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
为新时代财政事业发展赋能助力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当下与未来、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重点论与两点论等重大关系,提供了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的完整路径。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省域治理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为新时代财政事业发展赋能助力。

  切实增强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谋划推进财政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牢牢掌握系统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是着眼“两个大局”、切实肩负财政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两个大局”,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提出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目标以及“五大历史使命”和“十三项战略抓手”。这些新目标新任务新使命新抓手需要财政政策和资金全方位、高水平地支撑和保障。财政部门要增强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提升全局性谋划、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协同性推进的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好收入与支出、政策与资金、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使资金流与决策流、业务流、信息流更好地融合,努力筑牢高质量之基、激活竞争力之源、走好现代化之路。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是立足财政特点、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迫切要求。财政是党委政府履职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承担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等职能,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运动性四大系统特征。从大系统的层面看,财政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小系统的层面看,财政自身就是一个系统,相当于一个综合的平衡体,是由若干个分系统构成的,比如收入与支出、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等等,每个分系统之间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系统发生变化或者失衡了,将对其他系统带来影响。因此,财政领域的问题更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全面提升财政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协同性、能动性,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解决财政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是应对机遇挑战、育先机开新局的重要保障。当前,我省财政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克难攻坚期,面临着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政策空间收窄与政策需求增长、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高要求与绩效工作不够到位、防风险与促发展等矛盾,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同时,财政处于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矛盾、冲突都会集中反映到财政身上,“两难”“多难”问题明显增多,政策、资金平衡的难度明显加大。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多难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找准坐标系、明确新方位、开辟新局面,妥善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省与市县等关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将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贯彻到财政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财政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必须将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体现到财政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

  谋划财政工作要有系统观念。“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事前谋划至关重要。财政的系统性决定了谋划财政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要提高站位,从更宽视野、更长周期、更广领域谋划推动财政工作,以当家的思维担当好管家的责任。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增强战略思维和宏观思维,提前介入、深度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相关部门政策举措的研究和制定,从财力可持续、收支可平衡、风险可控制等方面当好参谋助手。要克服部门本位主义,不仅要算部分领域、个别环节、短周期的小账,做到局部平衡、静态平衡、短周期平衡,更要算全局、全流程、全周期的大账,做到全局平衡、动态平衡、全周期平衡。

  推进财政改革要有系统思维。财政改革在全局改革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当前财政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央和省委就财政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包括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财政体制、深化税制改革、强化债务管理等,不少改革要破除利益固化格局,难度很大。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综合集成、迭代优化、系统推进。同时,要强化与其他改革的协同,发挥好财政改革的牵动作用,通过财政改革的利益破冰,引领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打造整体财政要用系统工具。要牢固树立整体财政理念,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数字赋能,从业务、资金、系统、技术等层面推进省市县一体化,全面提升整体智治水平。要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以业务为龙头,覆盖预算、执行、监督各环节,打造业务规范、技术一流、准金融级别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推动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一体化,借鉴财政资金数字化监管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其扩展到资产和资源领域,提高财政统筹和服务保障重大战略部署的能力,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推动省市县一体化,省财政既要管好省本级,更要从全省层面抓统筹抓协调,做好制度、规划、改革、政策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构建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市县的业务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系统合力。

  防范财政风险要用系统方法。财政风险既有输入性也有外溢性,经济社会风险会演变为财政风险,财政风险也会外溢导致其他领域的风险。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分配和平衡风险,避免风险集聚放大,从而化解公共风险。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跑在风险出现之前,出台政策、上马项目,不仅要算眼前账,看当前能否承受,更要算长远账,看未来支出、隐性支出,看长远财力能否承受。要在开放、动态的系统中防范化解风险,既要筑牢“防火墙”,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避免经济社会风险向财政蔓延传递,又要当好安全阀,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处置—反馈”财政风险闭环防控体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稳妥有序地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财政环境。

  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当前,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每项改革创新、每项任务落实都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要拼出来、干出来的。要强化实干导向,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坚决做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财政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协同联动抓落实。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工作专班机制,横向强化与部门的联动,纵向强化与市县的联动,政策上强化与金融、产业、区域、投资等政策的协同,财力上强化与资金资产资源的协同,在平衡方方面面关系中推动破解“两难”“多难”问题,实现多维目标的统一。

  综合集成抓落实。深入研究谋划具有牵动性、创新性、突破性的财政战略抓手,将其深化细化具体化到实际工作中。及时总结反馈,把每一次迭代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由旧值递推出新值,不断逼近所需实现的目标和结果,形成层层放大的“滚雪球”效应。

  闭环管理抓落实。每一项工作都要清单化、表格化,突出闭环管理,完善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工作落实机制,把工作各环节做实做精,形成并完善分析综合、放大细节、迭代深化、解决问题、整体优化、实现目标的完整闭环,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绝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

  争先创优抓落实。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对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建立健全争先创优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确保财政工作继续走在省直部门前列、走在全国财政系统前列。

  【作者为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
为新时代财政事业发展赋能助力
2020-12-28 21871782 2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