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首位战略”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陆乐 曾福泉 夏丹 祝梅 方臻子 肖淙文
编者按: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浙江正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部分领域已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如何聚焦重大科创平台、重大科创项目、人才和机制等方面发力,将“首位战略”进行到底?代表委员立足各自岗位提出真知灼见。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代表:
擦亮高端人才
“金字招牌”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兴奋地说。
作为国内顶尖的创新药研究专家,丁列明代表在过去一年里参与了多场地方政府组织的招才引智活动,为浙江招引高端人才“站台”。“我和很多高端人才拥有相似的科研和创业背景,更了解他们看重什么。”丁列明代表以自身所在的医药行业举例,医药行业工作者更注重工作所在地的产业布局。浙江提出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目标后,不少同行表达了来浙江发展的意愿。
自身过硬的科研实力和成功的创业经历,是丁列明代表帮助政府和企业招人的“金字招牌”。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拥有500余名新药研发人员,其中包括数十位“海归”博士,“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了解我们的科研实力后主动要求加入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这让丁列明代表备受鼓舞:“组建创新联合体,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他介绍,贝达这几年打造了专业众创空间,将团队多年来的企业发展经验、专业研发积累、实验室场地等统一整合,鼓励创业者在生物医药领域自主创新,“众创空间为行业内的顶尖人才提供了互相交流借鉴的平台,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进驻。”
丁列明代表建议,各级政府在招引人才时,要用好已经在当地工作的高端人才资源,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现身说法,能够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地邀请高端人才来浙工作,实现以才引才、以才聚才。
(本报记者 陆乐)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委员:
打造国家重大战略
科技力量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一系列部署,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最关心的话题。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些要求,浙江已有实践。
“浙江明确提出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施一公委员说,“包括西湖实验室在内,首批4家浙江省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启,以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这些举措,都展现出浙江以超常规力度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的决心。
2020年底,施一公委员首次以西湖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发表了结构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他说,新型举国体制催生新型研发机构,西湖实验室由西湖大学这样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牵头建设,在组织模式、体制机制、科研导向、成果转化方式等方面,都将有全新的改革举措。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我们具有改革的强烈意愿和先天优势,具备改革试错的腾挪空间和纵深推进的良好条件。”施一公委员说,西湖大学积极探索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制度、科技评价标准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科设置上不追求规模、排名或社会影响,而是强调高起点,对标世界一流,在某些领域、某些学科努力追求学术卓越,并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施一公委员表示,西湖大学将引入更加灵活、开放的机制,为科教体制机制改革探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曾福泉)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委员:
大型民企要带头
科技自立自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我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对记者说。
当下,以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方向。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活跃省份,无论从产业变革的探索还是产业链的完整而言,都拥有一片可以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肥沃土壤。
身为省工商联主席,王建沂委员介绍,为引导和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省工商联于今年启动了“助力民营大企业科技自立自强三年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浙江民营企业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的优势,在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中起到带头作用。
科技自立自强,也是创业创新30多年的富通集团始终坚守的信条。以技术创新和技术领先为核心竞争力,富通在“光和电”及“系统”两大领域,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和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富通集团正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致力于5G领域和服务于大数据中心光纤光缆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制。”王建沂委员说。
“报告中提到的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富通也已付诸行动。”王建沂委员介绍,富通正在牵头构建浙江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为牵引”,力争打造全球竞争力领先的光通信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越创新,越有劲。报告中提到,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看到这些好政策,我们这些深耕实体经济多年的企业家感到特别温暖。”王建沂委员说。
(本报记者 夏丹)
中科院院士、浙大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委员:
为未来产业发展
留出广阔空间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创新驱动的内容,是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最关心的,身为中科院院士的他一直致力于科研事业,并引领年轻人投身其中。
今年,浙江把超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列入“十四五”规划,将加速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的孵化。段树民委员认为,未来产业应当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也将是浙江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环节。
“未来产业通常具备多领域交叉的特点,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可以带动多个产业生态的提升。”段树民委员说。以类脑为例,通过对人脑处理信息、发出指令等运作方式的“解码”,类脑计算有望拓展更多智能技术运用场景,也可以为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提供更具象的工具。
“对未来产业的孵化和培育,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创新体系来支撑。”段树民委员认为,浙江的产业经济基础强,行政智治程度高,这意味着一套创新体系建立起来,就会高效运转。对未来产业的孵化,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同时着重培育企业、高校对于创新孵化的需求引领意识。
2020年9月,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包括之江实验室在内,浙江去年建设了4个省级实验室,以创新载体推动科研要素流动和成果转化。
段树民委员说,除了尽快落实相应的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浙江更要把功夫花在招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在源头创新、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投入、耐心耕耘,为未来产业“生长”留出空间。
(本报记者 祝梅)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代表: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
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倍感振奋,他说:“报告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大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力度方面,措施更实更有力。”
“两链”融合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这些年,浙江花大力气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区域创新中心等,不断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黄政仁代表介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将科研与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引领产业发展。近年来,已有55项重大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知识产权专利转化率高达27%,在中科院各所中名列前茅。
“但是,还有大量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专利转化率不到20%,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十分必要。”黄政仁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科研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出的,需要提前布局,做好孵化工作。”
黄政仁代表认为,“堵点”就在研产之间缺乏充分沟通,二者之间像是“隔了一层东西”,往往造成科技成果距离产业的使用要求还有距离,需要企业再深加工、再柔化、再技术集成。
黄政仁代表建议,产业界要做好产业前瞻布局,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互动,组成创新联合体,形成有效需求和技术转移的高效通道;科研院所要提高自身技术的成熟度,提高系统集成技术的供给能力,为企业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这当中,政府是最好的“交联剂”,能够起到牵手作用,“在这方面,浙江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方臻子)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代表:
让创新要素
不断产生“化学反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科研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深切感受到,浙江对科创平台建设的投入持续不断增强。
刘锐代表说,如今研究院所在的嘉兴市,类似的创新平台多点开花,2020年引进创新载体370多个,南湖实验室、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实质性运行,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正式落地。这些进展充分反映了浙江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地的决心。
“建设科创平台,让重大基础性研究在本地进行,就能掌握后续研发和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刘锐代表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越发认识到本地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她所在的研发团队,近年来专注于科学治气、治水,创新平台不仅起到了项目孵化的作用,更直接为本地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服务,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
刘锐代表认为,科创平台建设要有明确的定位,并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创新和转化效率。“区域创新平台的分工协作、优化整合将成为未来趋势。”她说,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有效集成和深度融合,创新要素的物理集聚将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构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这样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刘锐代表建议,浙江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发挥优势,统筹规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级科研机构、多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重点技术创新工程等,鼓励引进、培育、发展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为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肖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