告诉记者,为了让人物特征更鲜明,大部分水浒英雄形象的创作,都详细考证了大量文史资料,包括他们的着装、使用的兵器等。

  “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卡通IP形象的潮流文化相互交融,以更鲜活生动的方式来诠释传统文学经典。”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宝典”总策划人单敏介绍,策划之初,团队就设想游客可以把“宝典”放进口袋里,带着绘本就能游览杭州。

  《水浒传》中处处可见杭州的痕迹,杭州也处处留存着《水浒传》的记忆。北宋末年那些人的英雄侠气,也久久留存于杭州的大街小巷中、风土民情里。“宝典”从杭州文化旅游设计角度出发,将西湖西溪水浒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后续或有助于杭州挖掘水浒文化旅游产业资源。

  《水浒传》里的杭州光影

  在当今国内水浒文化研究学界,有两位堪称领军人物的学者,被称为“北李南马”。“北李”为北京的李水祜,“南马”即杭州的马成生。

  浙江省三国、水浒研究会会长马成生致力于《水浒传》研究已经数载,撰写了大量水浒文化研究著作,织就了严密的水浒杭州学研究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思想为:

  《水浒传》的作者系钱塘施耐庵,他曾长期活动于杭州及西溪一带;《水浒传》是以宋元以来杭州及西溪的地理态势和社会风情为基础写就的,作品中体现了大量杭州元素,其中的地理名称、山川形胜、物产民俗、方言土语等与杭州的山川形胜有不少吻合之处。

  究竟是否为巧合?且来一一对应。

  《水浒传》第94回、95回,描写了宋江部队与方腊部队在北关门外进行了6场战斗,先后牺牲了郝思文、徐宁等5位战将。“徐宁、郝思文,两个带了数十骑马,直哨到北关门来,见城门大开着。两个来到吊桥边看时,城上一声擂鼓响,城里早撞出一彪马军来……”

  “北门关”在哪?杭州古城墙陈列馆中有图为证:北关门,原名百官门,吴越王时始称余杭门,入明之后,改称为武林门。“武林门”,杭州人再熟悉不过。

  又如,《水浒传》中的“北新桥”为北新关所在地,是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之上的重要桥梁,明代为京杭运河七关之一。而“古塘深山”的古塘,今作古荡。

  地名之外,施耐庵在书中描绘的许多物产和民俗都为杭州特有,方言更是带了鲜明的“杭州印记”。

  “自酿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鱼、肉、鹅、鸡品物,不必细说。”枇杷,生长于江南,杭州西溪一带多有种植。

  “却说时迁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黄、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鹅儿,踅入翠云楼后,走上楼去……只做卖闹鹅儿的。”闹鹅儿,也作“闹蛾”,曾是杭州西溪一带妇女插戴于头上的饰物。

  细细品读《水浒传》,一股“杭儿风”扑面而来。

  一部《水浒传》,半部见杭州,三分在西溪。马成生说:“《水浒传》的研究远远没有到头,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杭州元素,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

  传承弘扬“水浒文化”

  一本小小的口袋书,从创意到落地,是一个团队心血的见证。“宝典”策划团队与记者分享了不少创作背后的故事。

  《杭州水浒旅游宝典》由去年6月中国湿地博物馆专题展“千古蓼洼忠义地——西溪与水浒故事展”衍生而来。如何让一个展览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当时的策展团队,也是“宝典”的策划团队认为,“专题展览撤掉就没了,太可惜了,应该要做一个能一直留下来的东西,比如一本书。”

  不仅如此,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大人小孩都可以看的旅游导览,能够让游客跟着里面的线路景点,能游览到杭州大部分的经典景区和街头坊巷,甚至连杭州本地人,也能重新去走走这些地方。

  罗夏爱极了水浒,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读《水浒传》。因此,团队一起游览杭州,尝试寻找现实中的“小梁山”。“我自己走这些地方时,会有一种穿越感。施耐庵就是在这些地方逛着逛着来了灵感,写下了水浒故事。”

  但只言片语的记载,大多已无从考究,这是最大的难点。“最难的是施耐庵形象设计。”罗夏表示,有说法认为,施耐庵是位坊间说书人,也有一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不多。因而,团队对“钱塘施耐庵”的IP创作进行了大胆假设。

  施耐庵形象共经过5个版本的打磨。最初是个大眼睛的文人形象,爱笑的人设,但外形上没有识别度。而定稿的版本,更像是现在流行的萌趣手办的样子,头占了身体一半,表情还是爱笑,但考虑到施耐庵曾是说书人,表情进行了丰富,表现他出口若悬河的样子,一手拿着笔,随时记录水浒故事,一手拿着葫芦,“说书人嘛,可能随时都会喝上一口。”

  “我们第一次讨论时还说,如果要和西溪结合更紧密一点,就给他画个柿子头,叫柿耐庵吧。”罗夏大笑,幸好找到了兔子同学,实现了我们所有的脑裂。

  兔子是厦门的画师,特别了解水浒,但他不熟悉杭州的风景。所以摄影师专门拍摄了很多景点照给他作为创作参照,后期他也专门跑来杭州进行现场“踩点”用于揣摩。

  往事云烟,而忠义精神永存。罗夏说:“我们希望水浒这种忠义精神,也可以成为杭州的一个标签。读者能透过这本书,对杭州文化有更鲜明的印象。”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市井坊巷里 隐隐英雄景 2021-04-09 22360742 2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