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开启高水平建设
平安中国示范区新征程

——浙江17年持之以恒深化平安建设纪事

  2004年—2021年,一段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一幅波澜壮阔的平安答卷。

  从高瞻远瞩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全国前列,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平安幸福与民生改善共进,客观指标与群众感受相符,谱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浙江篇章。

  当平安浙江建设迈入第18个年头,新的喜讯传来:荣获平安金鼎的设区市、县(市、区)增至9个、78个,其中因连续15年“平安”被授予一星平安金鼎的设区市、县(市、区)增至6个、52个。眼下,浙江正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统筹谋划推进平安建设,开启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新征程。

  一份责任

  “一把手”带头护一方平安

  如果问浙江的群众,平安是什么?答案可能是安全、稳定、和谐、方便。如果问浙江的干部,他们还会多回答一个关键词:责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好服务;党政换届时,领导干部平安责任与经济责任“双交接”,出现重大失误或严重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年底考核时,各地坚持重结果、动态性、群众评考核原则,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17年来持之以恒建设平安浙江,淬炼了浙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早在提出建设平安浙江之初,我省就画好一张蓝图,锚定一个目标:要朝着创建“大平安”努力迈进。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大平安”不仅是治安好、犯罪少,而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的广义“平安”。老百姓的安全感足不足、钱袋子满不满,都是关系平安的大事。

  从建设平安浙江的宏伟历程中抽丝剥茧,有一个成功密码贯穿始终。

  按照“八八战略”的总体部署,大力建设“平安浙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是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目标。

  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这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谋划的蓝图。

  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浙江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这是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赋予的使命。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这是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作出的部署。

  省委高度重视,“一把手”带头推进!浙江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平安建设被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不断健全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加快了制度安排的统筹落实。“十三五”期间,我省修订颁布《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浙江省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各地深化平安建设保驾护航。

  一种温度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些场景或许曾让你心头一动:城乡社区里认真又亲切的网格员面孔;遇到问题时“最多跑一地”就能找到的综合受理窗口;基层治理四平台上不断跳动的各种数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带给人们充足的安全感。

  家住景宁的吴先生和楼上邻居因为房屋漏水吵架,把问题反映到县级矛调中心后,工作人员将他们引导至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区,调解员立即介入,前往两家的房屋现场查看情况,随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释法说理加心理疏导,怒目相向的两家人在一天内就握手言和。

  “家长里短的小事,也会有人管吗?”这个问题,在浙江已不言而喻。群众小事,就是民生大事。群众最关心什么,平安建设就解决什么;群众最痛恨什么,平安建设就攻坚什么。

  紧紧抓住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标本兼治,我省率先探索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建设,并以项目化开展针对黑恶势力、“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满足群众对平安浙江、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几组数据勾勒成效。县级矛调中心去年接待群众134.9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66.2万件,化解成功率达94.9%;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黑恶团伙3400余个,破获案件5万余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90余亿元;2016年以来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59万起、追回赃款赃物17.36亿元。

  几大发布回应关注。在全国率先发布“平安指数”,涵盖市域、县域两个层面,全面反映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经济金融、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安全状况;每月推出平安报表,通过列表分析、双色预警、问题点评等,对各地平安建设工作进行“月体检”。

  几项举措压实行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整治深入推进,电动车、农村道路交通和出租房管理等难题得到有力治理,形成常态管理、长效治理的良好态势。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从影响平安的一个个问题抓起,群众真切感受到实打实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股力量

  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平安浙江建设为什么能久久为功,不断深入?

  答案就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潜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去年8月27日,是一个属于浙江网格员的日子。101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最佳网格员”“优秀网格员”代表接受表彰,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疫情防控期间,我省33万余名网格员和14万余名城乡社区工作者、230余万名平安志愿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织就了一张群防群控的大网。

  在杭州,社区网格员手绘了密密麻麻却严而有序的防疫思维导图,5个关键步骤、10多项分支举措、近百个处置方法……里面标注的每一步,正是我省成千上万个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缩影;

  在吴兴,538个网格内的网格员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们日夜奋战,只用了两天就把全区居民楼“洗”了一遍,摸清了50万人、59个社区的“底数”,为抗击疫情赢得先机;

  ……

  战时能打胜仗,平时深耕基层。这些一呼百应的力量,组成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的坚固防线,全力守住了平安稳定的底线。

  走进新时代,浙江迎来建设“重要窗口”的新使命,迎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目标。在崭新的征程中,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变革,进一步将建设平安浙江的触角从“末端”延伸到了“前端”。

  随着“叮”一声提示音响起,江山群众反映的西门社区围墙安全隐患问题,跳到了市级“两难”问题钉钉群里。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即回复并启动联合调处,一周内就高效作出处置,将风险控制在源头,彰显“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强大威力。

  17年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浙江播下了平安建设的种子,一步步成为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17年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浙江力争让每个设区市都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在新起点上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开启高水平建设
平安中国示范区新征程
2021-03-30 浙江日报2021-03-3000004 2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