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金融

擦亮“扶工助商”金字招牌

工行义乌分行普惠金融稳就业惠民生

  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就在这里。资料显示,义乌小商品城拥有营业面积640余万平方米,汇集7.5万多个商铺,180多万种商品,出口219个国家和地区。

  “在每个摊位前停留三分钟,走完整个市场需要一年半。”当地人通常会这样介绍义乌市场。这样一个小商品海洋,其背后是浙江人的精细和胆略,而一个个方寸之间的商铺又联系着千千万万商户“无中生有”的梦想。

  “工商银行名字中就带着‘工’和‘商’,是依靠大量工商业起家的,这些年来,我们始终与我市工商经营户和小微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工行义乌分行负责人表示,该行近年来牢牢把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建设机遇,紧跟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本城市的步伐,聚焦小微企业核心关切,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快升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11月末,该行银保监普惠口径贷款余额56亿元,较年初新增18亿元,增速近50%。

跨境贷护航 小商品出口行稳致远

  2008年大学毕业,三年后开始创业,身体力行,几块钱一包的水钻,一年做一亿多。“把简单重复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义乌市标德芙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汤亚兰的经商哲学。

  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10件饰品中,有7件产自义乌。义乌从“小”起家,小商品、小市场造就了大产业。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汤亚兰这些年主要从事饰品配件类出口贸易,主打印度市场,出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给了她当头一棒。

  “疫情对我们4、5、6三个月的经营影响很大,最困难的5月出口为零,我们公司仅7个员工,大家都选择了坚守。”汤亚兰坦言今年二季度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在汤亚兰经营困难的日子里,工行义乌分行主动伸出援手,为标德芙提供跨境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50万元,解决因疫情困扰企业的资金难题,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

  150万元信用贷款虽不多,却似“及时雨”,让汤亚兰率领公司员工跨过经营寒冬,迎来复苏的春天。“公司出口从6月下旬开始回暖,最近这几个月生意特别好,11月14日是印度排灯节,相当于我们过年,饰品配件需求量很大。”汤亚兰对公司出口的迅速恢复十分满意。

  “外贸行业今年资金压力都很大,跨境贷通过线上平台申请、提交,不用抵押物,手续简便,手机网银就可以操作,精准直达小微企业,把钱给到真正需要的人。”工行客户经理告诉笔者。

  临近年底,汤亚兰喜中有忧,外贸公司两头在外,喜的是生意好,订单多,忧的是缺货,原材料在涨,出口的利润变薄了。她做了个测算,去年出口额2亿元人民币,今年估计可以做到1.5亿元,因为上半年3个月影响出口额5000万元。

  眼下,走出疫情的汤亚兰开始考虑公司未来3~5年的对策。产业链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公司上半年选择采购大企业的产品,依托大供应商的实力,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大供应商在拿地扩张,布局增产,原来有3~5个月采购账期,现在要付现金拿货,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对此,工行义乌分行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未来将不断丰富信用贷款场景,并提高中长期贷款比重,稳定客户融资预期,为小商品出口保驾护航。

信用贷输血 轻资产企业走出困境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文旅行业特别是旅游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旅游旺季消失了,淡季行情则变得更差了。

  义乌市华夏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专业旅游公司,经营着国内外数十条旅游线路。以往每年一季度春暖花开,是公司最为繁忙的时间,一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40%以上。然而今年,旅游业在疫情影响下遭受重创,华夏国旅前4个月没有任何收入,每个月员工工资成本和租金成本将近20万元,资金压力骤然加剧,这家在义乌耕耘了近20年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信贷有速度,服务有力度。工行义乌分行与义乌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推出公积金小微企业贷款,当日给予华夏国旅89万元授信,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工行第一时间想到我,我们企业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工行送温暖给我们,对我们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帮助真及时。”华夏国旅总经理郭英对上门服务的工行客户经理表示感谢。

  后疫情时代,华夏国旅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公司积极介入会展、会务领域。郭英介绍,他们抓住了义乌文博会和义博会商机,承办了多场重量级的发布会和展会,参与义博会“品字标浙江制造”主题展区,参与文博会非遗文化展馆布置。

  据悉,公积金小微企业贷款以公积金缴存企业在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中产生的缴存金额、缴存年限和缴存人数等数据为基础,再结合企业征信等,为符合要求的客户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该产品具有无需抵押、网上提款等特点,十分方便,成为化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的利器,也是浙江省内首创。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义乌分行依托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依托总行产品优势,持续拓宽与本地政府、担保机构合作渠道,根据企业的纳税、经营流水、代发工资等数据不断丰富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体系,例如与税务局合作推出“税易贷”产品,依托海关进、出口数据推出“跨境贷”产品,依托企业银行交易流水推出“结算贷”产品,依托企业代发工资数据推出“用工贷”产品等等,都是近些年来推出的纯信用、无抵押、可线上申请办理的创新业务。

  工行义乌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义乌地区第三产业占比高达60%,像外贸进出口、餐饮旅游、商贸服务等企业大多为轻资产企业,工行义乌分行通过多样化业务品种和多元化融资渠道,基本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

大力度纾困 扶工助商一个都不少

  扶工助商,一个都不能少。

  义乌餐饮业龙头企业——苏正星连锁美食集团在当地享有盛誉,义乌人下馆子首选的就是这家。从“匆忙客”到“鸡毛换糖”“老糊粥铺”“醉蝶花”,餐馆的转型升级,都体现了苏正星在餐饮业的匠心独具。

  年初的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集团旗下豪院名厨、鸡毛换糖等中型餐馆春节期间聚餐订单遭受退单,匆忙客、老糊粥铺等快餐店推迟开门时间,疫情期间仅开放五六家门店的外卖服务及政府、街道等事业单位疫情工作期间的统一送餐服务。而每月员工工资、门店房租、贷款本息等仍要照常支付。鉴于当时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工行义乌分行根据防疫期间信贷工作相关要求主动对接企业,仅用一天时间为企业量身定制特殊时期金融服务方案,不仅紧急为企业新发放贷款500万元,并且针对所有已发放贷款给予半年延长归还期。

  为苏正星连锁美食集团纾困解难,只是工行义乌分行落实国家纾困解难政策的一个缩影。

  9年前,工行义乌分行在全国首创商铺使用权质押贷款,解决了义乌小商品城市场经营户,无法用商铺申请抵押融资的难题。今年疫情之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营户资金需求,针对已在工行办理商位质押贷款的客户,工行义乌分行又推出“信易贷”信用贷款,根据市场经营户经营流水给予最高额度50万元的信用贷款,贷款最长期限可达一年。

  在为企业减负方面,工行义乌分行在连续四年下调利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主动为506家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减免贷款期间部分利息。义乌市政府推出两个月“零利息”、银行“无费”等政策后,义乌分行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向上级行汇报并争取各类优惠政策。截至目前,惠及700余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预计全年减费让利5000万元以上,以“真金白银”将稳企业保就业落到实处。


浙江日报 金融 00010 擦亮“扶工助商”金字招牌 2020-12-28 浙江日报2020-12-2800006;浙江日报2020-12-2800007;21872922;浙江日报2020-12-2800008 2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