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三服务”如何提质增效
以质量论英雄,不以数量定胜负
本报记者 李攀 钱祎 金梁
新年上班第一天,我省拉开了实施“三服务”2.0版的序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车间、村坊田头,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如何把“三服务”2.0版真正做到位落到底,对标对表“重要窗口”迭代升级,突出服务提质争先,在服务理念、方法、机制、作风等方面系统重塑,参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谈到这个话题时,省人大代表、柯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登富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枇杷街”变形记的故事。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衢州的枇杷外销订单下降,果农聚集到柯城区一条马路上销售。市场虽火爆,但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别看小小一个马路市场问题,牵涉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交警、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最后,在当地代表联络站的协调下,各方组团议事,各司其职,既为果农解决了生计,也恢复了交通和市场秩序。
为什么要讲这个小故事?“在开展‘三服务’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多复杂多变的难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心里只有局部没有全局,只有当下没有长远,各部门分散服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给群众和企业带来负担。”徐登富代表认为,实施“三服务”2.0版,就是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整体智治”理念,从大处和长远着眼,善于开展跨层次、跨部门、跨事权、跨地域联动,真正推动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服务效果从“单次收益”转变为“综合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群众、基层的难题。
作为“三服务”的受益者,省政协委员、浙江奥来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维峰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对实体企业越来越多的关心。当地机关干部和技术专家常常到企业走访、询问,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合理诉求。他说:“前不久,我们在青田的分公司建设一个产品检测实验室,需要从邻镇拉几公里长的电力线路过来。在县有关部门和乡镇协调下,及时解决了这个难题,现在工程已经顺利施工,高效精准的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里。”
周维峰委员说,从“1.0”升级到“2.0”的背后,是我省对“三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政干部不仅要送服务,还要服务得好。如何在“三服务”的质效结合上持续发力?他希望有关部门坚持以质量论英雄,不以数量定胜负,不刻意搞台账留痕,不单独对服务数量、办结率等进行考核和排名,避免重办结率、轻实效性的倾向,而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群众、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真正做到“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数字和人工智能时代,提升“三服务”质效,需借力数字化改革,打造服务新格局。
“2.0版如何升级,重点在数字赋能和系统集成上下功夫,数字化为系统集成创造了更多可能和可行。”来自绍兴的省人大代表沈志江说,在以往的服务中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企业、群众的诉求无法及时收集,基层的声音不能原汁原味地倾听。在新一轮“三服务”中,要切实解决这个短板,通过数字赋能,完善政府与服务对象的对接机制,构建高质量的深化服务在线平台。
数字技术如何为“三服务”赋能?沈志江代表拿出手机,翻出一款APP——“三服务”通勤线,向记者现场展示。“柯桥区即将上线这个平台,各类市场主体、重大招商项目、高层次人才,都可以通过钉钉‘微应用’进入‘三服务’通勤线,上报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会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建立清单、分级办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服务对象。”他说,数字化平台的创新打造,不仅拓宽了反映问题的渠道,让服务更加贴近企业、群众和基层,更打通了部门、层级、事权之间的壁垒,为系统集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