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寻找浦阳江中的水质指标“三巨头”

水儿清 虫儿归

  李欲如又去浦阳江找虫子了。

  作为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省内治水方面的专家,找虫子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但这一次是受记者所托。

  2020年12月22日清晨,我们一行来到浦阳江上游的通济桥水库,这是浦江县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地。5平方公里的湖面,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在冬日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出发前,李欲如向记者说起这次寻访的目标——EPT昆虫。EPT昆虫是蜉蝣、石蝇和石蛾三类水生昆虫的统称(EPT缩写名称取自三者所属目级的拉丁学名:蜉蝣目Ephemeroptera、石蝇所属的襀翅目Phecoptera和石蛾所属的毛翅目Trichoptera)。这些昆虫的幼体都生活在清澈洁净的水流中,遇到水污染便无法存活,因而特别适合作为水质监测与评价的对象,也因此获得了水质指标生物“三巨头”的美名。

  水里虫子越多,说明水质越好,在记者看来,倒是一件新鲜事。

  我们随李欲如乘坐快艇来到湖中心取样。李欲如从随行的装备中取出采水器、浮游生物网、凝固液等,与几位同行的年轻调查员开始进行水生生物调查取样。

  他们先是用采水器分别在湖底、湖中、湖面取样,然后用孔径非常小的浮游生物网进行过滤,再加入药剂摇匀保存,最后分批存入一个个标本瓶。

  半小时后,水样提取全部完成。“奇怪了,怎么一只昆虫都没见到?”记者有些费解。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比如蜉蝣,成虫仅有一天或数天的生命,交配后就落入水中飘然而逝,所以我们要找的是EPT昆虫的虫卵。”一手扶着船头的栏杆,李欲如笑着说,这些虫卵需要用实验室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肉眼是找不到的。

  那么,浦阳江存在EPT昆虫吗?早在几个月前,李欲如就有了答案。

  2020年7月,浦江县启动了一项浦阳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受托方正是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李欲如说,他们在水生昆虫调查中,意外发现了四节蜉、扁蜉、微动蜉、高翔蜉和短脉石纹蛾。

  这些昆虫是什么来头?记者专门请教了杭师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李文兵。他说,这些昆虫分别属于EPT昆虫,具有很低的耐污值,只在水质清洁的水域出现。

  这是一种偶然吗?同记者一起找虫子的还有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副局长张纯钢,也有同样的疑虑。

  浦阳江是浦江的母亲河,河流穿城而过。曾经,受水晶加工业影响,荡漾碧波被废水吞噬,全县出现了数百条“牛奶河”“垃圾河”和“黑臭河”,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6年全省倒数第一。

  自“五水共治”开始,浦江大力整治水生态环境,经过几年的城镇污水截污纳管、工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控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诸多整治行动,浦阳江区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旦这条河流经过主城区,穿过最密集的商业区、工业区,水质是否还能如初?”张纯钢把疑虑告诉了李欲如。

  “当时做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我们也考虑到了,同步还对浦阳江中游的三江口断面和下游的上仙屋断面进行了取样,都发现了EPT昆虫,只是数量不同。”李欲如说,这说明整条浦阳江的水质均保持在一定水平。

  “EPT昆虫只是我们做调查时的意外收获,其实还有更多指标代表着浦阳江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李欲如解释说,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条件,浦阳江的溶解氧平均达到了7.3mg/L,非常适合鱼类、藻类以及浮游生物等生存。

  从pH值、氨氮等理化指标,到以EPT昆虫为代表的生物指标,浦阳江治水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这两年,省生态环境厅确定浦阳江开展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分试点,浦江就将生态修复作为治水中的重点,进一步完善河湖生态系统,增加河流生态环境容量。“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只是对前期治水成效的一次‘摸底’,未来我们还考虑在浦阳江上建立EPT昆虫的水域增加监测点位,以便及时了解浦阳江水质和水生态的变化情况。”张纯钢说,“十四五”期间,浦江将把浦阳江生态缓冲带修复摆在重要位置,恢复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数日之后,记者接到了李欲如的电话,通过显微镜观察,取样中的EPT昆虫找到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1 水儿清 虫儿归 2021-01-04 浙江日报2021-01-0400030 2 2021年0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