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衢州: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钱关键 刘一奇
冬日暖阳,衢江之畔,碧波荡漾,云峦缥缈,生态优美的三衢大地,如同一幅隽美山水画卷铺展开来。
“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擦亮浙西生态明珠,农房整治风貌提升让美丽乡村焕然一新,绿色低碳的乡村未来社区陆续掀开面纱……信安之美,秀而温婉。
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衢州提出的“当好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先行者”等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3752”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体系,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抓手、主平台、主战场,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不断推动“三农”工作迭代升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绘好绘美新时代衢州版“富春山居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擦亮“金名片” 乡村向宜居宜业跨越
我省启动“大花园”建设后,作为核心区,衢州市科学规划、快速行动、统筹推进“大花园”建设,高标准抓好生态保护,高起点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2020年进一步加快迭代升级:全速推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90个重点项目投资87.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5.2%;聚焦聚力农房整治“后半篇文章”,全面启动农房拆后利用、乡村经营,深化推进“农民建房一件事”,《衢州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如今的三衢大地,一颗颗耀眼的“乡村明珠”脱颖而出。
错落有致的农房,干净整洁的道路,功能齐备的休闲广场……走进开化县华埠镇华民村,恬静的美丽乡村气息,令人陶醉。作为诗画风光带开化段的重要节点,华民村成了游客经常光顾的网红打卡地。
华民村的蝶变,仅仅是诗画风光带上的一个缩影。
衢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实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重中之重是“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主平台、主通道,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衢州版“富春山居图”。衢州市按照把“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带、未来社区先行地、幸福产业大平台、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目标,系统谋划、做深做细“党建篇”“治理篇”“农房篇”“产业篇”“改革篇”等7个篇章,市域一体、市县联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把最好的景点、产业和风光进行通盘的规划,发挥集聚效应、放大效应。2020年,衢州市持续深化“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建专班、编导则、办赛事、推项目。
龙游县小南海镇7个沿江小村庄根据“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整体规划、重新谋篇布局后,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拔节生长。其中,在团石村的改造中,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个江滩小码头,都被保存完好,接续了乡愁。
在龙游县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则是另一番图景:太阳能智能垃圾桶、人脸识别、无人商超……步入其中,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俨然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
“去年,在我们溪口,衢州率全国之先发布《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溪口镇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龙游溪口和衢江莲花两个乡村未来社区启动区已建成开园。
“共建未来社区,共享美好生活。”衢州正将目光放远至2035年,到那时,衢州“大花园”内的“乡村大花园”,将是“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的代名词。
奏响“丰收歌” 产业向高质高效迈进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衢州坚持‘产村人文’融合发展,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加快建设有潜力、有魅力、有活力的乡村大花园。”衢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
作为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过去一年来,衢州市乡村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新兴产业风生水起。以绿色化、规模化等引领,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建设,系列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3.89万亩,实现总产量11.02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4.85万亩;积极推出生猪产业保险保障、金融信贷、引种补贴、补栏奖励等扶持政策,全面推进新(扩)建项目,全市10个万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项目竣工投产,推动16家养殖场与大型养殖集团公司深度合作,实现存栏92.73万头,完成省定任务的117.38%。
衢州农业的提档升级故事足够吸睛:以标准化、数字化赋能,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市;依托境内星罗棋布的“村播”基地,率先开办“村播”学院,打造全国“村播”基地;借助“物联网+”“互联网+”,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
“不是所有的茭白都是‘美人腿’。”“美人腿”是衢江区杜泽镇出产的一种高品质茭白,但外销量一直不大。如今,借助“互联网+”以及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衢江的高品质茭白,源源不断输往外地。
产业向绿,优势再造,新兴产业生机盎然。在柯城区,依托“最美两溪”石梁溪和庙源溪的生态环境,不仅串起了美丽乡村游,更吸引了人才与资本的聚集,“智多张西”等项目纷至沓来、落地开花。
在开化县,国家公园建设卓有成效,钱江源名声越来越大。乡贤们也瞅准商机,纷纷回归投资。何田乡原本无人问津的泥房,如今成了香饽饽,被外来客商相中,建起了民宿群。
位于江山市廿八都镇、海拔700多米的兴墩村,森林覆盖率为94.5%,是一座天然氧吧。作为“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倒“Y”形主轴带中的一个小村庄,这几年,兴墩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绿色农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依托大花园建设,衢州聚焦聚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培育了一群新主体,盘活了乡村优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空间资源,形成了驱动乡村发展的新动能。绿色发展,动力澎湃。放眼望去,衢州美丽乡村一片勃勃生机。
拓宽“共富路” 百姓向富裕富足阔步
近年来,衢州市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推动“三农”向好,实现乡村面貌更美、百姓增收更快。
“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使得远近闻名的“石头村”——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不断上演传奇故事。
“你看,这个盆景名叫‘文房四宝’。”每天早上,穿着时尚的姚慧萍和姐妹团就会上网“直播”,卖盆景、卖风景。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数万元的收入。
通过“三地一房”改革,柯城区的张西、新宅等村村民,腾出闲置农房,交由专业公司以统一品牌进行建设、运营,建设民宿等,让闲置房变成了“金银屋”。
全省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落地衢州,宅基地改革全国试点“花开”江山,“三地一房”改革深化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不断加快,“三位一体”改革持续深化,小农户与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衔接机制加快建立……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故事不胜枚举,让数字来说话:2020年,衢州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位居全省第2位。同时,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42万余人,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200多公里,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98.5%……喝好水、走好路、上好学、就好医,加快走进千家万户。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遍布各地的清廉村居建设、乡村振兴讲堂、农村文化礼堂,让村民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
“面子、里子都美了,全市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成色才能更足。”衢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
回顾“十三五”,衢州“三农”发展势头强劲,乡村大花园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收获满满。
展望“十四五”,衢州改革步履依然铿锵:继续高质量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持续深化“3752”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体系和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实现“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在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谱写衢州“三农”新篇章。
根据《衢州市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内容,到2022年,要基本构筑“国家公园+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的空间形态,基本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建设要求。
远山近水、青山绿水,水城交融、蓝绿交织,古城新市、交相辉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进则配套完善创业无忧,出则乡土田园回归自然……在浙西大地,这样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本版图片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