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新昌:奋力开启县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新昌:奋力开启县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孙 良 石爽娜 求一婷

  实干笃行,奋斗致远。

  挥别“十三五”,新昌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位居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8位,创历史新高,连续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创新百强县、县域投资潜力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全省首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进入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名单;科技创新“新昌经验”全省推广,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位列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第1位;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年均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元……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十四五”新征程开启,新昌描绘新蓝图,吹响实现县域现代化先行的嘹亮号角:围绕“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化新昌,努力成为建设‘重要窗口’中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着力建设创新策源之城、实业智造之城、唐诗文化之城、幸福宜居之城,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县域先行之路。

工业立县纵深推进 科技创新活力四射

  走进作为新昌工业经济与创新创业重地的新昌高新园区,这端,制造业中高端强势崛起,形成了智能制造、生命医药、汽车零部件和航空产业为特色的中高端产业集群;那端,新兴产业势头迅猛,以万丰奥特、日发精机等龙头带动,以飞机零部件为切入点,飞机制造、通航运营、机场建设等航空全产业链条加速布局……大中小企业在园区“齐头并进、群峰竞秀”。

  工业是新昌经济发展的命脉与基石。“十三五”期间,新昌县坚持“工业立县、生态兴县、创新强县”,突出“项目为王、创新为要、作风为基”,不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态势。

  五年间,新昌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倍增计划”成效显著,新增五洲新春、美力科技、捷昌驱动三家上市公司。截至“十三五”末,共有11家A股上市企业,万人拥有上市公司数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均列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702家。

  如果说企业架起一艘巨轮,那么科技创新则充当了不竭动能。

  近日,《“小县大科技” 县域科技创新“浙江新昌模式”》入选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典型案例,这是全国唯一以县域科技创新入选的改革案例,是新昌县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果。

  2017年起,新昌率先在轴承行业启动智能制造“百企提升”行动,形成了“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随后,新昌加速数字经济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实现纺织、冷配、汽车零部件等主要行业全覆盖。为走出产学研新路子,新昌探索打造开放式创新服务大数据平台——众创共享科创云平台……一个个创新因子,让新昌活力澎湃。

  科技创新的动力,归根到底在人才。新昌县深入实施“天姥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技能人才,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优势,全县万人人才拥有量达2277人。

  新昌县税务局充分落实减税降费等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更多精准服务,助推新昌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已来,新昌抢抓机遇,以头雁行动、云雀计划、新星工程为载体,推进工业企业梯队化培育,促进产业升级,强壮工业“筋骨”,加快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强劲有力的基点画出新昌工业经济持续上扬的最美曲线。

城市更新能级提升 品质生活共建共享

  走进新昌县七星街道,这里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商贸热闹,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在建项目记录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新昌的城市发展一方面是拉大框架,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挖潜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新昌县七星街道党工委书记俞镕翔介绍,五年间,新昌城市发展不断“西进”,七星街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发展中心,眼下,逐渐告别“城中村”的七星街道,又迎来再一次的“破茧成蝶”。

  镜头转至老城区,日前,作为市民公园项目地标的剧院已出落雏形,正在抓紧装修。

  市民公园项目布局以市民公园为核心,东侧为剧院,西侧为特色文化街区,南侧为横跨环城南路的城市阳台,这里将打造成一处集文化演艺、娱乐健身、商业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市客厅,成为新昌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对外展示文化的窗口。

  “十三五”期间,新昌深入实施“中优、西建、东延、北拓、南融”城市推进计划,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镇化率达到62%。完成拆改30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旧小区61个,鼓山公园、多媒体传播中心、社会公共服务大楼等一批公共设施建成投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簇新的楼房,干净的柏油马路,整齐的店牌,有序停放的车辆,随处点缀的花园景观……生活在新昌县儒岙镇的人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小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穿梭在儒岙镇南山村、横板桥村等,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入画来。

  集镇更有活力,乡村更有魅力。五年来,新昌累计投入20亿元,大力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貌实现大变样,7个小城镇被评为省级样板。儒岙镇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小将镇入选全省低碳城镇试点,镜岭镇、东茗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镜岭镇作为基层代表参与领取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

  五年间,新昌扎实推进“三治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农村危房综合治理,激活闲置农房40万平方米,实施改造项目300个,创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145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作为新昌县委县政府指定银行,新昌农商银行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截至2020年末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10.98亿元。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小吃、联建物业等为重点,强村富民基础不断夯实,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大道如虹铺坦途,这一个五年,新昌将致力打造独具韵味、充满活力的幸福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共建共享的宜居之城。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

唐诗名城呼之欲出

  喜讯传来,新昌成功创建5A景区城,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5A级景区城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大“旅游金字招牌”的县域。

  城有无边景,景满诗意城。近年来,新昌县坚持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民生为本,匠心打造“浙东唐诗名城”。全力实施天姥诗境、天姥诗韵、天姥诗味、天姥诗居和天姥诗律等五大天姥诗意工程,推进景城合一、文旅融合;发布《新昌县创建浙江省景区城实施方案》,绘制“一城十景”景区城蓝图,实施景区城规划、美丽城镇规划、交通运营规划、城市管理规划、夜经济商贸规划等五规合一,将创建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全域旅游亮点纷呈。龙头景区提档升级,大佛寺景区品质提升,十九峰景区扩容提速,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A级景区村165个、3A级景区村26个、景区镇(乡、街道)12个,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入围全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荣获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跻身中国旅游百强县、最美国家文化旅游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9%。

  把天姥山开发作为打造诗路精华地的“一号工程”。2020年8月,新昌县发布《浙东唐诗之路天姥山旅游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1亿元,通过近、中、远三期分序建设,努力将“李白梦游地”建成游客向往的实景地。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首倡地和精华地,新昌县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关于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的实施意见》,整合力量推进唐诗之路规划、研究、保护、开发、宣传五大行动,围绕把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变成产业之路、发展之路、经济之路,提出“一年有声、三年有形、五年有效”的目标。

  方向明晰,恒心有成。接下来,新昌将锚定打造唐诗文化之城,重点聚焦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打造,加强唐诗文化研究,推进天姥山景区开发和唐诗风情镇村建设,使新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全省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目的地。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县域现代化先行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昌将以更大担当、更大气魄、更大创新,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打造更多具有新昌辨识度的金名片,为全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更多的新昌实践、新昌素材。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新昌:奋力开启县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1-02-08 浙江日报2021-02-0800005;浙江日报2021-02-0800007;浙江日报2021-02-0800010;浙江日报2021-02-0800020;浙江日报2021-02-0800006 2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