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亲历

7任农村指导员12年接续帮扶仙居——

履痕处处,情暖淡竹

  寒冬时节的仙居县淡竹乡,青山夹道,溪水潺潺。沿着乡道驱车前往,一路山路逶迤,入眼处处是景。点缀在山野田园间的,是一幢幢精致典雅的民宿,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一不被沿途的“高颜值”所惊艳。很难相信,12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小乡镇。

  从2009年省国税局与淡竹乡结对帮扶开始,先后7任农村指导员来到淡竹,为淡竹乡村发展“把脉问诊”。12年来,指导员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与当地政府和百姓一起,走出了一条以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为主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脱贫到致富,再到如今的民宿经济“井喷式”增长,淡竹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循着7任指导员的足迹,去倾听这个山区乡的故事。

  查找症结,乡村换新颜

  淡竹乡偏居一隅,距离仙居县城有40公里。我们驱车前往,全程要1个小时。沿途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经营着民宿或农家乐,门前停着不少来自上海、金华等地的车子。

  我们第一站走访的村子是下陈朱村,这也是第一任农村指导员朱志强的帮扶结对村,坐落在神仙居景区的山脚下。隔着桥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粉墙黛瓦的乡村别墅,一排排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韦羌溪畔。

  一路走来,村道干净整洁,地上没有一片垃圾,许多村民都建起了美丽庭院,房前屋后郁郁葱葱,完全看不出曾经“山区空心村”的影子。12年前,朱志强被派驻到下陈朱村时,村道还是坑坑洼洼的黄泥路,村里农房低矮破旧,环境又脏又乱,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下陈朱村党支部书记朱永旭告诉我们,朱志强驻村后,很快帮助村子找到了贫困的症结所在,他告诉村干部,下陈朱村想要发展,首先要“改变”——不仅要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起来,还要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

  有了“小目标”,村干部们干劲十足。朱志强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大家一起跑项目、争资金、拉赞助,齐心协力建设村子。短短1年后,原来荒废的云屏书院被改建成农村文化礼堂,韦羌溪上建起了堤坝,神仙居景区南门溪边也铺上了路。

  在淡竹,像下陈朱村这样“生态富有、经济贫困”的村子还有不少。淡竹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位置偏远,村庄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一直发展不起来。农村指导员们的到来,正好可以补齐这些短板。

  2011年4月,农村指导员裘耀华来到石盟垟村驻村任职时,村里正在进行第三期农房改造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裘耀华帮助村子争取到了300多万元农房改造基础建设资金,让石盟垟村的改造工作和特色旅游之路走得更稳健。

  谋划项目,致富有新路

  石盟垟是淡竹乡第一个尝试走“农家乐”休闲旅游路线的村子。我们走进石盟垟村,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发家致富的愿望。

  “当时就是试一试,没想到,这事儿真成了,客人越来越多。”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红薯居老板娘吴美莲尝到了变化的甜头。农家乐聚友居的老板娘王冬凤则是看到了老家的变化后,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在外闯荡那么多年,还是想回家,孩子读书也方便,我们的心也能安下来。”王冬凤告诉记者,随着春节假期临近,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预订电话。开了5年的民宿,生意是一天好过一天。“客人来得多了,收入就涨了,一年10多万元不成问题。”王冬凤笑呵呵地说,这几年的经营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让他们家有一些积蓄。

  石盟垟村的成功,让农家乐、民宿成为淡竹乡村民致富的新途径。农村指导员们也循着这条路子,一路帮扶。油溪村的石头屋民宿,就是农村指导员宋键华帮着谋划而成的。

  油溪村里,石屋、石凳、石桥、石井、石磨、石子路……到处是石头,满眼是石头文化。村书记张建雅告诉我们,村里正在打造石头屋民宿。“目前保护较好的石头房有18座、200多间。这里有一流的山、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非常适合打造高端休闲度假区项目。”张建雅领着我们走在村里,讲述着对油溪村的规划。

  “宋键华书记帮了我们很多。”张建雅回忆。宋键华驻村期间,村里正商量开发民宿的事情,他看到了石头屋的价值,便提议打造与众不同的石头屋民宿,还帮助解决当时资金缺口的问题。驻村两年,宋键华为村里带来70万元的项目扶持和慰问资金,开展防洪堤坝工程和村内森林公园建设两个项目。

  精准帮扶,村民富起来

  淡竹乡的民宿产业逐步形成,指导员们的任务却并未结束,他们纷纷表示:“不仅要让村子发展起来,还要让村民们都富起来。”

  尚仁村是淡竹乡政府所在地,也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几个村子之一。我们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小有名气的“稻草画基地”。“稻草画基地”是村民陈军敏的工作室,一楼是土房子改造,二楼是玻璃房,造型十分别致。“这间工作室是王书记帮我们争取的,如今成了帮助村里困难群众致富的场所。”尚仁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平说。

  陈德平口中的王书记是第六任农村指导员王成伟。秉承着“小康路上一个不少”,王成伟多方争取,为擅长绘稻草画的陈军敏争取了这个工作室。陈军敏右腿残疾,靠着一双拐杖和一根稻草,在稻草画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屡获全国大奖。工作室的成立,让陈军敏有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也让周边闲赋在家的村民有了学习的目标。“村民们有时间就跟着陈军敏学学稻草画,帮他一起制画,增加不少收入。”陈德平带着记者走在村子里,介绍着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王成伟与他们共同努力的故事。

  淡竹乡地处山区,有不少村子在山坳里。指导员钱浩波结对帮扶的林坑村就在公盂山脚下。2018年底,钱浩波接过帮扶的接力棒,也接过了带动林坑村全面致富的重任。2020年夏季,林坑村因为举办“星空露营节”一炮而红。星空、音乐、美食,还有成片紫色的马鞭草刷屏微信朋友圈。这些都是钱浩波与村党总支书记蒋坚军的手笔。来到林坑村时,钱浩波正在村口晒马鞭草籽,只见他蹲在地上,仔细地把草叶子从里面挑出来。“这是今年马鞭草花季过后,我们收的籽,晒晒就能卖,还能给村民赚笔收入。”在钱浩波眼里,这一地的马鞭草籽都是能赚钱的宝贝。2020年,林坑村靠销售农产品收入就近40万元。林坑村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了仙居那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集体经营8幢房屋,改造后提供客房35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2020年村集体经营农家乐营业收入仍有20多万元,为村里增收10多万元。同时,多途径的销售也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让村集体直接增收6万余元。

  精准帮扶,小康路上一个不少。这是钱浩波帮扶结对时,上一任指导员王成伟交给他的接力棒。如今,他已完成。下一任帮扶干部与淡竹的故事也即将开启……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8 履痕处处,情暖淡竹 2021-01-21 浙江日报2021-01-2100022;浙江日报2021-01-2100021 2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