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建言浙江——
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本报记者 潘如龙 周宇晗 章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回应国际社会期待,在坚持“绿色复苏,低碳转型”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的必然要求。
庄贵阳强调,进入“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更需要汇聚生态文明制度合力,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要超前部署,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社会消费方式,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意味着中国的能源体系以及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将促进经济沿着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方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并实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和配套机制,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并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此后,浙江省委将“努力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作为建设“重要窗口”的十个方面内容之一,并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浙江要继续担当起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步。
首先,必须继承和发扬过去的成功经验。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之一是有恒心,10多年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创新成果、创新方法,例如,河长制经验走向全国,“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浙江在全国率先通过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生动实践案例。
其次,要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从全国层面看,沿袭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惯性依然存在。在新发展阶段,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制定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以丽水为试点,将GEP列入地方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建议继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提供系统完整的浙江方案。
最后,要充分发掘更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从国际上看,2019年纽约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被列入应对气候变化的九大行动领域之一,与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相通。浙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要充分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减源和增汇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用国际话语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