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亲历

水脉文脉交融 文化经济共生

古韵今风大运河

  上善若水。大运河的水,除却温润灵动,更多添一分智慧与韧劲。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她贯通了中华文明腹心地带和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串联起七大古都,连接起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项春秋战国始建的伟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共9段遗产河道、13个遗产点,全长约327公里,涉及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5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遗产区面积2658公顷。2020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开局之年。2021年1月1日,国内第一部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地方性立法——《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正式实施。

  忆往昔风华,看今朝风采。连日来,记者进城门、走粮仓、探码头、过纤道、跨古桥、览古镇……大运河浙江段的沿途见闻,有水脉与文脉的交融,有文化与经济的共荣,更有一曲人民幸福谣,款款吟诵,永续绵长。

历史之河

阅不尽丰盛文化

  大运河上文化丰饶,形制不拘一格。

  大隐隐于市。一如杭州中河南路与万松岭交汇处,东西横跨中河的凤山水城门。

  建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的凤山水城门,是杭州仅存的古城门,也是整条大运河两处水城门性质世界遗产点之一。活水北通大运河,南勾钱塘江。1986年重修后,其旁辟出公园,门洞下近20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原状。

  和拱宸桥的熙攘不同,水城门不在路边,在烟火人家巷陌之内。古朴青砖垒砌的城门上繁茂的植被,多少掩了些光华。就算周围鼓楼、太庙、御街、六部桥等南宋遗迹密集,老杭州人何兴桃还是感叹:“从小就在附近来来回回地走。要不是因为工作关系,也注意不到她。”

  也许是老城区的遗存太过丰盛与亲切,当地百姓才会习惯到“视而不见”。悠悠门洞却“定睛”600余年,看尽杭城变迁。“今天的凤山水城门已失去城门作用,但作为研究杭州城郭变迁和城建史的实物载体及历史地理坐标,价值犹存。”上城区住建局文保科孟蕾说。

  大运河上,无数与凤山水城门一样的古老建筑犹如凝固的历史。诗却会说话。在人们的交口传颂中,诗和水一样,是“活”的。

  出地铁西兴站步行十分钟,就到了西兴老街。步入青石板路铺就的1500米历史走廊,高楼自动退却,维持清末民初风貌的粉墙黛瓦绵延不绝。

  这里是浙东运河的起点,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入口”。因是官渡,西兴有过无数文人墨客驻足。他们东游名山大川前,在此或凭栏怀古,或泛舟畅游。“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据不完全统计,唐代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在内的400余位诗人,留下了涉及西陵、固陵、樟亭、西陵驿、白马湖、城山等相关地名的诗作数百篇。

  文化在人。运河送来了诗人,也送来了匠人。

  文房四宝中,湖笔居首。元代以前,全国以安徽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究其原因,在于南宋时期江南战乱,宣城凋敝,一批工匠随运河逃至免遭兵峰洗劫的湖州谋生。

  湖州善琏镇是湖笔之乡。湖州市善琏湖笔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一支笔从原料到完成,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12道大工序,此外还有128道小工序。

  细活出精品。运河水哺育的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一手捏着羊毛在水盆里浸透,一手用指尖梳理着羊毛,双手不断重复着浸水、梳毛动作……“做笔不太用眼,全凭手上感觉。”水盆工王阿姨自18岁起就拜师学了手艺,40年如一日练就的本领,是“阴雨天也不用开灯照明”。

  手在水中浸泡久了,身子湿气重。下班后,和同事们心照不宣地来一碗传统小吃——辣油小馄饨,是王阿姨驱除寒气的食疗养生法。

  受气候、食材、风土、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的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老少咸宜、南北不拘的饮食文化,大概是大运河文化中最接地气的风景。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年糕,是宁波最馋人的招牌。尤其是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的慈城年糕。运河水滋养的粳米,加上省非遗的手工技艺,成就了它的洁白光滑、煮而不糊。

  为发展慈城古镇文旅产业,前不久,景区新开了年糕馆。寻味来时,先看见墙上印的两句话:一句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慈城,是中国年糕最好吃的地方”;一句是作家冯骥才先生说的“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历史名牌,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入店落座,亲口尝过之后,方知此言不虚。

财富之河 数不尽江南繁华

  大运河自古就是条致富河。没有公路、铁路的年代,水运之便,带动沿岸城市繁荣。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物,被学术界称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利用家蚕丝纺织的最早实例”。“农耕社会,湖州最值钱的农副产品,就是丝绸、羊毛、湖羊皮。地方志记载,明正德年间新市就已有丝行、丝号、丝庄。到了清朝,湖丝更是漂洋过海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 在新市镇的江南蚕文化馆,长期从事新市商业文化研究的姚永奎侃侃而谈。

  可总有一些历史的缝隙,是仅凭想象无法触达的地方。身旁一块用玻璃罩保护的石碑,成了我们与那段丝绸经济繁盛年代的连接点。

  这块碑名为“奉宪禁碑”,立于清乾隆十年,主要记载的是茧丝绸交易的详细规范和明确禁令。“这表示当年的丝绸生意已经好到出现了中间商。无良商人强买强卖,导致农户不得不掺假,朝廷因此下令规范市场。” 姚永奎说。

  新市与南浔水网相通,南浔自古便有“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因更靠近行政中心湖州府,也更方便做利润极高的皇家用绫绢生意。南浔富商“四象八牛”正是做蚕丝生意起家的。行走在南浔古镇景区,依然可以领略其往日风采。

  如今,虽然商贸繁忙景象不再,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却给大运河边的古镇注入新生机。

  勾连塘栖水南水北两岸市街的广济桥,是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桥,身姿伟岸,气势雄浑。自明朝弘治年间建成以来,见证了塘栖古镇从渔村集市到网红景区的转变——

  漫步水北街区,于不经意间走进民宿“汐糖”,顿有古今交融之感。其古意,在于未曾改动过的老宅结构和天井里那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其新意,在于全部客房都有地暖和大堂里时尚的咖啡吧。这间民宿房价不便宜,却很抢手。“现在不是旺季,入住率也有80%。碰上小长假,或是塘栖枇杷节,不早一个月预订,很难住进来。”店家告诉我们。

  “走走走,跟我到隔壁听书去!”跟着余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丰国需的脚步,我们走进一家书场。

  据丰国需介绍,漫长的旧日时光里,听书是停靠在塘栖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重要的消遣。兴旺时,塘栖有几十家茶楼,几乎每家都设书场。说书人到塘栖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一是同行竞争激烈,二是因为长年听书的“老耳朵”多。

  谢金元早年在“苏杭班”客船上做船工,打小就在书场里听书。2010年,在老友丰国需的支持下,谢金元在水北街区一座茶馆里开设书场,在说书市场日益萎缩之时独树一帜。现在,谢金元的书场已经成为塘栖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书场人气很旺,听众覆盖了各个年龄段。每个月都有擅长传统曲艺的“非遗”传承人不辞车船劳顿来到这里,痛痛快快地连说十余天。

  今日来到塘栖的人们,不仅能触摸到繁华的旧痕,更能体味始终浸润着古镇生活的文化况味。

幸福之河

享不够市井烟火

  大运河在时间和空间的流淌中,成为增进人们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历史时间线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嘉兴王江泾镇位于浙江北端,镇上无人不知陶家。这个古老的家族,宋代便迁居此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陶家大院逐步废弃并拆除,后来当地政府在此建立粮仓,21世纪后,这里再一次被闲置,直到2019年,运河陶仓理想村在原有粮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这里才又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墙上垒出的麦穗图案,是对曾经粮仓的铭记,也是禾城嘉兴的烙印。”运河陶仓理想村“村长”甄小龙带我们游走在这座现代感十足的工业风建筑间,“这里已经建成了陶仓艺术中心、艺术民宿空间等,既可以开展览,也可以承接音乐节、论坛等活动,是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参观时,我们碰上了不少游客。游客冯先生说,印象中的陶仓是一座废弃建筑物,这一次见到了它全新的样子,似乎可以在这里寻到“诗和远方”。

  昔日旧粮仓,今日文创村。在陶仓艺术中心的对面,有一排主题民宿,每间房都和潮流品牌合作,被赋予了不同的主题。民宿经营者彭瑶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黑胶唱片、国潮服饰等不少热门主题房周末都是客满的,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大运河,不只蕴藏历史的遗迹,也承载现代的希冀。随着一批热爱乡野又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在这里邂逅、相识、碰撞,以国潮为锚点,打造梦想社区,江南鱼米之乡的这座“粮仓”正在新时代的田园中熠熠生辉。

  如果说运河陶仓理想村是“旧瓶装新酒”,那么绍兴八字桥则是古桥有新意。触过桥柱覆莲、拂过锈迹斑斑的锔钉,这座千年古桥将昔日繁盛与今日新意向我们娓娓道来,那是古城内外关于人和岁月的故事。

  行至桥桥相映、水屋相连的八字桥街区,我们越过净高5米的桥顶,来到桥的南面,一个“八”字巧妙呈现于粉墙黛瓦之间。桥连着人,人恋着家,家承载着岁月更迭。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家家户户推门是河,淘米、洗衣、坐船全都离不开水,每家妇女沿河而立,站在方寸大小门前石上,麻利地打点着一家老小的生计。

  如今,古桥上依旧迎来送往。说话间,我们就看到一位开着电瓶车的大爷正在桥上吆喝着,他是来为住在八字桥街区的居民送煤气罐的;桥的另一端,一位老人频繁拿出相机,只为在这里定格小桥流水烟火气的模样。

  “我们要让现代生活与古桥、古街区完美融合在一起。”走在桥上,绍兴越城区工作人员说道,不仅在这里,我们还通过让古城“变矮”等,在留住古老遗产风貌的同时,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大运河缓缓流淌至今,处处凝聚着一代代人圆融和谐的中国智慧。

  站在海宁长安镇的虹桥上,可以看见一处石砌的分水墩,运河水曾经在此分为两脉,这里便是长安闸所在地。长安闸遗址的“三闸两澳”系统通过各设施的联合运用和严格的管理措施,达到了船行顺利、水量循环利用等多重工程目的,是江南运河技术含量最高的船闸之一。历史光阴倏忽而逝,昔日长安闸的喧嚣今已寂然。不过,舟楫不行,碧水依旧,长安闸附近的运河段一直都是当地人心目中深沉而绵长的眷恋。

  为了留住运河文脉,活化文化遗产,长安镇启动了“一坝三闸”周边清代、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工程。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一切都如记忆中的模样。沿街店铺里有传统的老字号糕点店,也有时尚感十足的创意小铺,古老与现代在这里浑然一体。

  古风遗韵在桨声中荡漾,今朝故事在寻常巷陌生长。人与河,始终血脉相连。如今,运河的记忆仍在传承,运河的故事愈发醇厚,河畔的人们,正在把新时代的运河故事讲得更动听。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3 古韵今风大运河 2021-01-13 浙江日报2021-01-1300011;浙江日报2021-01-1300019;浙江日报2021-01-1300027;浙江日报2021-01-1300009 2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