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衢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一种神秘水果“点燃”代表热情

这份香甜,是乡村振兴的味道

  本报杭州1月27日讯 (记者 王世琪 李攀) “这是什么?”“好不好吃?”“一斤多少钱?”“什么时候能品尝一下?”1月27日上午,一个神秘“嘉宾”登场亮相,让原本就热烈的衢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更添了几分热度。

  拳头大小、通体金黄、表面密布规则的突起,这个“嘉宾”是一种平日里极少见到的水果。

  “它叫燕窝果,老家在厄瓜多尔。”在大家的疑问中,省人大代表、衢州致中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有良娓娓道出这颗小果子的来历,并介绍说,燕窝果营养丰富,甜度高、口感好,全年开花结果,一斤市场价高达百元。

  在代表们的赞叹声中,翁有良代表又抛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种热带水果很难在国内环境中生长,但我们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大面积种植!”紧接着,翁有良代表算了一笔账:目前他在衢州种植了500亩燕窝果,每亩年产2500斤,按每斤65元的批发价销售,总产值将达8000余万元。

  这8000余万元的产值背后,是长达3年的培育与试错。2017年,翁有良代表将燕窝果种苗引入衢州试种,因环境与热带原生环境差异大,导致原本一年能产三四次果的燕窝果只结了一茬,“连成本都不够”。为了破题,他咨询专家、组建团队,最终通过嫁接火龙果的方式解决了难题。

  “但这远远不够,要保证结出的果实质量好,还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翁有良代表打开手机,每个大棚的温度、湿度信息在屏幕上一览无遗,“经过一次次尝试,我们找到最适合燕窝果生长的环境,并通过数字技术在线检测,确保了品质。”

  这份执着,源于翁有良代表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衢州农产品丰富,却存在大而不强或强而不大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稀缺性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他的目标就是将燕窝果培养成省级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

  “这果子卖得好不好?有价无市可不行。”现场,坐在对面的一位代表问道。

  “供不应求,现在果子都被高端商超订走了,今年就要扩大规模。”翁有良代表拿着果子,一脸骄傲。他心里想的是更长远的目标:今年在衢州推广1万亩,“十四五”时期在全省推广15万亩。

  当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衢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发现每位代表的桌上都放着一瓣燕窝果。“香甜可口。”代表们品尝后赞不绝口。

  这份香甜,就是乡村振兴的味道!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 00003 这份香甜,是乡村振兴的味道 2021-01-28 22032877 2 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