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代表——

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大目标任务。对照目标要求,丽水如何进一步厚植比较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绿色发展模范地?全国人大代表、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胡海峰代表说,近年来,丽水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精心打造“花园乡村先行地”,全力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努力书写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看浙江、浙江怎么办”的“丽水答卷”。截至去年年底,丽水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55个,建成花园乡村200个。

  胡海峰代表用3个“聚力”总结丽水美丽乡村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我们聚力花园创建,让诗画田园承载和延续乡愁记忆。”他说,丽水在全省率先谋划启动“花园乡村”创建,突出“三园六态”的特色追求,即把乡村建成人民向往的宜居休闲花园、生态文明花园、健康养生花园,具有生态优先的乡村环境仪态、自然原貌的空间肌理形态、集约发展的美丽经济业态、红绿共荣的乡风文明神态、共建共享的综合治理势态、诗意富足的幸福生活状态。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追求,丽水重点创建花园乡村600个,示范推动全市花园乡村建设。开展新时代花园数字乡村创建,率先发布“未来乡村建设导则”,争创“未来村庄”省级试点。全面推广“拯救老屋”行动,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丽水全市257个村被认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的地区。

  “我们聚力改革创新,让青山绿水注入和燃起振兴动力。”胡海峰代表说,丽水把改革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激发美丽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品牌创新方面,探索出了“丽水山耕”优质农产品、“丽水山居”田园民宿、“丽水山景”乡村旅游等“山字系”品牌,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去年,这一系列品牌进一步取得喜人成绩,如“丽水山耕”“丽水山居”营销总额就分别达到108亿元、22.7亿元。在品质提升方面,开展药肥双控专项行动,建成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创建试点市”。在金融赋能方面,启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申报工作,创新推出“GEP贷”“生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有效破解乡村振兴融资瓶颈。

  “我们聚力民生改善,让美好生活满足和顺应百姓需求。”胡海峰代表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和真实获得。为此,丽水统筹推进“大搬快聚”和“两进两回”,帮助高山远山深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融入城镇。全面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累计建成县乡村点四级文明实践阵地3647个、农村文化礼堂1188家。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已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7个。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2021-03-10 22220675 2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