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

新物种现身,老种群恢复,丽水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山明水秀万物生

  三月春光里,丽水景宁黄垟口村雁湖一带,一群美丽的鸳鸯在湖中打闹嬉戏,这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从北方飞来过冬,通常四月底才会离开。

  丽水素有“浙江绿谷”之称,作为全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其物种多样性居全省之冠。今年1月,全球两栖新物种——百山祖角蟾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内被发现,更让国内外的目光聚集于此,他们纷纷感叹丽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又奇妙的生物物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坐拥深厚生态家底的丽水,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于今年初发布了浙江省首个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为指导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丽水是如何讲好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近日,记者跟随丽水生物多样性调查队走进处州山水间探寻答案。

三宝鸟为邻

苦花鱼归来

多样生物这里孕育

  自2019年底丽水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以来,就经常能听到关于丽水生物多样性的趣闻。

  调查队一走进遂昌垵口乡大山村,就有村民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你们是过来调查珍稀动物的吧?我家里就有!”

  调查队来到村民住宅附近,抬眼一看,便瞧见一侧墙壁的通风口里,蓝绿色的鸟儿扑棱着翅膀从巢穴探出头来。它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三宝鸟,近两年来,随着垵口乡生态环境向好、村民环保意识提高,它们得以安心地栖居于民房,和村民处成了“一家人”。

  而在石仓村,人们惊喜地发现:“苦花鱼”回来了!曾经,因为肆意捕鱼、河道污染,对水质要求极高、被誉为“清流女王”的苦花鱼渐渐难觅踪影;如今,遂昌成立“巡河护卫队”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并投资3000余万元整治河道,苦花鱼又回归了久违的家园。

  生态环境越好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就越丰富。在百山祖角蟾活动区域附近,常绿阔叶林绵延,山涧溪流淙淙,调查队还邂逅了淡肩角蟾、棘胸蛙、武夷湍蛙、秉志肥螈等珍稀两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往往因为发现了一个动物新物种,而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殊不知,在丽水1.7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81.7%,茂密的林间,一些珍稀的植物也在繁衍生发。

  表面铺着一层浅浅的褐色,菌盖肥厚、菌杆细长,藏在腐木枯叶之间的褐缘小菇,让调查队员惊喜不已。队员胡亚萍介绍,褐缘小菇已被确定为大型真菌中国新记录种,它的发现为中国小菇属增加了新的记录,也刷新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记录。

  新物种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一些珍稀动物种群的恢复也令人兴奋。据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丽水境内,国家一级保护的黑麂、黄腹角雉等物种的种群数量均有所恢复。冕雀和棕腹大仙鹟在全省唯一分布点——百山祖国家公园内,种群稳定。更难能可贵的是,像黑脸琵鹭、黑熊、豹猫等珍稀种群在自然保护区外,也常常被人们发现。

  或是翱翔苍天,或是枕眠草木,万物一幕幕自由又安逸的剪影,是对丽水好生态的认可,也是丽水生物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你安心栖居 我悉心保护

寻找人与自然的默契

  黄垟口村村民、摄影爱好者刘德荣近来又多了一项新工作,那就是和“拍友”们自发地组成防护队伍,在节假日来到鸳鸯谷附近,给游客普及保护鸟类的科学知识,叮嘱他们要放低声音、轻关车门,以免打扰到鸳鸯的正常作息。

  今年1月,松阳县松阴溪畔,中华秋沙鸭如约而至。中华秋沙鸭以清澈的河流、水库为栖息地,素有“生态环境风向标”之称。

  10多年前,松阳就在中华秋沙鸭的活动区域划定了保护地范围,其内停止任何方式的捕鱼、采沙、取石等破坏环境的活动。为了避免摄影爱好者或游客对中华秋沙鸭的生活造成干扰,松阳开建保护观察站,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规划了专业观察室、河道管理用房、眺望台、多功能厅等设施,将人类活动归集于一处,尽量减少对中华秋沙鸭的干扰。

  你安心栖居,我悉心护航。在任何地方,这种默契的形成,均非一朝一夕之功。曾经,人和野生动物也会相互对峙,互不相让。但丽水以保护为优先选项,开启了绿色发展新篇章。

  5年前,庆元县贤良镇还会上演“人猴大战”。该镇的青龙山是野生猕猴的聚集地。秋天,饥饿的猴子下山“洗劫”农田,农户也不示弱,轮番守夜放鞭炮驱逐。

  怎么办?镇里决定退一步。他们建造猕猴乐园,搭起屋棚,备好食材,聘请管理员,将猕猴引去乐园“吃喝玩乐”。管理员还向村民传授与猴相处的小技巧。渐渐地,人猴关系缓和,当地也将野生猕猴当作旅游品牌来打造,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游客,带火了民宿和农家乐,旅游经济收益丰厚。

  人类的主动“退让”,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不仅要“退让”,丽水还千方百计为保护栖息在境内的动植物“买单”。遂昌为境内的所有野生动物购买了公众责任保险,由保险公司对野生动物造成的财产、人身损失进行赔偿;丽水市区明确要求城市土地出让要开展“树评”,对地块内有无古树名木以及是否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等内容予以确定,必要时需变更规划建设,以保护古树名木……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丽水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2015年丽水就提出了“园区外基本无工业、园区内基本无非生态工业”的目标,至今累计整治“低散乱”企业5266家,其中整合入园717家,关停淘汰1975家,限制工业进入的生态保护区占比达95.8%。据《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7年全省第一。

  除了以强有力的政策举措保护生态环境,丽水通过举办多样的赛事、节庆,邀请省内外的摄影师、专家、青年团体等共同探索当地的生态之美,使呵护山水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鸟类观察邀请赛中,鸟类观察爱好者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凤阳山区域内,观察到了133种鸟类,超过了凤阳山史料记载的鸟类数量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展及视频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嘉年华活动,邀请专家为丽水初中学生线上视频授课科普……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

主动摸清家底 抢救濒危物种

探索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却不只属于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生机勃勃的题中之义。

  为此,丽水率先谋划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直面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并制订了一系列优先行动和多个重点项目。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中的第一项,便是继续展开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丽水已完成了对龙泉、遂昌、庆元3个县市的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过程中采用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红外相机、环境DNA……相信更多的珍稀物种甚至是新物种将陆续走入我们的视线,鼓舞当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上继续前行。

  眼下,一些举措也正在扎实推进。在一些村庄,为避免当地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人们正在做一些尝试。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卫中向记者回忆了一次调研经历。他和同事们来到龙泉岩樟乡的一个偏远村落,在海拔约700米的山地上,找到了一些稀稀落落的老茶树,在当地被称为龙泉岩樟山茶。那个村子早已荒废,村民都搬去了外地,茶树无人照看;且老茶因为味苦、量少,也极少在市场流通,渐渐被人遗忘。

  这些地方特色物种,亟待抢救性保护。何卫中的团队摘取部分老茶树的枝叶,将其种植在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松阳基地的茶树种质资源圃里,作为一种储备资源定期观测,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扦插、嫁接等系列繁殖更新试验研究。目前,资源圃里已种植了如龙泉岩樟山茶、松阳横溪大茶等12份老茶资源。

  “未来,不妨期待一下适合做抹茶蛋糕、冷泡茶的茶叶品种。”何卫中介绍,结合各类种质资源的优秀性状,他们正在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同时,农科院也与一些医药公司合作,共建珍稀药用植物保育基地,开展珍稀药用植物的收集、繁育和推广。

  这与规划中制订的加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行动不谋而合。除了推广本地物种,丽水还结合本地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叶胜红对此深有感触。她认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这无疑是最好的保护。目前,丽水已建成2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湿地公园。接下来,将借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将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与研学及深度体验结合起来,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不断推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浙江日报 深读 00010 山明水秀万物生 2021-03-25 浙江日报2021-03-2500011;浙江日报2021-03-2500012;浙江日报2021-03-2500016;浙江日报2021-03-2500014 2 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