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改革与创新塑造浙江的根骨,绿色和生态则装点浙江的眉眼。由山向海,从城到乡,1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风韵,尽在其间。
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一步一履,期望殷切。他说,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年来,浙江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交出了生态高分报表。2020年,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达标,地表水省控断面Ⅰ至Ⅲ类水质比例达94.6%,环境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居全国前列,率先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站上新起点,浙江正向更高目标迈进。
强优势,塑造全域美丽新形象
美丽,是浙江的名片。
多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从“美丽城镇”到“美丽浙江”,从“811”行动到大花园建设,美丽建设的内涵不断扩展。
一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浙江,款款而来——
环境一度恶化的西溪湿地,通过撤村建居、引水入城等综合保护工程,如今水清岸绿、美如画境;绵延239公里的浙东运河,经截污、调水、疏浚,再现水、城、人相融图景,千年文脉诗意流淌;卷羽鹈鹕、中华秋沙鸭等“稀客”翩跹于江南水乡,香鱼、刀鱼等几乎消失的鱼类“游回”江湖溪流……
“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环境改善、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浙江更需把先行优势变为领跑优势,展示全域美丽新形象。
这一年,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去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全国首个省域美丽建设中长期规划——《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面世。浙江承诺,以率先建成生态省为新起点,以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夯实大花园基础,以最优美的生态环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以最硬核的改革举措拓展转化通道,以最强劲的数字优势推进高效能环境治理,以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先行示范建设,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这一年,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齐头并进,陆地与海洋环境协同保护,为全域美丽增靓。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绍兴推进90余个重点项目,循环工业园区、绿色装配式建筑、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等涌现,提前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等目标,美丽城乡形神兼备。
这一年,大花园建设扎实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十大名山公园、十大海岛公园等进程提速,为全域美丽提质。
浙西衢州,一条长280公里、覆盖1000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跃然而出,连接江郎山、钱江源等景区,串起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0余个历史文化村落,好风景从点到面向全域延展。
2020年,全省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3.3%,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大幅提升,累计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4个。
补短板,开辟绿色发展新境界
“77.6%,绿码!”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数据。这些数据,经衢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统计分析,以绿、黄、橙、红四色二维码形式再次传回,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线、优化工艺流程。
这正是浙江各地落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一个缩影。自今年3月3日上线以来,短短半个月,衢州“企业绿能码”已接入600余家单位。
眼下,随着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布、温室气体核查管理办法制定,全省控温降碳有序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协同推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达峰行动,打造多层级低碳发展试点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从不是坦途。面对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疫情危机等全球问题,面向新阶段的全域美丽追求、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诉求、新形势的生态安全需求,浙江仍有不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尚不稳固,绿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已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补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足短板,浙江坚持治理、修复相互促进,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去年5月印发的《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就是生动见证。一年间,通过本底调查,全省新记录物种263种,八大水系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问题、保护重点等逐步明晰。生态建设,从污染防治转向全地域保护、全形态治理新阶段。
破解绿色发展不充分问题,浙江坚持将淘汰落后与培新育强统筹推进,以新项目引进倒逼旧产能退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一年来,绍兴纺织产业链不断优化,一大批印染、化工企业实现蝶变,也孕育出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企业;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传统汽车制造业基础上,加快智能化改造、招大引强,一个千亿级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崛起……
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规上工业能耗总量降幅持续缩小,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3%,计算机通信电子、化学原料、医药等22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升至历史较好水平。
立足优越环境,各地还在汇聚资本、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速。
山区县遂昌,通过交通改善、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绿水青山成了招商引资“法宝”。一年间,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企业接连到来,研发中心、培训基地等项目启动,助力当地“换道超车”。2020年,遂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利润增长49.5%,增幅居全省前列。
绿色,主导发展品质。2020年,浙江人工智能、高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其中,高新技术、装备和战略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02.4%、79.9%和57.7%。
促改革,探索美丽中国新实践
安吉迎宾大道618号,去年6月成立的“两山银行”坐落于此。外表看似并不起眼,内里却藏着绿色发展的“密码”。
“两山银行”对全县山林、农田等生态资源进行摸底,通过统一收储、价值评估、项目策划、定向招商、开发运营,让好生态直面大市场,吸引竹林右转、天目之麓·亲子研学村、红蕊天勺药谷等项目落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正演变为现实。
建设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重在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浙江方案。怎样才能出经验,什么最能管长远?改革破题,制度创新——
一项源自丽水的探索,如今走向全省。去年10月,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并着手推进核算成果进规划、进考核、进政策、进项目。眼下,开化、仙居、天台等地都明确了“身价”,生态经济化有了可行路径。
千岛湖畔,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迈入第二个年头。发布水质改善的“千岛湖标准” ,完善上下游共保机制、修订《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草案)》……一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形成。2020年,千岛湖出境水质持续稳定在Ⅰ类,淳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62亿元。
由点向面,从单项到集成,浙江率先建立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绵延绿意间,制度改革释放强大动能,一条经济增长线清晰可见——2020年浙江GDP达64613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跨上6万元、3万元台阶,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迈向新发展阶段,数字变革、创新要素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更大动力。
一年来,省里建成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杭州构建污染防治数字驾驶舱、“环保码”,金华建立放射源大数据监管体系,衢州推进自动监测站电子围栏建设……数字技术应用于生态建设,让美丽浙江成色更足。
踏歌而来,向绿而行。明日的浙江,山山水水必将更具诗情画意、更加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