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中国新型城镇化浙江样本

文章导航

以人为本·店口模式

一座城的人文情怀

  以人为本·店口模式

  一座城的人文情怀

  陈潇奕 边富良

  店口镇,位于绍兴诸暨市北部,东连绍兴,北接萧山,坐拥白塔湖国家湿地和杭坞山两大山水资源,山水相拥,全域大美。

  作为城市和乡村的连接点,小城市培育试点是我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11年店口镇被列入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自2012年起连续7年蝉联全省试点小城市考评优秀等级。2019年6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店口镇和阮市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店口镇,全镇区域面积176.43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6个社区、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0.2263万,常住人口约18万,在新的起点上启动了由“镇”向“城”的快速转变。

  “化城”,更要“化人”。财富之路先行一步的店口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城人文生”五位一体的培育新理念,扎实推进接沪融杭同城化、产业转型数字化、美丽建设全域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高品质打造现代化小城市,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蓬勃的经济、富足的物质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于是,人们在这里创业,更在这里生活。

人民城市为人民 —以人为尺度,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为人民”,深植于店口镇一路的发展中。从镇到城的跨越,店口立足于人的需求,首先从城市框架上拉开发展空间,深入推进深度融杭,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引领,盘活老区内部空间,突出乡村振兴特色,聚点成面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空间形态、功能业态、历史文态、景观生态“四态合一”。

  人的发展,需要产业做支撑;产业要发展,需要空间做根基。从地图上看解放湖,宛若一只展翅欲翔的蝴蝶,停在店口西部,浦阳东江和西江交汇的地方。随着小城市试点的建设发展,这片昔日的湖畈泽地,如今正被一幢幢现代化的绿色厂房所替代,沿湖崛起的解放湖高新园区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成为店口乃至诸暨新的经济增长极,书写从“产业的集聚”发展到“人的集聚”的新篇章。

  行走在店口,清丽的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小镇因此凝练出了灵秀的文化、稳健的气质、清澈的情怀。依托会稽山脉余脉和龙门山余脉之口的自然条件,店口继续做足绿色生态底色,积极保护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杭坞山省级森林公园等“生态绿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全域大美格局,同时保护“古迹”、传承“民俗”、传颂“古贤”、汇聚“今贤”、培育“新贤”,建设青山碧水、蓝天清风、净水美食、崇文尚学的花园福地。

  在美丽城镇建设的推动下,这座城市日日蝶变更新,焕发新颜。悠悠中央河,是一条经过整治后的人工河,流经店口镇中心区,横贯城市东西。从白塔湖引入的碧水顺着高低错落的河床由东流向西,漫步河畔,走走停停,看看绿意盎然的水生植物,驻足欣赏随着音乐此起彼伏的喷泉水柱,或是在栈道的石凳上稍息片刻。

  城市客厅是店口人享受城市生活的另一大体现。伫立于镇中心的嘉凯城(店口)城市客厅,既集聚了物美超市、星美影院等一流商业资源,餐饮、社交娱乐等体验式业态,还植入了店口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及农业特色空间,是一个一站式城镇会客厅,融于绿水青山之间,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期盼。

  “城市客厅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的场所,更是店口人共享生活与服务的平台,是店口人的客厅和金名片。”店口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店口在不断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界,把真正的城市生活品质带给城镇居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 —以人为生产力,凝聚城市发展共识

  “铭仕广场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店口的、诸暨的,是整个社会的中心镇模式。”冯剑铭,浙江铭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作“店口商业第一人”。他所说的铭仕广场,是店口镇的一段传奇。

  2005年,冯剑铭规划了一个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商业中心,这就是投资1.5亿元的铭仕广场。店口城市化的加速、店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无法阻挡。“创造新的生活标准。”2007年底,铭仕广场开业的时候,冯剑铭把这个广告语在镇上挂得到处都是。

  时至今日,铭仕广场在店口并不是个例。作为“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目前店口镇共有市场主体3700余家,其中中国500强2家、上市公司7家、规上工业企业185家。依托强大的民营资本,店口镇积极推进“以城养城”“民资造城”模式,2019年非国有投资占比高达96.21%,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领域,全方位参与小城市建设。延续着对故土的炽热情感,那些掘金的创业者们投入反哺家乡城市建设的热潮,留下了印痕。

  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海亮集团是店口镇最强势的造城企业之一。除了占地90多亩的四星级海亮商务酒店、占地93亩的海亮御园,海亮在店口的地产项目还包括占地392亩的华东汽配水暖城:一至二层为市场,三四五层为住宅。

  为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难题,店口镇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累计吸引30多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建成了全省首条乡镇级天然气管网和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敬老院、弘毅小学、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以及铭仕广场、华东汽配水暖城、万利来广场、店口商贸城、嘉凯城·城市客厅等商贸设施。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融入到城市建设,既有效拓宽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又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店口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人是城市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店口激活人的要素,着眼软实力提升,以创建“归雁人才高地、本地城镇化高地、就近市民化高地”为目标,以人口市民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均等化、品牌特色化的“新四化”为路径,实施外来人才“归雁生根”工程、本地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农业人口转移“新市民化”工程。

  今天,在产业圈、资本圈、人际圈的相互叠加赋能下,店口引导要素自由流动,并建立起要素聚集机制,从而强有力地孵化出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形成了一个反向的磁场,消解了长三角一二线城市对店口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

人民城市人民治

—以人为中心,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服务人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命题。

  自提出“融杭强市”发展战略以来,店口全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以规划沟通、设施联通、要素畅通、产业互通、民生相通为手段,探索一条以建设杭南首站为目标的发展新路径,促进空间拓展,加快由“临杭城市”转向“融杭城市”,“工作在杭州、生活在店口”“工作在店口、生活在杭州”为导向的新生活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我们要做的融杭,不只是空间距离上的缩短和融入,还有产业、人才方面的密切交往与互动,更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基础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这是一道民生题,决定着小城市试点创建的最终成色。”店口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向外,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向内,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享有杭州、长三角都市圈叠加优势的店口,在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格局中,谋得先机。为此,店口镇以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按照“功能完备、设施联网、智慧运营、高效管理”目标,保障民生供给,健全保障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普惠型公共设施体系,搭建数字型新基建框架,推进“5-15-30”分钟生活服务圈体系,致力于创建杭南首站样板。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店口镇是一个人口流入大镇,“新店口人”已成为推动店口城市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店口人”,店口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验,“娘家人管婆家事”即为一例。

  针对外出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当地不便管、外地难以管的困难,店口镇从2005年开始,选择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贵州遵义、江西永丰和安徽灵泉进行试点,按照“教育、维权、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主动联系当地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邀请其外派工作人员即“娘家人”共同服务管理来店口务工人员,形成两地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互动服务管理方式。

  不仅如此,店口镇还通过实施以就业、创富、教育、医疗等“八大社保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加快“本地农民市民化,外来人口本地化”,达到让公众获得“少掏钱的实惠感”的目标。譬如,实施本地人口医疗高比例报销及新店口人大病医疗异地报销政策;坚持“底线保障、精准帮扶”,为全镇困难户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完成近2万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多措并举,让店口镇城镇化的“里子”更加丰厚。

  (本版图片由诸暨市店口镇人民政府提供)


浙江日报 中国新型城镇化浙江样本 00019 一座城的人文情怀 2021-01-25 浙江日报2021-01-2500007;浙江日报2021-01-2500011;浙江日报2021-01-2500013;浙江日报2021-01-2500020;浙江日报2021-01-2500015;浙江日报2021-01-2500023 2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