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浙江率先实现农户全覆盖式普惠金融

农户普惠贷款赋能全面小康加速度

  浙江率先实现农户全覆盖式普惠金融

  农户普惠贷款赋能全面小康加速度

  农村普惠金融够不够“普”、能不能更“惠”?这个难点如何破解?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浙江省农信联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出实招,推出全国首个由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合作推广的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探索出“无感授信、按需增信、随时用信”简要流程的创新做法,农户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无感获得授信,基本实现全覆盖。

  截至2020年底,全省普惠授信服务农户956.8万户,符合条件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达99.91%,有300.13万农户申请并得到用信,大幅降低农户获得贷款的门槛,探索形成一条推动普惠资金直达农户、直达基层的“浙江路径”。

  本期专版聚焦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这一特色创新授信模式,其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巨大动能,更为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增添了澎湃新动能,助力浙江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

农户授信全覆盖,农民致富“加速器”

  农户小额普惠贷款首次在浙江全域农村实现了全覆盖的普惠金融,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期以来,“找银行贷款要找熟人、托关系,资料手续还繁琐”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农村群众心目中根深蒂固。家里碰到点事急需用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亲戚朋友借,不仅拉下了“面子”,更浪费了“票子”。加上农户的金融知识往往有限,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掉入高利贷的陷阱。

  如何有效改变这种情况,保障农户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的权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浙江省农信联社积极探索实施农户无差别基础授信模式。除了极少数违法、失信等负面情形外,将全省农户(18周岁至65周岁)全部纳入普惠额度的授信对象,做到“一个不少、一户不漏”。

  浙江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授信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一是无差别授信,人人‘贷得到’;二是低利率优惠,户户‘用得起’;三是多渠道‘造血’,拉动‘双循环’。”

  为农户实施全面普惠式授信的做法,受到了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部委的关注,在省政府召开的2020年全省四季度工作(争先创优行动)部署会上,该项工作获第三季度全省“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省3个农业领域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在农户授信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低收入农户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执行优惠利率,年利率低至3.85%,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低,特别是远低于互联网公司的网贷利率,让低收入农户不仅贷得到款,更用得起款,真正做到普惠金融“又普又惠”。

  衢州江山市是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的首个试点地区,当地的低收入农户成了该项目的最早一批受益者。其中,江山市塘源口乡塘源村村民毛师傅的境遇就是一个缩影。他因病入贫成为低保户,妻子又被查出患乳腺癌。这样的家庭情况,通常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他获得了江山农商银行20万元授信,用于种植猕猴桃增收,生活条件不断向好,为此他一直心存感激。

  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作为金融助力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门和农信机构鼓励农户利用贷款发展农家乐、粮食生产、禽畜养殖等产业,在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促进城乡消费,带动经济“双循环”。在桐乡市西塘新泾港,经营民宿的徐师傅夫妇在当地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下,对民宿进行装修,将原来的农房改造成了家庭农院,拥有16间不同主题风格的客房,深受年轻客户的喜爱,在假日和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截至2020年底,全省普惠授信服务农户达956.8万户,剔除户内年龄均大于65周岁的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99.91%,授信总额达14409.24亿元,用信余额5941.07亿元,用信农户300.13万户;全省低收入农户授信18.97万户,授信金额118.97亿元,年末有贷款余额37271户,用信余额23.68亿元。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全方位、成体系的普惠金融服务。

无感授信便捷用信,唱响助农好声音

  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创新形成“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的流程闭环,让农户“一次不用跑”即可获得贷款。

  “无感授信”,提高效率。农户小额普惠贷款首创“无感授信”模式,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乡镇提供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户籍地址、户号等5项基本信息,农户无需任何操作,即可获得农信机构提供的3万元以上基础额度授信(3万元为最低标准,各地有不同的提升标准)。

  据介绍,3万元是基于每个农户承包10亩土地所需生产资料,并综合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户人均还贷能力等情况进行测算,部分地区基础额度高于3万元。在“无感授信”的支持下,放款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地处浙南山区的温州文成县,农户住地较为分散,目前已完成辖内全部乡镇8万余户农户的“无感授信”工作,授信服务覆盖率达100%。

  “有感反馈”,确保落地。完成“无感授信”后,农信机构第一时间将授信信息按照“一条短信、一封信件、一次走访”的方式做好传达,让农户知道自己“能不能贷、能贷多少”。针对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对手机等设备操作不熟练的实际,工作人员上门面对面反馈信息,切实保障其知情权。如杭州富阳区统一印制《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告知书》,累计送达45472封。此项便民之举在当地广受好评。

  “便捷用信”,提升体验。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以浙江农信丰收互联手机银行APP为依托,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农户“一机在手、一呼而应、一点就通”。如有更多额度需求,农户可随时提交资产证明进行增信提额申请,最高可达30万元,并能循环使用。

  这对正忙着采摘收购柑橘的临海涌泉外岙村橘农老冯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农户普惠小额贷款工作开始后,他收到授信结果和提额操作短信,毫不费力地获得了基础额度。在客户经理的上门指导下,老冯通过丰收互联很快收到了8万元“随借随还”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资金。他“一次都不跑”,就实实在在享受到金融服务“三农”的优质体验。

让好人更得实惠

构筑乡村治理新样板

  浙江是“枫桥经验”“三治融合”等乡村治理模式的发源地。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充分发挥金融“源头活水”和“粘合剂”作用,徐徐吹拂着文明增值,德治扬新风;民主评议,自治聚民心;倡导诚信,法治明界限的清新之风,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将邻里关系、社会公益等因素作为评价标准,使有良好道德背景或荣誉称号的农户有资格获得更高额的授信支持或者享受更低的贷款利率,让“有德者更有得”。浦江农商银行每年携“好家风信用贷”,参与以孝义家风出名的郑宅镇“好家风”农户表彰大会进行现场授信,使家风与贷款利率挂钩,激励郑宅镇形成了“比家风”“尚德”的优良社会风气。

  同时,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在额度、利率的确定过程中,积极倡导群评群议形式。有增额或减费需求的农户自评完成后,再提交由村中有威望的长者、联村干部、农信机构客户经理等组成的联合评议小组进行二次审核,对农户各方面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允的评价,确保结果公开公正。如诸暨特别邀请全国人民调解专家、“CCTV2018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杨光照成立老杨工作室,协助辖内农信机构对村民进行文明评价,真实反映村民文明情况。

  重要的是,全覆盖并不意味着“盲目覆盖”,除了剔除涉及黄赌毒等负面清单人员外,特别将失信人员列入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禁入名单,以此进一步撬动提高农村信用意识,提升农户对征信在经济活动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倡导农户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

政银携手推进

融入“整体智治”大格局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浙江省农信联社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强化政银合作,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丰富基层公共治理实践经验。

  整体推进,政银携手凝聚合力。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浙江省农信联社以打造“整体政府”为目标,分别发挥组织优势和渠道优势,通过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推进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工作由“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群众办事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切实提升了工作质效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

  智治为要,切实打通工作堵点。推进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的前提是依托大数据进行“无感授信”。浙江农信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金融领域数字化应用,进一步加快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的推进效率。除了12年来“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积累的大量客户信息外,还不断强化“总对总”合作,积极对接相关省级政府部门各类数据平台,拓宽数据来源。浙江农信系统各行社也与当地大数据中心、公安、民政、社保、公积金、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开展数据合作,不断提升数据丰富度,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滴灌”。

  潮涌之江,在浙之滨。浙江以一抹苍劲的浓绿写就新时代答卷,力透纸背。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中,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农信联社砥砺奋进,再披荣光。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农信联社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农户普惠贷款赋能全面小康加速度 2021-01-18 浙江日报2021-01-1800004;浙江日报2021-01-1800007;浙江日报2021-01-1800010;浙江日报2021-01-1800017;浙江日报2021-01-1800011;浙江日报2021-01-1800018;浙江日报2021-01-1800023 2 2021年01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