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文化赋能 联动创新

嵊州: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时代的文旅融合样板市

  2020年尾声,嵊州市喜摘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称号,这是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美誉的嵊州又一顶桂冠。

  诗画嵊州,美不胜收。近年来,嵊州市充分发挥越剧发源地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文旅融合业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将打造全域旅游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模式和综合性的推动机制。2019年度嵊州市旅游产业增加值35.61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市GDP总值5.9%,接待游客1591.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3.82亿元。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浙江省戏曲之乡”“长三角最具网红特质旅游城市”“2018年度十大诗意小城”……一项项荣誉背后,一幅“现代与历史交融、诗与远方共存”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一条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嵊州路径”日渐清晰。

共建共享 绘就美丽底色

  文明花开,幸福满城。2020年11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公布,嵊州市名列其中。这为嵊州打造全域旅游绘就了美丽底色。

  为积极营造“全域旅游全民共建、文明城市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嵊州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融合”贯穿到全域旅游创建的全过程。开展城市更新建设,对城市主次干道、老旧小区等进行综合提升;投资89亿元,完善城市旅游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塑造出依水亲水、依山显山的嵊州特色城市景观。

  无论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大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力度,还是坚持生态红线,开展“五水共治”“蓝天保卫战”行动;无论是实施美丽乡村、A级景区村庄建设,还是高标准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景区城游客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多功能平台……嵊州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高屋建瓴绘蓝图。嵊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以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为统揽,以全域办为专门协调机构,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负责协调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合力兴旅的发展局面。

  嵊州市编制完成《嵊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嵊州)旅游总体规划》和《嵊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提升规划》等专项规划。启动嵊州市“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与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嵊州市旅游以“剡溪”和“越剧”两大唯一性资源为主线,主打“诗画剡溪、越剧嵊州、养生慢城”三大核心旅游主题,做响“两圣一路,戏引天下”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将旅游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与文化、农业、水利、林业等规划深度融合。

  嵊州市还加强政策扶持,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同时统筹带动交通、水利、建设、农业农村等各线资金30亿元用于全域旅游发展。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嵊州市将深入挖掘以越剧、唐诗为代表的越乡文化内涵,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努力打造越乡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加快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全域大美格局。

文旅融合 提升城市内涵

  左手百年越剧,右手千年诗路,是嵊州全域旅游的两宝。

  2020年12月,“越剧新声,越享生活”越剧小镇全国招商发布会在古戏楼举办,逾3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此次盛会。

  “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作为越剧主题文旅融合项目,位于嵊州市甘霖镇、总投资55亿元的越剧小镇,被列入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文旅一期已建成营业,二期正在加紧实施。小镇依托“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的人文底蕴,开设了古戏楼、戏迷馆、非遗馆、舌尖上的嵊州等具有越地特色和越剧元素的文、旅、商配套设施,致力打造一个全国戏曲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嵊州市积极开展“山水为承载、越剧为核心”的“越剧+”的文旅尝试。2020年,嵊州市全面启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入选省级创建名单。嵊州还不断开发越剧非遗旅游产品,推出“品越之旅”越剧研学游。

  一江剡溪水,千年唐诗路。俯瞰嵊州城区,投资15亿元的艇湖城市公园已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投资7亿多元的清风船闸“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水上游线项目即将开建。

  2020年12月,在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嵊州“中国唐诗之城”规划方案正式出炉。“中国唐诗之城”建成后,将形成“一驿、两道、三域、四地、五洲”的完整空间格局。项目将于今年开工,总投资53亿元,建设期为3年,至2025年预测年游客量可达104.6万人次,年旅游收入可达5.9亿元。

  推扬“诗路+”拓宽诗路意义,嵊州通过彰显“两圣一祖”文化,积极打造“书礼小镇”,举办国际书法朝圣节、两届剡溪智库大会、“谢灵运杯”全国诗词大赛、浙东唐诗之路摄影大赛,推动竹编、根雕、泥塑、紫砂等生产性非遗项目向旅游商品发展。

  嵊州市积极挖掘文旅特色资源,提炼出越剧文化、唐诗文化、书圣文化、山水文化、小吃文化等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有机植入到旅游线路、景点和各类产品中,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打造越剧小镇、艇湖城市公园、绍兴温泉城、王羲之故居、十八都江、百丈飞瀑漂流和“诗画剡溪”、“美妙三公里”、沿江绿道等项目,重建剡溪生态,重现“浙东唐诗之路”山水人文美景,打造市民、游客向往的休闲乐园。

全域景区

助力产业发展

  榧林石阵,飞瀑忘忧。在嵊州市石璜镇西白山村,FUN星空露营基地吸引了不少来自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游客前来游玩;而白雁坑村的几家民宿,节假日客人也是一波接着一波。

  石璜镇地处西白山东麓,这里文化底蕴较深厚,自然资源较丰富,有“打响浙东武装第一枪”缴枪纪念馆、乡贤馆、剪纸文化馆等文化资源,还有千年古榧林、万年巨石阵、高山湿地、万亩茶园等自然资源。该镇积极谋划全域乡村旅游,以集镇区域为中心,以“清溪飞瀑之旅和忘忧西白之旅”为主线,打造“两横两纵”的全域旅游格局。

  “这几年,我们举办了登山露营节、摄影采风节、香榧诗歌节等,当地旅游文化拔节生长,绿色产业良性发展,更多客商的投资目光也转向了这里。”嵊州市石璜镇相关负责人说。

  而今在嵊州,全域皆景,步步生情。嵊州市以4A级景区城创建作为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域景区打造,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金庭镇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甘霖镇列入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崇仁镇成功创建浙江省4A级景区镇;2020年创建4A级以上景区镇3个;完成创建A级景区村庄103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17个。推进“十线百点”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重点打造了“卮山探云”和“花溪飞瀑”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

  小吃,是嵊州的一大瑰宝。小吃蕴含大产业,小吃连着大民生,嵊州市高度重视小吃产业发展,深入挖掘小吃文化,走出了一条以小吃带动乡村振兴、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不仅小吃,还有当地各色农特产品,在与文旅项目的相互作用下,越乡龙井、谷来香榧、金庭桃形李、陈氏炖鸭、溪滩榨面等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以嵊州小笼包为代表的特色小吃促进了嵊州百姓的就业创业,使嵊州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我们凭借发挥文旅投资项目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使文旅产业成为富民产业、支撑产业、发展产业,使文旅项目成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嵊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嵊州市全域旅游道路的美丽经济魅力已初显。接下来,嵊州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发挥好文旅融合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让嵊州大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嵊州: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时代的文旅融合样板市 2021-01-28 浙江日报2021-01-2800007;浙江日报2021-01-2800011;浙江日报2021-01-2800021;浙江日报2021-01-2800006 2 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