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引领 创新驱动 培育蓝色海洋经济
新年伊始,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嵊泗,生气勃勃。
港口码头上,船只往来,接卸忙碌;渔家民宿间,翻新修葺,整装迎客;干净整洁的海岛村落,一岛一韵,一村一品;惬意自得的离岛生活,平安有序,智慧高效。
数据让这份生机更加直观:2020年,嵊泗县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00元,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00元,同比分别增长3%左右和5%左右。
迈入“十四五”,嵊泗启航新征程。2021年,这个海岛县将全面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美丽海岛建设水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产业引领 创新驱动 培育蓝色海洋经济
远眺洋山深水港,齐整的集装箱与机器组成了“钢铁森林”,吊机装卸和集卡的引擎声此起彼伏。
2020年的12月,洋山港平均每日有20多艘次大型集装箱抵离港口,1.8万辆集装箱卡车出入港区。这一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000万标箱,突破2019年的1980万标箱,再创新高。
小洋山开发是嵊泗这些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推进开发,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嵊泗不遗余力。
2020年,嵊泗《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方案》《沈家湾作业区规划调整方案》通过部省联合审查,与上海市奉贤区签订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小洋山北侧围垦加快推进,上海LNG一期扩建工程建成运营,C4区块围填海正式启动;预计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3亿吨。
“十四五”期间,嵊泗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步伐将更有力。2021年,嵊泗将完善浙沪战略合作模式,跟进落实《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小洋山港航服务功能,配合完成《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方案》《沈家湾作业区规划调整方案》报批,积极谋划小洋山北侧经济试验点。此外,加强与省属部门和上海市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联动共建、大洋山合作开发等方面健全多层面、常态化研究机制,深化课题研究,以更高站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进阶,再进阶。“十三五”期间,嵊泗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即便是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2020年,嵊泗也通过上海、南京文旅推介会等文旅促销活动,逐步降低了疫情对旅游的影响。
2020年,嵊泗获评全省首批4A级景区城,花鸟岛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龙乡创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达75.8%,主题精品民宿占比达54%,跳岛游产品推广荣获2020年长三角文旅融合推广优秀案例,预计接待游客74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亿元,市场复苏率达97%。
接下来,嵊泗将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全面推进以东部岛屿为主体的海岛公园核心发展区建设,加快建设嵊山后头湾4A级景区打造工程、枸杞蓝色海湾二期工程和花鸟北岙商旅综合体,持续打造“东海五渔村”、十里金滩特色小镇等,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镇镇景区化。同时,嵊泗还将推进文旅体产业融合,持续放大“旅游+”产业综合效应,开发更多线路的定制式主题跳岛游,推动文旅产品提质升级,丰富研学游、运动游、康养游、夜间经济等业态布局。
绿色渔业发展稳扎稳打。“十三五”期间,嵊泗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渔业生产安全稳定。去年,嵊泗稳步推进养殖海域“三权分置”,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嵊泗贻贝”入选国宴菜单并获得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平台试运行,“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光伏并网发电,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预计水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3%。
站在新起点上,嵊泗将通过生态捕捞、养殖、绿色加工及综合利用,提高渔业绿色发展水平;优化捕捞作业结构,鼓励船只更新改造,进一步压减近海捕捞强度;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养殖业智能化,加快海水养殖品种多元化发展,构建较完备的养殖业“全产业链”;坚持生态养殖导向,科学掌握养殖物种最优密度,使养殖品质与水体生态承载力相协调。
生态为核 绿色发展 打造最美海岛公园
登上“石岛”黄龙,漫步在“一米巷”,石板路干净得如同水洗过一般。顺着蜿蜒村道,或可遇见盛开的鲜花,或可遇见鹅卵石拼出的游鱼,精致灵动。昔日的“邋遢”黄龙,在轰轰烈烈的环境卫生整治大会战中大变样了。
泥地变花园,平房变小楼。这样的改变也在嵊泗的其他乡镇发生。“十三五”期间,嵊泗不断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实现城乡环境蝶变。与此同时,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这颗“东海明珠”被越擦越亮。
2020年,嵊泗持续打好“蓝天、碧水、清废、净土”保卫战。与此同时,这个小小海岛县还自我加压,全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在这场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中焕然一新。
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颇丰。嵊泗在这一年创成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村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个。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国省道改建工程、交通旅游集散中心、陆岛交通码头、兴海路延伸改造工程项目如期推进。此外,嵊泗新建一批海水淡化项目,新建改造电力配网项目线路46.5公里,泗礁本岛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按计划推进。
接下来,嵊泗将聚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加快推进渔农村全域美化整治,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升级版,培育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和精品村,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镇镇景区化。同时,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修复,科学防控整治生态环境污染,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养殖、生活和船舶港口污染,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饮水全保障,完成“污水零直排”建设。嵊泗还将全面实施禁塑限塑制度,创建“无废海岛”,建设完善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设施,实现处置能力与固体废物产生量相匹配。
此外,谋划建设海洋国家公园试点,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争取开展嵊泗马鞍列岛海洋国家公园试点……这些工作也都蓄势待发。
数字赋能 智慧添彩 构建数字海岛体系
办事不出岛。如今居住在海岛村的嵊泗群众,只需就近选择站点,即可通过云上大厅办理全部县级审批事项,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以及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支出。据计算,每年嵊泗外岛乡镇群众和企业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数在5万件左右,按人均每天最低200元费用计算,预计全年为群众和企业节省支出至少1000万元。
这份高效与便捷,得益于嵊泗在数字海岛体系上的投入和努力。“十三五”期间,嵊泗推进受理接件制度改革,实现对海岛乡镇办事服务的远程指导和帮助功能,打造“十分钟办事圈”,实现海岛群众“办事不出岛”。同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嵊泗全面应用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监管平台3.0,逐步推进权力事项清单内所有事项网上办。作为海岛县,嵊泗还持续推进水上客运票务数字化提质改造,不断提升旅客和嵊泗居民出行便捷度。
数字海岛的智慧应用在服务政务、服务民生的同时,也助力产业发展。嵊泗县通过数字化文旅建设,实现了全域旅游市场的高效管理、精准营销及优质服务,为旅游管理者、旅游从业企业人员、游客等提供科学的支持。同时通过平台将旅游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游客等所有旅游行业资源基于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张图管理,实现对所有信息点位的可视化管理。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构建数字海岛体系,嵊泗已有了明确规划。实施数字海岛“一港四船”工程、建设省市县一体化数据资源平台、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搭建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未来,“智慧”与“数字”将融进嵊泗的方方面面。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嵊泗斗志昂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