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亲历

两年任期到了,结对帮扶工作却不会结束,即将离开衢江的他们在忙啥——

流连忘返,心系乡亲

  在和继任者交接前,杭州下城区城管局干部袁学斌还有两件事要完成,他的汽车后备箱,要为衢江区大洲镇石屏村村民最后带一次货,还得把所得的货款分发给村民,最后一个月累积了将近1.8万元的销售额。

  袁学斌是我省派往农村的结对帮扶干部。在衢江区,像袁学斌这样的结对帮扶干部一共有14名。2018年,浙江启动了新一轮省级扶贫结对帮扶工作,14家单位和衢江区14个薄弱村结对,结对帮扶为期5年,并派出14名结对帮扶干部,扎根衢江的14个薄弱村。两年多的时间里,整个结对帮扶团队共筹措帮扶资金4800多万元,实施各类项目48个。

  转眼间,第一批干部的两年任期即将结束,在他们离开前,记者走访部分结对帮扶村,感受山与村、田与农的变化。

  补短板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地处库区山区的衢江区湖南镇,依然积雪皑皑。1个月前撒下的油菜籽,已经有10多厘米高了。在油菜田旁边,一块农田早早开始了翻地工作,而这本是农闲的时候。“蓄水池建好了,灌溉不缺水了,下个月就立春了,准备种水稻和生姜。”湖南镇湖南村金家山自然村的村民郑小法说。

  建造蓄水池,是当地村民多年的梦想。“从我父亲开始,就想着建蓄水池了,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亏了老张。”郑小法口中的老张,是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挂职衢江区湖南镇党委副书记、派驻湖南村的结对帮扶干部张树水。

  2019年,张树水驻村后,发现村里土地缺水后,就想着要先解决村民盼望的事。在结对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一个4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2020年建成。今年初强冷空气来袭,蓄水池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800米外的山泉取水口冻住了,但张树水并不担心缺水。“设计的时候,就安排了2套供水系统,除了山泉外,还可以从500米远的溪里抽水,确保蓄水池常年有水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蓄水池解决了灌溉、村民饮用水还有消防用水3个问题。因缺水20多年没耕种过的地里,当年就种上了水稻,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尤其是另外40亩小皇姜,得到及时灌溉后,亩产达到1500公斤,效益在万元以上。

  补上帮扶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是帮扶单位和派驻干部从一开始就关注的事。不仅仅是湖南村,其他结对帮扶小组,或修渠或修路,为发展产业打好基础。峡川镇后山村在结对帮扶干部徐元骏的努力下,一条“有涝排涝,无涝灌溉”的水渠修成了,果树核桃树在荒山上扎根,当地发展起了特色蔬果生态产业园;在举村乡龙头坑村,结对帮扶干部张传涛,从改造提升茶山、配套建设茶叶加工厂房入手,让60年的老茶场重新焕发活力。

  扶产业

  田间笑谈丰收事

  等不及清理干净泥巴,郑水荣把刚刚挖出的葛根高高举过头顶:“丰收了!”在寒潮来临前,在衢江区周家乡双溪村葛根基地,70亩葛根完成了采挖。

  在不远处,半夏田里的收获也进入了尾声。双溪村村民金爱花和金明仙搬着小板凳,蹲在田里,拿着小锄头并排坐着,一边翻土一边往前挪动板凳,手脚麻利地捡起土中的半夏根球放入篓中。她们在这里干活,女工每天工资100元,男工每天130元。

  双溪村的葛根半夏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近200亩,年产值约500万元。来自杭州富阳区政府的结对帮扶干部叶平说:“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橘林,疏于管理,橘树七零八落,在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引进了葛根和半夏种植项目,种植容易,还能提供就业岗位。”种植葛根和半夏每年提供了80多个临时工的工作机会,可为农户增收1万元至1.5万元。

  农村要发展,还得看产业。14个结对帮扶干部,都在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上动足了脑筋。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陈武斌帮助太真乡银坑村谋划实施的“蓝天十贰居”民宿,为村集体每年带来了10万元经营性收入。白茶成为上方镇金扬村的特色,目前,金扬村白茶面积达1800亩,产值1200万元,采茶季直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通过茶叶厂房、办公用房出租、光伏发电项目等,2020年金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2.18万元,增长约40%,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0200元,增长约25%。在金扬村驻村的结对帮扶干部黄冠中说:“我们还建立了‘金扬白茶’品牌,开发了白茶含片、茶树花沐浴露等深加工产品。”

  “结对帮扶不仅仅是输血,更要为村里发展产业,形成长远的造血能力。”叶平说,有了产业,乡村才能发展得更好。

  结对子

  千方百计助增收

  “咩——咩——”门开了,两只羊羔也不跑出来,只是冲着新主人叫唤。袁学斌知道羊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这户人家让袁学斌颇为感动:一对患有智力残疾的母子相依为伴,多年来两人依靠低保金维持生计,坚持用劳动一点点改善生活。

  2018年杭州市下城区与衢江区大洲镇石屏村开启结对帮扶。2019年2月,袁学斌成为了第一批结对帮扶干部中的一员。他在村里推动了投资数百万元的高端民宿项目,也惦记着一户户的低收入农户。

  经过走访调研后,他发动19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殖土蜂、土鸡等强度不高的劳动来增加收入。他解决了农户的生产资料,等农民有了收成,又为农民谋划起了销路,将农产品装满汽车后备箱,周末运回杭州,带到下城区机关食堂门口摆摊售卖。半年多来,他已为石屏村农户卖掉8万多元的土特产,让养殖户增收2万元。

  2020年6月,袁学斌为这对母子送去了22只鸡苗和2箱种蜂。靠着鸡蛋和蜂蜜,半年多下来,母子俩赚了3000多元,主动提出了养羊的想法。袁学斌说,这让他非常感动,扶贫更要扶志,“我就是想营造一个氛围,人人动起来,为低收入农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山里的留守老人也有赚钱的路子。”

  不让一户掉队,结对帮扶干部在盯产业项目的同时,也关注低收入农户。在两年多的任期里,第一批14名驻村干部走访低收入农户2136人次。在上方镇金扬村,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黄冠中建立省生态环境厅助学基金,圆低收入农户子女大学梦;而来自省担保集团的陈科元则从金融帮扶入手,让更多农民以更低的利息、更便捷的手续,享受到贷款。

  要离开了,徐元骏抓紧时间谈项目,一个数字化的草莓大棚项目,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签约,开工以及之后的事项,就要交给下一任了。张树水还在继续忙着工作。“水源解决了,地适合耕种了,我刚刚和村里商量,下一步引入蓝莓产业。”张树水说。

  任期到了尾声,但结对帮扶工作不会结束,冰雪消融后,下一个春天又要来了。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8 流连忘返,心系乡亲 2021-01-21 浙江日报2021-01-2100007;浙江日报2021-01-2100009 2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