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长龙卧波 舞动长三角

省交通集团杭绍甬公司高水平建设世界级工程

  1月24日,在波澜壮阔的东海洋面,经过工人对巨型浮吊的一次次精细校准之后,舟岱大桥的最后一片梁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架设完毕,标志着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迎来了主线贯通的重要时刻,为今年底建成通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由浙江省交通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全长36.78公里,总投资约163亿元,连接富翅岛、舟山本岛、长白岛、岱山岛、鱼山岛5座岛屿,穿越5个航道,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计划于2021年底全线建成通车。其中,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已分别于2018年、2019年建成通车。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后将与甬舟高速相连,使舟山连岛工程总建设里程达到83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10座大桥。这个被业内称为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超级交通工程,远期将一路向北连接上海,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最大的跨海桥梁群之一,使上海、宁波、舟山形成最短的陆路交通,对完善地区综合交通网络、支撑国家产业布局规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省交通集团下属的专业化建设公司之一,杭绍甬公司秉持“三同三真三精”匠心精神,即同责同心同创、认真较真顶真、精进管理、精工建造、精益求精,多年来砥砺前行、高歌猛进,相继建成乐清湾大桥、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等,彰显了交投铁军在交通强省建设中的“硬核”担当。

  如今,极目远眺,穿越舟山灰鳖洋海面,一条巨龙正蜿蜒伸展而出,在东海腾势而起,不断向北延伸……

引领桥梁工业化

打造“移动海上作业”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舟山群岛中部,由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和鱼山大桥三部分组成,在项目伊始就面临着诸多挑战。项目位处浙江沿海高风速带,台风季风高发,年均8级以上风天数为125天,年均雾日30天,年均有效工作日仅200天左右;航域条件复杂,跨越5条航道,7条高速客轮航线,高峰期日均船舶数量近200艘;海底管线众多,海底埋设的管网线纵横交错,锚地众多,海上施工可谓见缝插针;桥隧比例高,原材料用量巨大,项目全线混凝土用量逾200万立方米,用钢量逾80万吨,相当于3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用钢量。

  2017年2月28日,全国品质工程现场会在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召开,其中“工厂化生产、毫米级拼装”让乐清湾大桥一跃成为全国品质工程示范,也让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有了攻克三大挑战的底气。

  “新型桥梁工业化”恰逢其时,提供了一个新的系统化解题思路。以工业化生产发展理念为指引,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采用集中预制生产的模式,把桥梁建设中的构件集中到生产线上进行集中生产,实行“减少海上作业工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减少海上作业人数”的“三减少”原则,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主通道项目还是交通运输部指定的品质工程桥梁预制构件质量攻关提升全国唯一试点牵头项目。

  “采用‘岸上组拼、海上吊装’的施工工艺,为主通道项目的施工速度和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海上组装可以降低海上恶劣气象条件对施工的干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岸上预制则让大型成套设备、先进生产工艺有了用武之地。”主通道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此,我们还专门打造了最大起重量为1200吨的提梁搬运机和最大起重量为2600吨的海上大型浮吊船,这些‘大家伙’为我们打造稳稳的‘移动海上作业’创造了条件。”

  无独有偶,主通道项目的鱼山支线则采用50米和70米标准跨节段预制拼装,其中,桩基装配化率达67.47%,墩身装配化率达95.41%,上部结构装配化率达99.99%,装配化率综合指标居跨海桥梁工程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了施工工效与施工质量。2018年12月鱼山大桥如期建成,历经27个月,创造了全国同等规模跨海大桥快速施工新纪录。

  新型桥梁工业化的建桥方式,将“桥梁建造”变为“桥梁制造”,在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同时,对行业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预制件做成产品级,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这,正是新型工业化建桥的生命力。

科技创新赋能

蝉联全省“六连冠”

  能抗12级台风、7级地震,使用寿命长达百年……根据规划,从前期项目的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主通道项目集结了百余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余项。

  走访中,“毫米级”是一个高频词。正如一位工作者所言,我们追求“毫米级精度”,这也是我们将主通道项目打造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底气来源。

  严格的精度标准来自高新技术的支持,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

  2020年8月下旬,舟岱大桥正式启动路面施工。与以往的高速路面摊铺不同,舟岱大桥路面施工加入了“毫米级”高精度3D摊铺施工技术。

  “毫米级”摊铺是个什么概念?3D摊铺施工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整平作业技术之一,3D摊铺大大减少了潜在的质量隐患,做到了施工质量全程管控,并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施工,大幅降低人员成本。

  同样,为了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舟岱大桥首当其冲,成为我国首个全天候应用全北斗测量技术的跨海桥梁项目。控制点测量采用北斗GNSS接收机按静态测量模式联测北斗CORS站,并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北斗解算软件进行计算平差,利用大地水准面精化正常高转化等先进技术进行拟合等工作,解算出高精度控制点,为施工放样提供有利的保证。

  不仅如此,主通道项目加大技术研发成本,从耐久性设计、工艺管控、质量标准等方面多角度、多目标、多阶段地开展各项实体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并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以研究混凝土抗腐蚀性、提升结构耐久性为例,主通道项目建立了一座华东地区暴露面积最大、腐蚀分区最全面的混凝土材料野外观测场——东海海域跨海桥梁长期性能提升与保障野外观测基地。基地内涵盖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等典型海水腐蚀分区,并策划放置了2000多组不同研究方向的混凝土观测样品,只为求出混凝土的“最优解”。

  以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攻关支撑起主通道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也为我国新时代桥梁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主通道不断刷新纪录的“加分项”,为其赢得第六次蝉联全省执法大检查第一名,打造出新时代桥梁工业化建设新标杆。

筑牢红色堡垒

凝聚铁军“硬核”力量

  走进主通道项目,你会惊叹它的巍峨和浩大,而它的背后,正是一群人的坚持和相守。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和建设压力叠加的双重考验,主通道指挥部上下按照“两手硬、两战赢”的总体要求,以省交通集团“奋战四个月 打赢攻坚战”活动为抓手,群策群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6.168亿元,超过集团下达的投资目标,圆满交出年度答卷,充分发挥了交投铁军敢为人先的干事劲头和奋勇拼搏精神。

  “我们是主通道指挥部党员,郑重向党总支申请到参建单位从事指导工作……”这是主通道指导员申请入驻建设一线的一幕。为解决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难题,他们与工人同吃同住,现场办公,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2月10日,主通道项目正式复工生产,成为我省首批复工的重点交通工程项目。同年3月份,主通道项目全面掀起建设高潮,参建人员达到3600多名,超过春节前总施工人数。

  “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这是主通道党员的铮铮誓言。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连队为基础,杭绍甬公司党委创新实行“连队化管理+指导员制度”,推动大家构建起一个命运共同体,组团作战,提升整体的攻坚合力。截至目前,主通道共设立13支连队、64个排、200余个班、1000余个室;连队200余名党员共联系近4000名工人,实现党员联系项目全覆盖。

  正如主通道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所言:“‘连队化管理+指导员制度’紧密了网格化管理,同时也激活了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大家铆足了劲儿,为打造品质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是一份参与感,也是一份荣誉感。”

  不仅如此,以“推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为管理目标,杭绍甬公司还积极组织开展立功竞赛,规范工人作业行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升过程管控水平,提速度、抓进度,实现项目建设“加速度”。特别是技术能手骨干从原来的“盆景”变为了当前的“风景”。

  今年55岁的凌全渭,2017年来到鱼山大桥预制厂后,通过主通道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考出了安全证及路基路面高级技师,2018年调任舟岱大桥拌合站当安全员,实现了“华丽变身”。像凌全渭一样在主通道培养下成长的新一代产业工人,在工程结束后成了“香饽饽”,被全国各地建设项目“优先”“优价”抢走。

  (本版图片由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长龙卧波 舞动长三角 2021-01-29 浙江日报2021-01-2900008;浙江日报2021-01-2900017;浙江日报2021-01-2900014;浙江日报2021-01-2900013;浙江日报2021-01-2900021 2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