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热议高水平打造“四个高地”——

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探路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代表委员们表示,浙江已经吹响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号角,要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新时代文化高地,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一组组数据,让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认为,“6%”这个数字折射的是一种发展理念,不过分追求速度,而是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报告强调就业状况、物价水平、民生改善等指标,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从全国视野来看,浙江提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目标,强调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不仅找准了发展方向,更是主动担当作为。”张天任代表说,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内涵丰富,既有战略定性的方向,又有明确定量的指标;既包含新兴产业的繁荣,又涉及传统产业的转型;既闻得到乡村振兴的“泥土味”,又看得见数字经济的“时尚范”;既体现区域协调的整体性,又反映城乡一体的大格局。浙江一定能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特色和魅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让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倍感振奋。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发出了鲜明的信号。对浙江而言,就是要坚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以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崔田委员说。

  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是浙江“十四五”发展的“第一战略抓手”。崔田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等具体部署,为浙江打造科创高地提供重要引领。他说:“我们应脚踏实地,增加创新投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浙江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对此感触颇深。眼下,浙江正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今年春节上班后,省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聚焦改革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

  “浙江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歇。浙江有基础、也有决心推动改革走向深入。”张明华委员说,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又一项开创性工作,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在张明华委员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给浙江更好推动数字化改革“划了重点”。

  改革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数字化改革将赋能产业发展、省域治理。但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改变。“这需要广大干部勤学勤思,形成数字化理念和思维,积极投身到改革之中。”张明华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带着一本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的书籍《老龙井》赴京参会。她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重重划了横线。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浙江正在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充分挖掘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历史遗存的深厚内涵。”郑亚莉代表说,“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她期待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数字文化全面发展,形成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

  郑亚莉代表认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还需进一步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此外,还应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通过拥抱新技术,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浙江贡献。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11 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探路 2021-03-06 22204478 2 2021年03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